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广西巾帼行动心得体会和方法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心得体会(2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推荐健康广西巾帼行动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大家好!
我是1506班的周淑怡,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健康运动,热爱生活”。
前不久,我校举办了第三届体育健康节,“单车慢骑”,“环环相扣”,“天天向上”等精彩有趣的比赛,吸引了大量学生的积极参与。同学们在紧张的课后,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放松了心情。“生命在于运动”,这是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名言。的确,生命在于不断运动,只有运动才能把握短暂的青春;只有运动才能让生活变得更加富有情趣;只有运动才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只有运动才能让我们学会团结、友爱。
同学们都知道,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适当的运动能使人提升免疫力,降低癌症的发生几率,改善睡眠和降低运动伤害发生的几率。不仅如此,运动不只能强身健体,还能有效地帮助我们培养思想道德品质,开发智力,提高心理素质,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和增强适应未来社会的各种能力。我们都知道“运动有益于身心健康”,这种健康不仅仅是在肢体上的,也是在心理上的。我们在提高身体素质的同时也使得我们的心理素质得到升华,当我们面对生活的挫折与磨难时也就多了一些自信与乐观。
所以,同学们,让我们在运动中释放你的情绪,磨练你的意志,并从而正确的认识到一个真正的自己吧!从现在开始,健康运动,从我做起!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了。
推荐健康广西巾帼行动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西来古镇,我是今天的解说员。西来古镇位于川西平原西南部被誉为“天然氧吧”、“成都花园”的蒲江县西北部,地跨临溪河、小河子与大小五面山,全镇森林覆盖率超过49%,距离成都市区84公里。古镇历史悠久,战国的船棺、汉代的冶铁遗址、西魏的临溪古县城、唐宋的茶马古道,至今踪迹可循。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与深厚的人文底蕴,西来古镇先后被评为成都市“十大魅力城镇”、“四川省历史文化名镇”、“成都十大古镇”。
西来镇俗称西来场,秦汉时期曾是西南重要的炼铁中心。三国时期,有临溪古渡,是蒲江与邛崃的必经之地。北朝西魏恭帝二年(555年)设临溪县,北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年),临溪县降为临溪镇,明洪武六年(1373年),明朝政府将临溪镇划给蒲江县。
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临溪河暴发百年不遇的洪水,上游张魁场关帝庙内的关帝神像冲到了临溪场西林寺的产田里,临溪场的人们认为关帝爷从西而来,在这里停下,说明这里是块风水宝地。西林寺的住持静慈和尚捐出庙中产田,在关帝神像搁浅处新修了关帝庙。庙门向西而开,有不忘从西而来之意。
康熙34年(公元1696年),蒲江县县令李绅文,借用佛教教义中的典故,即达摩祖师西来意及唐玄奘把大藏三乘经从西取来的典故,改名为西来场。
我们前方有一个古香古色的戏台,西来是川剧之乡,著名川剧作家徐文耀就是西来人。以前,西来场有钱、刘两姓大家,分别在关帝庙庙门和场西头两处搭灯杆、建戏台,雇戏班演出,大唱对台戏,热闹非凡。而今,只保留下了刘家戏台,每周六,戏台上都会演出川西戏曲的经典名段。现在戏台所在的地方,就是当年关帝庙的旧址。
自古以来,西来又被称为草根儒乡。广场南侧的文风塔体现了西来崇教尚文的风俗。塔建于道光一十三年,高13.6米,共三层,外加宝顶,翘角飞檐,非常精巧。文风塔始建于清代道光十三年,塔高13.6米。三重翘角檐精巧玲珑,各层塔身上的浮雕人物、动物、花卉、诗歌提联,内容丰富。
第三层正面檐下有“文风塔”匾额;第二层有“奎星阁”匾额,第一层正面嵌有扇形匾额,上刻有“惜字宫”三字,两边竖刻对联“废墨收经史,遗文贮汉唐”。读书识字是教化的基础,所以乡间特别看重文字,有文字的纸不能乱扔,废弃也要郑重检点、焚化敬神。
当年修建该塔,选址在顺河而建的古镇东头,更是蕴含着“培地脉”的理念。西来地形有如顺水之船,将“文风塔”修在船头,恰似船上桅杆;有了桅杆,船就稳定,既可平安远航,又可牢固停泊,不仅能保西来一帆风顺、亦可辅佑该镇文风昌盛,文运久远。
西来老街由文风街
健康广西巾帼行动心得体会和方法 乡村振兴巾帼行动心得体会(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