诗词吟诵心得体会及感悟 古诗文诵读心得体会(六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最新诗词吟诵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1、知识与技能
(1)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2)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诗中的词句
(3)背诵并会写古诗
2、过程与方法
(1)熟读:反复诵读,疏通诗意
(2)剖析:对诗句作具体分析,探讨作者的表达方法及思想感情
(3)体情:通过讨论交流,感悟诗中包含哲理的句子,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诗中富有人生哲理的句子
(2)激发对祖国山河的喜爱之情。
1、体会诗中描绘的景象。
2、理解诗中富有哲理的话,并联系生活获得启示。
庐山的挂图
1、预习课文,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及作品
2、搜集自己喜爱的陆游和苏轼的诗词
2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你们平时到公园或其他名胜古迹游玩,有没有注意刻在树柑上,竹子上,柱子上有些什么东西?
学生能会说出“某某到此一游”……
2、师:是啊,在公共场合,这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可不能做呀。可是在古代,这却是发表作品的一种途径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留在一座寺庙的墙壁上的。(板书课题)
3、谁能根据文中的注释,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呢?
4、说得很好,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这首诗。
二、吟读诗句,理解诗意
1、展示图:我们的祖国有许多名山,泰山雄奇、华山险峻、黄山变化多端,桂林秀丽……这图上画的正是我国最有名气的上峰之一—庐山。看了这幅图,大家对庐山有怎样的印象?
2、听录音、画出诗的节奏。
3、理解诗的前两句
a、找出这两句中表示方位角度的词
b、根据注释,说说这两句话的意思
c、作者眼中的庐山是怎样一种情形呢?为什么始终看不出书?
d、有感情朗读这两句诗。
4、理解后两句诗
a、根据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b、与前两句相比内容上有什么不同?
三、体会诗境、感悟哲理1、集体朗读诗,指名说说诗句意思2、作者为什么说“不识庐山真面目”?
3、讨论:你认为怎样说才能看清庐山真面目?你从中受到怎样的启发?
(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4、“不同的角度观察,结果各不相同”你碰到这样的情况吗?举例说说。
四、朗读、背诵古诗
一、谈话导入课题
1、师:上节课我们领略了祖国名山庐山的雄伟风姿,这节课我们将跟随宋代诗人陆游游一处美丽的小山村做客。在此之前,谁来跟我们谈陆游的有关情况呢?
师生共同交流对陆游的认识。
2、解题:“山西村”是什么地方?
3、板书课题—游山西村。
二、读诗、整体感知
1、集体朗读、注意读书节奏。
2、根据书中注释,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理解“莫笑”“足”“疑”等词的意思。
三、体会意境、感悟哲理。
1、理解前两句、想象意境
诗人当时在什么地方?他有什么感受?
“莫笑”“足”等词你能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农家的热情好客)
2、理解后两句、想象意境。
a、诗人会在哪里?他当时遇到怎样的情景
b、你认为这两句诗中,哪个词用得很好?为什么?
(师引导学生理解“疑”和“又”用在这里的好处)
c、你心目中的山西村是个怎样的地方?
