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使命新篇章申论范文简短 新征程申论(2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新使命新篇章申论范文简短一
注重基层磨砺。不经历非常之事,难以成非常之才。基层距离群众最近、困难矛盾最集中,既是成长锻炼干部的最好舞台,也是检验能力水平的最佳平台。要把到基层一线“蹲苗”列入党员领导干部的必修课,在基层实践中明使命、转作风、强担当,在艰苦环境中历练才干、磨砺意志、锤炼品性,树牢群众观念,提升群众工作方法,让群众观念根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要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加强基层磨砺、促进成长进步的体制机制,让党员领导干部在基层学习进步有“想头”、成长发展有“盼头”、工作生活有“甜头”,沉淀不甘平庸的奋斗精神,找到甘于寂寞的坚守力量。
注重多岗交流。真金不怕火炼,百炼方能成钢。党员领导干部往往处在事业的中心、权力的中心、矛盾的中心,不经历风雨难以见彩虹。要实行岗位交流、通过多岗锻炼来丰富工作阅历,提升领导能力。要培养性交流年轻干部,对经历单一、有培养前途和潜力的年轻干部,有针对性地放到急难险重的地方,接一接“烫手的山芋”,当一当“热锅上的蚂蚁”,在实践中经风雨、壮筋骨、长才干。要制度性交流领导干部,对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进行定期轮换或交叉任职,使干部在各种环境和岗位经受锻炼,不断提高全面领导能力。要经常性交流重点干部,对长期在一个领域、一个部门、一个岗位担任要职的干部进行轮岗,促使干部汲取新知识、激发新热情。
注重一线成才。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一线工作法,以园区建设、项目推进、征地拆迁、脱贫攻坚等为重点,把更多精力放到工作一线,把更多政策和资源向一线倾斜,积极投身改革发展主战场、攻坚克难第一线、服务群众最前沿,以工地为阵地,以现场为考场,始终坚持视使命为生命、凭发展论英雄、以项目比能力、从担当看品格,让一线成为党员领导干部成长进步的平台、干事创业的平台。
提高综合能力,练就过硬本领
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新作为。党员领导干部既要政治过硬又要本领高强,必须不断提升综合能力,淬炼真才实干,使自己的思维视野、能力素养紧跟上时代步伐、担负起历史使命。
增强善于学习的本领。面对日新月异的知识经济时代,党员领导干部必须把学习本领作为第一位的本领和提升能力的基本保障,将学习当成一种生活态度、一种精神追求、一种工作习惯,全面系统学、深入思考学、联系实际学,把学习成效体现到增强党性、提高能力、改进作风、推动工作上。特别要在学习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敢于扬弃旧思路、老观念,主动研究新特点、新规律,积极谋划新思路、新方法,铸就开创工作新局面的强大内在动力。
增强狠抓落实的本领。要主动作为抓落实,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领导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真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干就干到最好、做就做到极致、走就走在前列。要攻坚克难抓落实,以“偏向虎山行”的勇气、“敢啃硬骨头”的韧劲和“争当出头鸟”的胆识,以钉钉子精神把纸上写的、口头讲的、会上部署的东西落实落细,推动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推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地生根。要久久为功抓落实,力戒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提升“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一棒接着一棒跑、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步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增强驾驭风险的本领。领导干部要常观大势、常思大局,坚持底线思维,突出重心前移,全面提升应对各类风险的感知力、预判力、把控力,知风化险、防微虑远,科学应对重大风险矛盾,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要提高识别风险能力,科学预见发展趋势、洞见风险挑战,使风险见之于未萌、识之于未发、防患于未然。要提高应对风险能力,坚持问题导向,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妥善处理突发事件,化险为夷、变危为机。要提高管控风险能力,善于运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风险防控协同机制,正确选用有效的预案和办法,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主动战。
营造干事环境,激发创业热情
坚守初心,担当使命,党员领导干部既需要加强自身修炼,也需要营造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要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引导党员领导干部面对难题敢闯敢试,处理矛盾敢抓敢管,迎战风险敢作敢为。
为担当者遮风挡雨。干事业总是有风险的,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打造一个遮风挡雨、共担风险的宽松环境和干事氛围,使之挺直腰杆、甩开膀子、迈开步子,全身心投入到干事创业中去。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契机,牢牢把握好“三个区分开来”,全面建立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的体制机制,在体制机制改革、征地拆迁、重大事件处理中科学界定符合容错免责减责条件的具体情形,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让党员领导干部放开手脚干事,一心一意成事。
