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兄分享心得体会及收获 师傅分享心得体会(八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师兄分享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大师兄喜欢唱歌,但是他唱歌的声音就像是在“锯床腿”,弄得我得带上我的防干扰耳机,老妈得出门。但在这种情况下,还是有人很乐意为他伴奏——几个月大的弟弟以哭声为他伴奏。
大师兄自吹数学很好。有一次我写作业,有一道奇难的数学题,我在学校里读了大半个小时的题,还是没有读明白,我只得回家请教大师兄。没想到,在我眼中那么难的题,在大师兄手下,竟显得没有一丝难度!他把他的解题思路给我看,他的解题思路,让我看得一头雾水,这思路里甚至出现了我从未见过的符号“∽”。我只得跟他说,他的解法超纲了。他便又抓起我的笔,抓耳挠腮,真像个如假包换的大师兄,不过五分钟,他又凑到我面前:“嗬,解出来了。”我满脸好奇地看了看他的第二种解法,唉,他用了hl,又超纲了。我跟他说一声,他又是抓耳挠腮地去想,终于,他给出了用aas证全等三角形的方法。
我服了我家大师兄,数学很好!
大师兄喜欢爬山,而且只爬平峦山,不过搬家之后他貌似就把这习惯改了,天天去逛灵芝公园。可笑的是,他每次爬山都得带上我,而且每次都是我在前面跑,他在后面跟,追追停停,累得够呛。
英语是大师兄的重灾区。他讲英语,作文就跟印度人讲英语似的,口音怪怪的,谁也听不懂,就连“削哥”讲英语也不知比他好上几百万倍。我还记得,我们在泰国旅游的时候,去了一家西餐厅吃饭,老爸见桌子上没有刀叉,就跟服务员说:“你好,为什么没有餐具?”服务员一头雾水,这时候,老爸操着他的“天竺式英语”跟服务员说:“歪(why)赌(do)矮(i)东特(don’t)海夫(have)耐夫(knife)?”服务员还是一头雾水,最终还是我说了那句话,帮老爸“解了围”。
寒假了,在坂田科学高中上学的表哥来我家住了几天。有一天,他正在写化学作业,忽然他喊了大师兄一声,估计是有题不会做了。大师兄应声而来,接过他的作业本仔细地看,等他看完作业本抬起头时,便把我轰出房间,“砰”的一声关上门,一时间,只听见老爸在讲“氢氧钙离子……消掉……碳酸钙”的声音了。房门终于打开,表哥对于老爸精妙的手法感到赞叹,老爸“骄傲”地说:“那当然,1998年高考的时候我化学可是以147分拿了全湖南省第三呢!
老爸的文科普遍都不好,而且是差到离谱,在语文,英语方面你问他问题,他基本答不上来,有时还会给出一个可笑的答案让你哭笑不得,果不其然,高考文科科目没及格呢,怪不得。
嗯,这就是我爸,一个理科奇好,好到令人惊讶,文科奇渣,渣到让人哭笑不得的大师兄!