3、讨论交流:我们在什么地方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举例说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来谈)
四、背诵古诗《游山西村》
五、作业:
背诵:默写古诗《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最新诗词吟诵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一、活动目标:
1、激发学生读书热情,使师生养成多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习惯。
2、激发学习、积累古诗词的兴趣,更新知识,发展智力,开阔视野,为终生学习发展奠基。
3、弘扬我国民族文化,提高学生欣赏品味、审美情趣。
二、活动主题:
诵千古诗词,扬中华美德。
三、参赛对象:
九年级学生。以班为比赛单位开展个人背诵比赛以及集体背诵比赛,每班所有学生都必须参加比赛。
四、比赛要求及形式:
1、所选文章内容脱稿朗诵,限时7分钟。
2、所选内容必须健康积极向上,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
3、参赛形式以背诵为主,鼓励形式创新。各参赛队可在背诵的形式上有所创新,音乐、道具、服装等均为综合评分内容。(但要注意,艺术表现形式只是辅助手段,不能喧宾夺主。道具、配乐等自备。)
4、背诵要求语音清晰准确、抑扬顿挫、情感丰富、表情达意、仪表得体大方具有感染力。
5、每班自由选择一首集体背诵,个人赛背诵内容为九年级诵读积累篇目。
五、赛事安排:
第16周活动宣传筹备,班主任宣传比赛内容并安排时间训练;
第18周星期一下午比赛;比赛地点:大会议室;
比赛规则: 1、每班选出一位同学参加背诵表演赛;
2、每班派出的个人赛参赛者(每班都由相同学号的同学参加个人赛)以及背诵内容都由评委老师抽签决定;
3、集体背诵,由评委抽签决定背诵顺序。
六、奖项设置:
设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由学校颁发荣誉证书。
七、评分标准:
1、语言表达(35分):语言流畅,吐字清晰,普通话标准,音量适中,语速得当。
2、朗诵内容(15分):所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3、形象风度(20分):要求衣着整洁,仪态端庄大方,举止自然、得体。
4、节目形式(10分):形式新颖,富有艺术,耳目一新
5、参赛人数(5分):少于班级总人数90%扣3分;达90%或以上满分;100%参赛的奖1分
6、时间把握(5分):朗诵时间少于2分钟或超过7钟分扣1分以上;
7:综合印象:由评委根据参赛队的临场表现作出综合评价。(10分)
八、组织安排:
学校语文组
最新诗词吟诵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a: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b: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上午好!
a:今天,马庄乡全体师生,欢聚一堂,同庆六一;
b:在这个属于我们自己的节日里,首先请允许我们真诚祝愿大家节日快乐!
a:为营造书香校园,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今天,在这里举行中华古诗文诵读比赛。
a: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b:华夏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文化艺苑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a: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b:它犹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
a:今天就让我们伴着纯美悠扬的乐音,来共品一杯古人为我们酿了千年的美酒。
b:今天就让我们和着这初夏的清风流水,一起吟诵,一起咏叹,属于我们共同的一份情感。
a:那么首先请允许我向大家介绍一下今天来到我们赛场的各位评委老师。他们分别是......
b:真诚地感谢各位评委老师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的现场,让我们再次用最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评委老师的到来。欢迎!
a:接下来,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本次比赛的流程:第一项:百人齐诵古诗词
第二项:各校古诗词诵读比赛第三项:演绎古诗古韵
合:马庄乡中心校庆“六一”古诗词诵读比赛正式开始!
b:下面进行第一项:百人齐诵古诗词。同学们,唐诗宋词是我们中华文化最灿烂的两颗明珠,源远流长的古典诗文是祖国文化经久不衰的瑰宝。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古诗的神韵,共同朗诵两首诗。
a:第一首《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第二首《登鹳雀楼》我给大家领读一句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b:吟诵着动人的诗篇,陶醉在古诗的音韵之美中。让千古名句陪伴着我们美好的童年,让幽幽书香浸润我们蓬勃向上的心灵!
a:下面进行第二项,各校古诗词诵读比赛各校的顺序就按照抽签的顺序进行,有请习楼小学为我们带来的《春日》《赠汪伦》
b:好一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表达了作者李白和朋友汪伦之间无比深厚的友谊。下面请欣赏小河赵小学为我们带来的《夏日绝句》《登鹳雀楼》。
a:小河赵可爱的孩子们用他们稚嫩而有力的声音吟出了这两首诗的神韵,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和作者的凌云之志。接下来请欣赏张庄小学为我们带来的《绝句》《登鹳雀楼》。
b:每逢读到《登鹳雀楼》中的诗句都会让我想起作者王之涣的另一首名流千古的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听过这两首诗让我仿佛回到了童年,童年学诗的情景历历在目。接下来请欣赏马庄小学为我们带来
诗词吟诵心得体会及感悟 古诗文诵读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