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勇敢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有关勇敢的感悟(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一定要勇敢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20《开学第一课》百岁老人秦华礼讲述红色故事
据悉,今年《开学第一课》被列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群众性主题教育之一,主题是“先辈的旗帜”。节目分为“信念不移、勇往直前、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四节课,注重长征精神与时代的结合,启迪人生价值,让孩子们在向英雄的致敬中获得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节目中,“红色听风者”秦老讲述了在红军通信学校学习的故事和南邮创业故事,讲述了刻骨铭心的长征人生,作为老红军代表升国旗,并在少先队员敬献的红五星上签名,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和民族精神。央视董卿、撒贝宁、何炅主持该节目。
秦老说,他与通信结缘八十一年,感谢党的培养,党的信任。他希望青少年继承和发扬长征精神,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努力学习。
个人生活
建国后,为了支持国家建设的需要,转业到地方,分别在四川、云南和北京等地的邮电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一九五六年十二月,任北京邮电学院党委第二书记。一九五八年十二月,任南京邮电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到一九八三年离休。
离休20多年来,秦老始终继续发挥着一个职业革命家的余热,他有老红军的优良传统和老党员的对党忠诚,经常读书看报,关心国家大事,经常给大学新生、中小学生作演讲,讲革命传统、讲革命历史、讲为人处事,以亲身经历给下一代进行思想教育。多年来,他在各种场合演讲无数场,仅从近三年看,他在校本部、仙林校区、吴江校区、社区所作关于“弘扬长征精神”的演讲就达数十场之多。只要秦老应允的演讲,他总是风雨无阻。有一次应邀前往社区某小学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尽管大雨瓢泼,裤淋潮了、鞋泡湿了,可他仍然按时赶到,迎候的老师和小学生们感动得热泪盈眶。还有一次,他应邀到南京理工大学给全体毕业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尽管天降大雨,他还是坚持前往、准时到达,同学们很受感动。他还自立规矩,每次演讲不要酬金,不接受吃请,只收聘书、红领巾、鲜花。其实,在年轻人眼中,秦老的一言一行都为他们作出了表率。
教育,并不仅仅体现在演讲中。除了广泛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秦老还带头献爱心,扶危助困。从95年起,他资助家乡四川省通江县农村两个贫困学生,直到小学毕业。10月,他又捐给四川省通江县涪阳区陈河乡中心小学人民币一万元,和四箱书籍约120余册。从95年起先后为家乡中小学、失学儿童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币2万多元。他心里记挂的,依然是老家学校的那群孩子们。“孩子是家乡的明天,教育是发展的根本”,秦华礼同志如是说。
南邮大昨为首任院长秦华礼庆百岁寿辰
南京邮电大学为首任老院长、老红军,百岁老人秦华礼举办百岁寿辰庆祝会。令来宾感叹的是,虽然一百岁高龄,秦老脸上却没有太多皱纹,而且腰背挺直、精神矍铄、步履坚定,满头银发纹丝不乱。熟悉他的人都说,秦老热爱生活,90多岁还带领南邮的老年门球队满中国“飞”,参加比赛。每天读《扬子晚报》也是他多年的习惯之一。
54年前他任南邮院长
19,秦华礼出生在四川省通江县大巴山下一个穷苦的家庭。在他1岁时,父亲就去世了,迫于生活的压力,母亲强忍着泪水将秦华礼的三个姐姐都卖给人家做童养媳,以此换取温饱。1932年12月,红军来到通江县。红军到达的第三天,秦华礼就自告奋勇参加了村里的游击队,手持梭镖、肩背大刀、威风凛凛。1933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是位“老通信”。
解放后,秦华礼转到地方工作。1958年10月,秦华礼离任北京邮电学院党委第二书记,任南京邮电学院首任书记、院长。秦老的院长任命书,还是周恩来总理亲自签发的呢!成立之初的南京邮电学院,缺房子、缺设备、缺老师、缺干部。面临这一现状,老
一定要勇敢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有关勇敢的感悟(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