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感悟和方法 春节实践活动过程及心得体会(八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春节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感悟和方法一
除夕,吃完年夜饭,喝着柚子茶,全家坐在一起笑谈近些年生活的变化。奶奶先发言了:“现在的生活真好,能给孩子买那么多新衣服,要放在从前,到了新年买一件新衣服,有时候衣服短了,还要用布接一段再穿呢!”姑姑补充道:“记得有一年除夕,我穿的衣服还是带补丁的呢!”“是啊,”我自豪地说“现在生活好了,我的衣服都已经一柜子了,一开柜门,衣服还要往外“流”呢!”大家都笑了。“要是没有党的正确领导,能有今天的好日子吗?”奶奶深情地说。
“爸爸,以前的年夜饭有现在丰盛吗?”我好奇地问。“哪里有现在这么丰盛啊!以前什么都是定量供应的,鸡蛋每户一个月才两三斤,鱼、虾、牛肉等只有春节才有供应,而且数量也不多,供应的肉在除夕那天才够炖一锅肉,”爸爸语重心长地说“很多东西都要凭票供应,像米票、面票、肉票……爸爸不是给你看过吗?”我还不死心,接着问:“有不要票的吗?”姑姑接过去说:“咱们住的单位大院倒是有几个,比如看电影就不要票。”看着我惊讶的目光,奶奶笑着说:“是单位组织的,记得有一次冬天放电影时,大家都穿着厚厚的棉袄,拿着小板凳高高兴兴地到广场看《地道战》,别看是黑白电影,孩子们会不厌其烦地看很多遍呢!”
“那以前咱们住的房子大吗?”我开始刨根问底了。“大家都不大,一家四口人住15平米的房子就算很好了!”我吃惊地接着问:“是吗?那有什么电器吗?”奶奶拍拍我的头,笑着说“那时候咱家最好用的就是从上海买来的组装台灯了,是买回来自己装的,质量不错,现在想起来太不美观了。”妈妈接过话题,自豪地说:“后来姥爷还学着自己组装了一台电视呢,那可是全楼第一台电视。别看是个9寸的黑白电视,到了晚上全楼的小朋友都来了。“那些组装的电视都没有外壳,“肠子”、“肚子”都露在外面,而且里面的小人经常“洗澡”罢工呢,”奶奶笑着补充道“哪有现在的电视好。”
“那时候不光电器少,出行困难就更大了。公交车很少,春节出去拜年,公交车站能有两百多人等,根本挤不上去!”奶奶叹了口气说,“有时去北京,要坐将近三个小时的火车,而且还不容易找到住宿地方,所以我们第一次去北京参观故宫是乘坐最早一趟火车去的,又乘坐最晚一趟火车回来的。”
我灵机一动,问道:“在改革开放前也有一样比现在更好的,你们知道是什么吗?”看着他们苦思冥想的样子,我得意地说:“是呼吸!以前没有那么多汽车和大型工厂,空气没有现在这样污染!”“哦,原来是这个”大家才恍然大悟。我马上接着说:“我们应该在环保上多做些努力,我们的生活就更好啦!”
这一天,我度过了难眠的夜晚,一个幸福的夜晚,一个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夜晚。
2022春节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感悟和方法二
尊敬的:
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个节日。我来介绍一下怎么过春节。
扫尘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守岁
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除夕之夜,全家团聚在一起,吃过年夜饭,点起蜡烛或油灯,围坐炉旁闲聊,等着辞旧迎新的时刻,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贴春联
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幅大红春联贴于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气氛。春联也叫门对、春贴、对联、对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文字描绘时代背景,抒发美好愿望,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
贴窗花
在民间人们还喜欢在窗户上贴上各种剪纸——窗花。窗花不仅烘托了喜庆的节日气氛,也集装饰性、欣赏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现在这种习惯已经慢慢淡去。
爆竹
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爆竹是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其起源很早,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放爆竹可以创造出喜庆热闹的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随着时间的推移,爆竹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品种花色也日见繁多,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及婚嫁、建房、开业等,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图个吉利。
拜年
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最漂亮、最新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齐齐,出门去走亲访友。由
春节实践活动心得体会感悟和方法 春节实践活动过程及心得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