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污水心得体会总结 污水厂心得(6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排污水心得体会总结一
本季度我厂连续运行,废水排放总量约为10.92万吨,codcr排放总量约为2.80吨,nh3-n排放总量约为0.38吨,卫生填埋污泥约6.7吨。通过有序规范的日常管理工作,水污染源在线自动监控设备正常运转率达99%,数据上传环保部门监控中心的传输率达100%,设施运转连续、稳定,正常。
根据上级部门相关要求和我厂制定的在线监测系统日常管理制度,我厂认真执行落实并做好相关记录。
(一)每日不定时巡检仪器运行状态,数据传输系统是否正常,检查是否存在异常数据,如发现异常数据及时处理并按要求写好相关记录。
(二)每周一次对在线监测系统进行现场维护,其内容包括:
1、检查自动分析仪及辅助设备的运行状态和主要参数,判断是否正常。
2、检查在线监测设施系统内部各管路是否通畅,仪器自动清洗装置是否运行正常,检查自动分析仪的相应管路是否清洁,必要时进行清洁。
3、检查在线监测室内电路系统,通讯系统是否正常。
4、检查各仪器标准溶液和试剂是否在有效期内,存量是否充足,按相关要求定期更换标准溶液和分析试剂。
5、观察数据采集传输仪运行情况,并检查各连接处有无损坏,对数据进行抽样检查,对比自动分析仪和数据采集仪接收到的数据是否一致。
(三)每月现场维护内容包括:
1、化学需氧量(codcr)在线自动分析仪。检查内部软管是否有污染、堵塞、破损,必要时对相应部位进行清洗、更换。
2、氨氮(nh3-n)在线自动分析仪。检查内部软管是否有污染、堵塞、破损,必要时对相应部位进行清洗、更换。
3、超声波流量计。检查超声波流量计高度是否发生变化。
(四)对废水在线监测仪器进行保养,对水泵和取水管路、配水和进水系统,仪器分析系统进行维护,对数据存储,控制系统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日常校验,检查监测仪器接地情况,检查监测室用电、防雷措施等。
五)其他预防性维护
1、保持在线监测室内的清洁,保持设备的清洁,避免仪器振动,保证监测室内的温度、湿度满足正常运行需求。
2、保持各仪器管路通畅,无漏液。
3、对电源控制器,空调辅助设备进行经常性检查。
本季度,我厂数据缺失和异常情况见下表:
本季度,我厂连续生产,并能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对自动监测设施进行维护,数据异常情况主要是由于codcr在线分析仪由设备故障引起。对此我厂已按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在线监测数据反映了我厂排污的真实情况。
描写排污水心得体会总结二
在过去的一周半时间内,在有关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土木工程学院x级给排水专业的学生对xx污水处理厂,xx污水处理厂,xx自来水厂,大学城杂用水厂,华南新城以及市桥工地进行了参观学习,在此过程中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很高,现在我将整个实习过程分成三部分进行阐述。
(一)污水处理(xx污水处理厂、xx污水处理厂)
一、xx污水处理厂。
1、xx污水处理厂概况:
xx污水处理厂位于xx市天河区xx村以东、华南大桥脚,占地面积x万平方米。设计总规模为日处理污水x万吨,分一、二、三期建设,主要收集西濠涌、沿江排污系统、东濠涌、二沙岛及天河区部分污水,服务面积xx平方公里,服务人口约x万。
2、工艺流程及说明。
(1)一期采用ab两级活性污泥处理处理工艺,即a、b两段吸附生物降解法。
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污水→厂外泵站→格栅→厂内提升泵房→沉砂池-→a区曝气池沉淀池→b区曝气池沉淀池→珠江
污水进入工厂后先要通过格栅隔去大件的垃圾,像胶袋、树叶等等。垃圾出来后会由环卫部门处理。由于由管道进厂的水水位很低(厂区比水平线还高),为了工作方便,提升泵房就起了很大作用。这里采用的是7台6000立方米/小时及2台3000立方米/小时的潜水提升泵,水泵扬程为17米,这样后面的工序就可在地面进行了。
沉砂池是密封的两个池,用于去除污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如泥砂,煤渣等)。
接下来的ab两区是除污的关键之处。两个区都分为两个部分,曝气池和沉淀池。先在曝气池的水中混入活性污泥(一种由微生物、细菌等组成的菌胶团),池底微孔不停冒出的氧气促进其新陈代谢,活性污泥吸附和降解有机物;然后水进入沉淀池中,沉淀池用于去除悬浮物质,如ss,同时去除部分bod5、在进行完活性污泥沉淀,分离之后,再回流进曝气池降解下一池的水。
此外两个区都分别有三个系统,供气系统,回流系统和剩余污泥排放系统(微生物的量也不可超标,若过多就要排出)。两段工序结合在一起,出来的水已去除绝大部分的有机物,已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可以直接排入珠江了。
(2)二期采用较新的unitank处理工艺,该工艺是在sbr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除磷脱氮方面,比ab工艺有明显的优势。
其工艺流程如下图:
鼓风机房物化除磷系统。
↓↓
厂外泵站→厂内提升泵房→旋流沉砂池→unitank生物处理池→加氯消毒池→出水。
剩余污泥↓→贮泥池。
浓缩池→脱水机房。
珠江本来靠着丰富的生物链就可以实现自净,只是由于生活污水的强烈污染,本来长的生物链变短,短的生物链变得几乎消失,这样水质才会每况愈下,而污水厂只是利用微生物加强其自净功能,去除生活污水带来的过量氮、磷有机物,改善其富营养化现象。(另外因为处理的不是工业污水,不需要特别进行金属污染处理。)