推荐师兄分享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二师兄何许人也?看过《西游记》的人都知道里面有个唐僧的二徒弟——猪八戒。我属猪,都说我是它的后代,但我跟它可大有不同,如果要说跟它的区别那可就大了。
第一:它比我胖十倍
虽然我是它的后代,但它可比我胖多了!为什么呢?因为它饭量惊人,它可以一口气吃掉一大锅钣,还觉得肚子空空的不够饱,而我端着一小碗的饭都能吃半天。日积月累,二师兄混身上下都是五花肉,而我全身都是骨头,身上没几两肉。不过我还是比较喜欢我自己,长得窈窕漂亮。要真长得像二师兄,可就惨了。
第二:它有一双巨无霸耳朵,我没有
二师兄的耳朵好像被大象传染了一样,也长着一对大扇子一般的耳朵。只要感觉热了,它就扇起它那双大耳朵,摇啊摇啊……可我就不一样了,我作文的耳朵小巧玲珑,看上去那叫一个秀气。
第三:它看见美女眼光发光,我可没这嗜好
二师兄逛街眼里除了看到吃的就是看美女了。它若是生在现代,一看到美女说不定会两眼发光地跑过去说:“嗨!美女,加个微信,一起吃个饭啊。”尽管它这么真诚但估计还是会把人给吓跑。而我天生比较淡定,就算看到明星也不会这么夸张。不就长漂亮点么,有啥稀罕的。
共同点:我们都爱睡觉
我跟二师兄的区别那么大,不过我们还是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都爱睡觉。大家都知道《西游记》里的二师兄除了喜欢吃、看美女那就是爱睡觉了。我也喜欢睡觉,睡着了就算打雷也不会醒,甚至还会打呼噜呢!看来我跟二师兄还真的有点雷同。
二师兄全身都是宝,我是它的后代却是那么平常。
推荐师兄分享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考研是一段沉默的时光,那是一段付出了努力和汗水,不抱怨,不诉苦,日后想起连自己都被感动的时光。本以为很多微不足道的坚持,静静地发现,这一切都有着无法细数的刻度——题记
翻开昨日的日记,考研的味道依旧那样熟悉,飘逸着快乐和辛酸,写满了充实和感动,更散发着追寻梦想的执着和喜悦!感谢那段弥足珍贵的经历,感谢我的学校、老师和同学。现在我想把一些个人的考研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帮到一些准备考研的师弟或者师妹! 首先,决定是否考研。一定要有自己清晰的目标,不是盲目的跟风,不是逃避的借口,而是给自己精确的定位和足够开始的理由,考研不是一劳永逸的开始,也不是投机取巧的幸运,明确的目标会是自己前进的不懈动力。我当时考研,曾经也不停地追问自己:为什么考研?是工作还是升学呢?爸妈年纪大了,自己应该如何选择?后来,我把自己的想法和家人、老师、同学进行了交流,再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做了清晰的总结,这样,仰望着星空,也感觉到了脚踏实地,选择了远方,便能只顾风雨兼程!
其次,选择学校。我觉得学校的选择要根据个人的追求和自己大体的实力水平进行衡量,如果你想求稳就选择比较有把握的学校;如果你想要对自己提出挑战就选择相对有些难度的学校,应该也会因人而异。我只想说的是:在暑假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定好学校,因为专业课的复习要根据自己所定的学校进行,收集资料也是学习的一种能力。
在定好学校之后,最好能够找到你报考学校相应专业的师哥师姐,因为他们毕竟是过来人,不仅在专业课上的复习会给你一些建议,而且能告诉你导师的一些学术动态,这些信息的把握很重要,尤其是选择报外校的同学,一定要注意这个。当然,没有师哥师姐的也无所谓,自己努力就是了,毕竟主观这方面是最重要的。至于找不找导师,我觉得初试之前自己努力就是了,等分数下来有复试机会的话再找也不迟。然后就是加入一些复习群或者所考学校专业的论坛,在这里,你能结交到志同道合的人和找到很多复习的资料和经验。
再次是讲到复习。我觉得心态和方法很重要,心态上,要知道考研是一次持久战,如果把考研比作成长跑,我想最适合不过了。有些人也许会赢在开始,但是骄傲的心理会拉下前进的步伐,有些人拼命地奔跑却不知道什么时候选择了放弃,也有些人在弯道的时候,摔倒的一塌糊涂。诚然,考研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很少有人说考研是快乐的,既然本身就是痛苦的,就不要以战线长为借口来怠慢考研。考研就是要不留遗憾,要对自己说我要努力,不停的努力,天天努力。考研是对心志的一种磨炼。当你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不妨提醒自己“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我是考研复习准备相对比较早的人,而且一开始便竭尽全力的奔跑,在暑假下来的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基本上累得不行了,生理和心理的折磨让我感觉到了效率的持续下降,后来我坚持每天的跑步,而且一跑就是八圈,在跑步的时候,我也不是随意的奔跑,我把最外圈的跑道作为起点,最内圈的跑道作为终点,在跑步的时候,不时的和考研复习结合起来,从中也学会了计划、坚持和自我激励。这样,身体素质加强了,心理素质也提了上去。