为实干者加油鼓劲。选好人、用对人,是最有效、最直接的激励。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坚持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让政治强、懂专业、善治理、敢担当、作风正的干部脱颖而出,绝不让老实人吃亏,形成“用一贤人则群贤毕至,见贤思齐就蔚然成风”的良好局面,为新时代新征程上守初心、担使命、有作为的干部开启始终奋斗、永远奋斗、不懈奋斗的“最美绿色通道”。
为失误者指航引路。容错与纠错是建立激励干事创业机制的“一体两翼”。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好谈话函询纠错止错的独特作用,对苗头问题早发现早提醒,对失误错误早纠正早补救,帮助党员领导干部汲取教训、改进提高。注重把握谈话函询的“尺度”,进一步明晰使用情形,严格工作程序,增强谈话函询的严肃性、规范性。始终保持谈话函询的“力度”,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加强线索处置、抽查核实,相关结果与干部使用、考评相结合,增强谈话函询的威慑力。着力提升谈话函询的“温度”,推进了解反馈常态化、形态转化常态化、通报澄清常态化,构建谈话函询了解情况反馈长效机制,消除想干事却担心犯错误被问责的顾虑,让党员领导干部吃下“定心丸”。
推荐新使命新篇章申论范文简短二
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人鲜明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写在自己的旗帜上。97年的历程,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担当、不懈奋斗的历程。进入新时代,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励精图治、敢于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推动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在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奋勇向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以新作为新担当谱写新的时代篇章。
“担当”一词最早见于《朱子语类》,意为承担、担负(责任、任务)等,后也用来指某人敢于承担责任,有魄力。对于担当的内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
担当是一种责任。“天地生人,有一人当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责”。从某种意义上说,责任与人相伴终生,任何人都回避不了。人在社会中生存,就要承担并履行对自己、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一定责任。
担当是一种能力。俗话说:没有金钢钻,不敢揽瓷器活。能力有差别,担当有大小,会有不同的岗位和人生定位。领导岗位是一种能力席位。一方面,表明了组织和人民对领导干部个人能力的认可;另一方面,要求领导干部在岗位上要输出能力,作出应有的成绩和贡献。
担当是一种工作作风。见好事喜事就“抢篮球”,见难事烦事就“踢足球”、“打排球”,是“四风”的表现之一。勇于担当的干部,敢闯敢干、勇立潮头,对于确定的目标任务,总是千方百计去干成干好,不敢担当的干部往往在岗不在状态、干事提不起精神,叫苦叫难,一躲二推三拖,把小问题拖成大问题,把现实问题拖成历史问题。
担当是一种思想境界。因为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才会有“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挺身而出,才会有“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不怕牺牲。焦裕禄同志誓言“拼了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临死前交代:“希望把我埋在兰考的沙丘上……要看着兰考人民,把沙丘治好”,充分体现出他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坚定信念。
在党的97年的光辉历程中,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地赋予担当精神以丰富内涵。习近平总书记对担当精神曾经有过多次论述。2013年6月,他在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强调,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这一重要论述集中阐释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担当精神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入领会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我认为,党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要甘于担责。能力有大有小、职务有高有低,但责任心不能可有可无。领导干部在其位司其职,就要对党负责、对人民负责、对自己负责。“说得直白一点,组织上
新使命新篇章申论范文简短 新征程申论(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