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理论课心得体会论文简短 劳动理论课心得体会1500字(四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对于劳动理论课心得体会论文简短一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为主线,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重点,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促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全面发展为目的,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总体要求,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进一步解放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举措、创新工作方式,为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建设成为“勤政务实、廉洁高效、稳定和谐”的群众满意机关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理论基础。
二、主要内容
紧紧围绕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学习,以学习贯彻党的xx大精神为主线,深入学习xx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党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学习经济、政治、历史、文化、科技和业务等方面知识。主要包括:
1、政治理论部分:党的xx届四中全会《决议》,省、市、县委关于贯彻落实xx大精神的实施意见;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中纪委xx届五次全会精神,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党风廉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精神等。
2、政策法规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劳动合同法》、《就业促进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信访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干部任用条例》和《干部法律知识读本》普法教材等。
3、业务部分:人事管理知识、劳动经济学原理、社会保障知识,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基础知识、就业再就业等知识。
4、其他知识部分: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文件、会议精神;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讲话精神;县委、县政府的重要建设规划等。
三、时间安排
按季度确定学习内容,第一季度重点学习中共中央1号文件,学习党的xx大和xx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县委十二届七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县xx届四次人代会精神。第二季度重点围绕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组织机关干部学习,重点学习中纪委xx届五次全会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读本》、《党章》、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形势政策和党纪党规。第三季度重点学习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法律法规知识、科技法律法规,开展“法律六进”活动。第四季度重点学习县委部署的各项理论学习内容,同时组织好干部职工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业务技能的学习。
四、主要形式
为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学习效率,采取以网上“理论学习在线学堂”为主,集中学习与分散自学相结合、读原文与辅导宣讲相结合、专题研讨与知识讲座相结合、专家讲授与网络互补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际运用相结合的方式。原则上每周星期五为学习活动日,每个月集中学习一次。中心学习组全年集中学习12次以上,全年学习时间12天以上,全年邀请专家辅导理论学习3次以上,其他干部职工全年集中学习10次以上,学习时间10天以上;每名领导干部的读书笔记字数要达到1.2万字以上,其他干部职工的读书笔记字数要达到1万字以上,完成4篇心得体会,并至少撰写1篇理论或调研文章。并通过举办理论学习辅导报告会、理论学习心得交流座谈会、研讨会以及外出学习实地考察等形式,创新学习载体,丰富学习内容。
五、学习要求
1、成立以党组书记任组长的中心理论学习领导小组,建立领导责任制,领导带头自学、带头重点发言、带头调查研究、带头撰写论文、带头解决实际问题等,为机关的学习起到积极的示范和带头作用。
2、办公室负责理论学习日常工作,抓好学习的组织和检查督导,干部职工的学习半年检查一次、通报一次,年底认真考核评比总结,并将学习情况报相关部门。
3、严格遵守学习制度,自觉坚持自学,做好读书笔记。
4、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结合,务求取得实效,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思想方法,创新工作思路,推动实际工作的开展。
对于劳动理论课心得体会论文简短二
根据院党委的要求,为了切实加强和不断改进保卫处工作人员的政治理论学习质量,认真抓好思想理论的学习,增强保卫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落实学院20xx年度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真正使政治理论学习促进处室各项工作的进行,圆满完成学院今年的各项任务。按照学院政治理论学习计划的总体部署,特制订学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上半年的理论学习,要在20xx年学习的基础上,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牢牢把握学院党委的最新要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和推进学院保卫工作,要把学习与工作紧密的连接起来,学习理论要与推动处室的各项工作紧密结合,学以致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学习内容
紧紧围绕院党委的理论学习安排意见,结合学院上半年的中心工作,以及保卫处各项工作重点,重点学习学院理论学习计划主题内容、学院各类规章制度、保卫各项工作规章制度、职责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等。
三、学习方式
为了确保学习的时间和质量,实行每月集中学习二到三次理论,自学一次的学习制度;每次学习都指定一人作中心发言,学习时采取读(书和文件)、听(学院指定专题)、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谈(学习交流会)等方式。
四、学习要求
1、要提高政治理论和业务学习的自觉性,要深刻认识到,加强理论学习和业务学习,对指导各项工作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2、学习活动要严格考勤,每次学习实行签到制,因事不能参加学习的,必须向处长请假。凡无故不参加政治、业务学习的,按处室劳动纪律处理。
3、每位教职工学习时必须做好笔记,处室将于每月末对学习情况进行检查。
对于劳动理论课心得体会论文简短三
2021党史、新中国史应知应会题目
一、单选题
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b)。
a新文化运动b五四运动
c中国共产党成立d五卅运动
2.1919年5月4日,五四爱国运动爆发的直接导火索是(a)。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b日本制造“济南惨案”
c日本出兵占领青岛d《凡尔赛和约》的签订
3.五四运动后期,中国(b)以自己特有的组织性、纪律性和坚定的革命性,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a农民b工人阶级c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d学生
4.新文化运动的两大口号是(a)。
a民主和科学b新道德和新文学
c民权和平等d自由和民主
5.20世纪初期哪两大中、外政治事件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b)。
a1911辛亥革命、1919年共产国际成立
b1919年的五四运动、1917年俄国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c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1924年列宁逝世
d1911辛亥革命、1919年的五四运动
6.五四运动对中国共产党建立的意义在于(b)。
a标志着中国现代化史的开端
b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c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创建d具备历史的理由
7.1919年5月,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b)在《新青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系统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
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邓中夏
8.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具体时间是(d)。
a1921年6月1号b1921年7月1号
c1921年7月21号d1921年7月23号
9.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任总书记是(c)。
a李大钊b毛泽东c陈独秀d董必武
10.第一次明确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的会议是(b)。
a中共一大b中共二大c中共三大d中共四大
11.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a)。
a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中共三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的开始
12.新三民主义之所以成为国共两党合作的政治基础,主要是因为它(b)。
a与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完全一致
b与党的民主革命纲领若干原则基本一致
c是反帝与反封建结合的革命纲领
d是在中共帮助国民党改组的情况下制定的
13.大革命战争时期实行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提出的(c)。
a党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b党的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c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d党的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