随后,说到复习方法,我不想侃侃而谈,我只想说几个字,计划 行动 总结=效率,这是自己总结最深的学习方法,我会有自己很清晰的复习计划,从总体再具体到每天、每个小时,我都会列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并且在复习的过程中不断地调整和总结,每天按时完成任务之后,我便会适当的放松自己,比如给自己画一个微笑,听一下音乐,喝一杯茶„„对了,想重点提一下总结,很多人认为心里知道就行了,或者不愿意花时间,我觉得这样会得不偿失,有时候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少走弯道,从总结开始!当然,复习方法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以前也听过很多师兄师姐说过考研方法,不尽一样,但是从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真正对自己有所帮助。
最后谈一下辅导班,我觉得这些都应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精力来把握!有自己的主见,不要轻信别人的结论,非常有用或者一点用都没有之类的话,前提是我很清楚自己需要什么,缺少什么,更重要的一点是自己的努力总是在辅导班和别人的帮助之前的,千万不要有打算靠辅导班而坐享其成。要知道,考研,很多时候要靠自己走过来! 落笔之际,将蒲松龄说过的一句话送给考研的师弟师妹: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任何事,只有用心对待,努力去做,坚持到底,终会有所收获!以上这些便是我对自己考研的一些总结,希望能帮到真正需要帮助的人。但许多东西只有自己经历后才能悟出其中的道理,所以每个人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找出适合自己的方法和计划。我相信只要你功夫做到了,该准备的都准备好了,成功不会离你太远的,总之主观的努力与坚持是最重要的。
人生有很多值得我们永远回忆和珍藏的东西,逝去的岁月见证着我们成长的轨迹。每经历一件事,我们就比原来变得更加成熟。
慢慢的,手开始合上了考研的日记,心,暖暖地收藏起这份美好的岁月!
推荐师兄分享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在考研中,专业课占很大比重,因而专业课的复习也是考研复习的一大重点,考生一定要引起重视。
一、专业课的地位
除了数学,第二个撑起成绩的就是专业课了。当然,并不是说其他科目就不重要,比如说,自从英语的分数线提到了60分,英语就成了最大的拦路虎,还有政治,算是产出率最高的一门了。专业课是一大巨头,一定要好好把握。这个不用我多说,各位师弟师妹们早就已经足够重视专业课了,特别是外校或外专业的考生(比如本人就是三跨考的),早就为了专业课费尽了心力,因为专业课这块短板补起来费时费力,不得不花更多的精力在上面,结果不仅往往专业课的成绩差强人意,在公共课上的投入也不够。所以在我看来,时间是最宝贵的,科学高效的复习方法和学习资料相当重要。
二、专业课考什么
中南财大826会计与财务考研,初试考查会计学基础、中级财务会计和财务管理,是会计专业中比较基础的三门,复试主要考查高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和审计(而且审计还是cpa的教材)。这与其他院校是不同的,其他院校初试一般考经济学和管理学,复试才考财务管理和会计等课程。财大在这方面比较特殊,也比较bt,希望大家加以注意。
三、专业课的考察特点
有些师弟师妹们专业素质相当强悍,已经过了好几门cpa考试了,于是就有相当的信心在考研专业课上拿高分。也有基础较好的学弟学妹们在考研的同时进行cpa考试,想把这两件大事一口气拿下来。本人是跨考的,基础不好,虽然不好意思打消这些师弟师妹们的积极性和进取心,不过,我还是对这种行为持保留态度。虽然能过cpa说明专业课应该很好,但却未必能在考研专业课上得高分。这是由考研和cpa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范围的巨大差别决定的。