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一,二期工程都采用生物泥直接脱水的方式,脱水后的污泥将得到进一步深化处理,同时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污泥处置近期为外运填埋,远期将实现资源的再生利用。
3、工艺存在的优点及存在问题。
(1)优点:
1)把生物反应池、沉淀池、回流泵房设计一个整体方池,比分离圆形幅流池、分离式回流泵房等常规做法节约用地近x%。
2)脱水后的干污泥,成功运用大容量高压螺杆泵,远距离管道输送至珠江边直接装船。使得污泥运输得到很好的坏境条件,比项属国内首创,国外也属容量,输送距离最远。
3)污水的沉淀出水采用不锈钢潜水穿孔管,效果好,国内。
4)把生物过滤除臭用于去除沉沙池产生的臭气。在国内城市污水处理方面尚属。
(2)存在问题:
1)本工程原按1998年以前的国家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执行。自1998年1月1日以后实行的新标准,对除磷要求有所提高。今后可对一期工艺的b系统的生物反应池略作改造调整,提高除磷效果,使得一期出水与日后建成的二期出水相当。
2)增添部份污水和空气的计量设施,以便于运行管理。
描写排污水心得体会总结三
今年9月江苏省建设厅对我厂20xx年度运行管理工作进行了现场考核,在本次考核中,我们城北污水处理厂暴露了很多运行管理方面的问题,最终被专家组评定为不合格。检查过后,我们依据《考核标准》10个方面进行了逐一排查落实,现提出以下整改方案。
1、污水管理
我厂设计规模1万立方米/日,20xx年实际处理水量111万立方米(折合 0.30 万立方米/日),负荷率较低,实际进水水质远远高于设计进水水质,设施难以稳定达标,设施减排效率低下,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一直积极与开发区管委会、环保局等联系,要求保证进水水质,今后也会一如既往地与相关部门沟通。
2、污泥管理
我厂污泥由政府指定地点填埋,我厂承担运输费用,我厂污泥处置较为规范。近期更是安排人员进行24小时不间断脱泥。
3、生产运行管理
我厂存在问题:员工没有上岗证、生产计划不具体、工艺控制粗放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我们积极整改,在保障生产的前提下,准备分批送员工外出培训学习以取得上岗证;生产计划方面由于我厂进水水质极不稳定,只能制定一个大致的计划;同时加大了对工艺的控制,指定专人负责工艺调控。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4、台账管理
虽有生产运行台账,但管理较差。建设厅检查后我们已经自身存在的问题,对前期生产运行台账进行了整理,对今后的台账管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设备和在线仪表台账要求完整、规范。对化验台账要求明细、可溯源。
5、污水处理能耗及成本:由于我厂进水水质超标严重,再加上设备选型等因素,造成我厂的能耗、成本过高,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够及时足额支付污水处理费用,也影响了我厂的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我们一方面向集团总公司申请资金,进行设备保养维护、更新改造,一方面积极向政府索要拖欠水费。
6、水质与检验:我厂具备常规化验项目的检测能力,所有的化验分析方法均采用国家或行业标准检验方法,但监测频次不够,为此我们加大了水质监测频次,同时委托上级单位对我厂不能检测项目进行监测。加大了化验室的质量控制,同时筹措资金,进行仪器设备的检定校准。
7、设备与仪表:我厂虽然在工艺流程中安装了在线仪表,但由于水质腐蚀性太大,水费不到位等原因,造成了仪器设备的维护更新不到位。仪器设备带病工作,锈蚀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在现有的条件下,保证重要设备的正常运行,不影响生产,在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更换部分损坏仪器设备。
8、安全管理:我厂安全制度的落实情况较差,应急预案的针对性不强,为此我们对全厂职工进行了安全培训,加强了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通过排查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还购置了保险柜用于存放剧毒物品,实行双人双锁保管,避免造成恶性中毒事件。
9、厂容厂貌:检查中发现问题构筑物池面有漂浮物、出水不均匀。主要原因为园区内有多家化工排污单位不经处理排出废渣水、我厂进水水质严重超标导致我厂无法正常连续进水,从而影响了出水水质达标。我们加大人手对构筑物内的漂浮物予以打捞,同时要求园区保证进水达标。
10、制度建设:我厂有一系列的操作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应该从细节和点滴入手,变粗放管理为精细化管理,注重企业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业务操作能力。
我们将依据检查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进行整改,加大运行管理工作,加大对技术人才的引进,加大对仪器设备的维护、保养和更新,同时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优化工艺控制方案,规范台账管理,安全处置
排污水心得体会总结 污水厂心得(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