14.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的是(c)。
a“四一二”反革命政变b马日事变
c“七一五”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d南昌起义
15.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事件是(c)。
a秋收起义b广州起义c南昌起义d百色起义
16.中国共产党人建立苏维埃政权的首次尝试出现在(c)。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广州起义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7.由大革命失败进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一个历史转折点的标志是(a)。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中共四大d中共五大
18.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给我党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c)。
a必须武装反对国民党反动派b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c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d必须建立国民统一战线
19.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最主要的意义是(d)。
a开始游击战争的尝试
b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c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20.(a)决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解决了在农村进行战争的环境中如何将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革命军队建设成无产阶级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这个根本性问题。
a古田会议b八七会议c党的六大d党的七大
21.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b),开始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a古田会议b遵义会议c黎平会议d两河口会议
22.党的(b)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a八七会议b遵义会议c瓦窑堡会议d洛川会议
23.遵义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主要是因为这次会议(d)。
a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c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中共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问题
24.“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之等闲”,当年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d)。
a把革命的火种洒向西部
b东北沦陷,华北告急!中华民族危机空前
c“避敌主力,打其虚弱”,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
d红军第五次“反剿”的失利,被迫实施战略转移
25.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八七”会议上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在遵义会议上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右倾机会主义和“左”倾错误反映在党的作风问题上,主要是缺乏(c)。
a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态度b民主与法制的观念
c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d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26.1931年,日本关东军蓄意炸毁沈阳北部柳条湖附近南满铁路路轨,反诬是中国军队所为,突然进攻沈阳北大营中国军队,发动了(a)。
a九一八事变b八一三事变
c一二八事变d七七事变
27.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c)上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
a八七会议b洛川会议c瓦窑堡会议d十二月会议
28.1937年(d)事变爆发,全面抗战由此开始。
a九一八b一二八c华北d卢沟桥
29.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最根本前提是(a)。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最主要矛盾
b中国共产党倡议和平解决
c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主张
d英美支持蒋介石在中国继续掌权
30.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是(a)。
a从民族的利益出发
b从阶级的利益出发
c从工农群众的利益出发
d立足于蒋介石可能转变政策
31.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的标志是(d)。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八一三事变后国民政府发表自卫声明
c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
d国民党公布《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并发表蒋介石谈话
32.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打的第一个大胜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a)。
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武汉会战d长沙大捷
33.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失陷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c)。
a战略防御阶段b战略进攻阶段
c战略相持阶段d战略反攻阶段
34.下列关于对延安整风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c)
a是一次全党范围内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运动
b是破除党内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伟大思想解放动
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
d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
35.中共七大系统地总结了党24年来领导中国革命的经验,深刻地论述了(c)的基本理论。
a统一战线b社会主义
c新民主主义d农村包围城市
36.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三大作风是(c)。
a独立自主,艰苦奋斗,勤俭建国
b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加强团结
c理论和实际结合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d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37.党的(b)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a六大b七大c延安整风运动d八大
38.1945年8月26日,中共中央向党内发出毛泽东起草的《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提出(b)三大口号。
a和平、民主、进步b和平、民主、团结
c独立、自由、民主d民主、自由、富强
39.国民党发动全面内战是从1946年进攻(d)解放区开始的。
a冀鲁豫b陕甘宁c山东d中原
40.从1946年6月到1947年6月的一年多时间,是人民解放军实行战略(b),抗击国民党军队进攻的阶段。
a进攻b防御c相持d反攻
41.人民解放军在战争第二年作战的基本特征是(b)。
a内线防御为主b内外结合,外线反攻为主
c内线相持为主d内外结合,外线决战为主
42.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爱国学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a)。
a反饥饿、反内战运动b抗议美军暴行运动
c罢课运动d民主运动
43.毛泽东指出:“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其中“转折点”是指(b)。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b解放军进入战略反攻
c三大战役取得胜利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44.1947年7月至9月,在(c)的主持下,中共中央工作委员会在河北平山县西柏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a毛泽东b周恩来c刘少奇d任弼时
45.1947年《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的土地分配办法是(a)
a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b按阶级成分分配土地
c按实际劳动力分配土地d按各地情况采取不同标准分地
46.陈毅在《记淮海前线见闻》一诗中说:“几十万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线争立功”,出现这种情景的根本原因是(d)。
a翻身农民踊跃支援前线b东北全境解放鼓舞人心
c解放军的作战方针正确d解放区实行了土地改革
47.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d)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毛泽东在会上向全党同志提出了著名的“两个务必”。
a阜平b延安c北京d西柏坡
48.1949年3月,毛泽东在(a)召开的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发表了关于革命胜利后要警惕资产阶级“糖衣炮弹”的侵袭的讲话。
a西柏坡b延安c瓦窑堡d北京
49.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定是在党的(b)上作出的。
a七大b七届二中全会
c七届三中全会d七届四中全会
50.1949年4月23日,经过渡江战役,人民解放军胜利解放(b),宣告国民党在全国反动统治的覆灭。
a上海b南京c南昌d杭州
51.1949年9月21日,(b)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开幕。毛泽东在开幕词中庄严地宣告:“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a中国人民代表大会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c政务院会议d中央政治局会议
52.毛泽东在党的(b)提出了“不要四面出击”的方针。
a七届二
劳动理论课心得体会论文简短 劳动理论课心得体会1500字(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