会计考研的专业课考查的多是基础理论及其理解,而不只是机械的做账。考研对账务处理的考查也是比较基础的,并不会像注会考试一样考查那些偏僻的、特殊的和复杂的业务。以为自己过了cpa,就懒得去看比较“弱”的教材、放松了警惕、不老老实实背诵理论记忆性内容、没有及时复习备考……在上考场后,会感觉自己一身本事无法施展,更没法得高分了,实在可惜。
四、关于自命题大纲和复习所用教材
现在官方招生信息网上已经没有了指定教材,而代之一个自命题考试大纲。为什么这么做呢?因为以前的指定教材太旧了,有些账务处理方式已经不符合现行准则的规定了,为了避免这些“过时”的内容影响,官方就出了一个考试大纲,大概列出了考试的内容。
这个考试大纲列出了考点的名称,偶尔会有变动,需要注意一下,比如说,2012年考了大纲中明确列出的关于财务失败预警的相关知识点,但是在13年的大纲中,就没有了这部分内容,所以备考时不必考虑。虽然如此,但是除了明确考点范围、看看有没有考点变动之外,对于复习来说,自命题大纲基本是没有什么作用的,因为这个考点实在是太笼统了,只有一个名称,没有任何内容。
在复习备考时,需要看原来的指定教材,这个教材相当重要,并不是其他院校出的教材、中级职称会计教材和cpa考试教材所能够代替的,财大会计考研重视基础理论,这些理论就集中体现在财大出的教材中。这几本教材如下所示:
《会计学原理》(修订版),唐国平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中级财务会计》,夏成才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年版。
《财务管理》,张志宏主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版。
一定要注意一点,13年出版了新的《中级财务会计》,应该已经按照新准则进行了修订,里面应该没有什么错误了。本人去年考研复习时还没能用到,不过,师弟师妹们很幸运,不必在看旧教材的同时对照中级会计实务或cpa自己进行订正了。
五、课件究竟有没有用
一般来说,财大本校本专业考生的优势很明显,所以大部分外校或外专业的师弟师妹们都在费力寻找财大本校本专业学生的上课课件。
课件究竟又没有用呢?我认为,有用!但也没什么大用!有用是说,课件作为财大本科生上课学习的内容,有助于帮助大家把握财大的考查重点和最新动态。考查重点不必多说,关于财会的研究动态,有时也会体现在初试中,比如,在07年,准则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动,主要体现在公允价值的应用上,于是在07年的考研中就考察了公允价值,之后,14年又回过头来考察了一次公允价值。没什么大用是说,课件所发挥的作用,并没有那么巨大。感觉课件不够可靠、较为杂乱、有着老师的个人特点,而且课件更适合于讨论学习,而不适合于考研应试,另外,不仅不容易找到最新的课件,而且旧的课件中的内容有的已经过时了。
或许其他专业或学校的课件与考研出题老师关系密切,拿到课件很重要,但财大会计考研,用于选拔性考试的内容是来源于课本的,这纯属个人见解,是我看过课件之后感觉出来的,毕竟研究几遍真题,发现真题考查的内容和课本更相关一些。举个复试的例子吧,我在复试复习成本会计时,听说本校本专业的成本会计都是用英文讲的,课件也是英文,他们本专业的考生在复试复习成本会计时也是头疼得很,也是只能老老实实得看书。
所以,建议大家好好看课本。如果有课件,就用来明确一下重点、关注一下课件里与会计发展动态相关的内容。本人已经将一些课件放在附件,大家可以酌情下载。
六、怎么用那三本旧教材
总体上看,专业课复习,教材和真题是重中之重。这里我们说说那三本教材。
说实话,教材拿到手里的第一印象不怎么好,不仅纸质不好、年份较老,而且内容冗余、编排不当,令人比较厌烦,也给人较大的心理压力,心里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好啃!
啃教材,用两个工具,一个是自命题考试大纲,另一个就是真题了。首先,一定要对照最新的自命题考试大纲来,将大纲上列明的考点落实在教材上好好把握,这里是确定考点,主抓“全面性”。自命题考试大纲大概每年9月份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师兄分享心得体会及收获 师傅分享心得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