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诗经国风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52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3年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文和赏析(精)一

2、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诗经·国风·陈风》

3、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诗经·国风·郑风·风雨》

4、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诗经·小雅·棠棣》

5、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诗经·小雅·小旻》

6、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大雅·荡》

7、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8、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诗经·大雅·抑》

9、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国风·卫风·硕人》

10、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1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国风·周南·桃夭》

12、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邶风·击鼓》

2023年诗经国风·周南·桃夭译文和赏析(精)二

诗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⑴ 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⑵ 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⑶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

⑷ 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⑸ 深入理解这两首诗,提高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⑴ 诵读法。反复诵读吟咏,争取当堂成诵。

⑵ 讨论──质疑──点拨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并加深学生对诗词意境、语言的感悟。

⑶ 引申──比较法。通过引申比较,体会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具有初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创造性地运用朗读手段分析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教学难点】

1、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品析语言,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点拨讨论法。

3、品读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资料助读;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思读课文,把握文意;品读课文,探究艺术手法。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论语》曰: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经过《诗经》教化,可以使人温柔敦厚。《诗经》在古代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甚至连东汉大字者郑玄家的婢女都熟读《诗经》,日常生活中能以《诗》相对。今天我们学习冠于三百篇之首的《关雎》。

二、资料助读

多媒体显示以下内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一首诗中的各章往往只有几个字不同,表现了民歌的`特色。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史记外戚世家》曾经记述说:《易》基乾坤,《诗》始《关雎》。《书》美厘降夫妇之际,人道之大伦也。,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三、朗读全诗,整体感知

1、学生听录音配乐朗读,正音,同时出示投影:

睢鸠(jū jiū):一种水鸟。

窈窕(yǎo tiǎo):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qiú):配偶。

荇莱(xìng):一种可食的水草。

寤寐(wù mèi):这里指日日夜夜。寤,醒时。寐,睡时。

芼(mào):挑选。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教师提示: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其兴淑女配偶不乱,是君子的好匹配。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以音调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第二章、第三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亦迫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四章、第五章写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3、教师范读,为感悟理解课文创设氛围。

4、学生结合注释,译读全诗。

教师提示:诗歌重在想象、联想,对于字面意思不必字字落实,可以疏其大意而不求甚解,但重点字词,关键字词要落实。

5、学生齐读,放录音,再听一次,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四、思读全诗,把握文意

1、教师提问: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生1: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想追而不得。

生2: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生3:他做梦梦见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教师小结:这苜诗很短很完整,既写对爱情求而不得的相思之苦,但又不陷于难以自拔的低沉哀吟,是一首古老而优秀的民歌作品。看来,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的确名不虚传。

2、教师提问:既然大家都认为它是爱情诗,那么它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六组,每两组负责一节的分析鉴赏任务。围绕如何写这位男子的爱恋、相思、梦幻

诗经国风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