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师范文学考研复试 华南师范现当代文学考研(2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推荐华南师范文学考研复试一
虽然我也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但这次以另一种身份再次走进农村时却有另一番感受和隐痛。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感想和体会。
一、关于农民生活水平
南礤镇位于蕉岭县的东北部,是广东的边远落后山区,当地经济欠发达,全镇山地面积虽大,但人均耕地面积不过0.3亩左右,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耕种基本上自给自足,是典型的小农经济地区。因地处偏远山区,农业结构单一、分散,农业技术薄弱,合作性不强,今年上半年人均收入仅20__元,农民生活水平较低,一些村落仅解决了温饱问题,许多农民仍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家庭日常消费、子女上学费用、老弱病痛隐患等仍然困扰着当地农民。谈到此,我又想到“剪刀差”这个词,现在农村的稻谷价格低廉、而肥料农药等又高价,入不敷出,据了解,这种“剪刀差”的问题在当代中国广大农村地区是长期存在的,虽然现在国家已经免收农业税,但农村切实的经济压力仍未解除。减税与增收之间存在的最根本矛盾就是当地经济发展落后。农村面貌要得到根本改变,就必须找到一条正本清源、标本兼治的好的思路从总体上解决农民增收难的问题。
在我们走访村民的过程中,多方面了解到本地的青壮年大部分都外出打工挣钱,剩下的不是老人便是小孩!在依靠土地已经不能满足家庭经济开支的情况下,除了这条路,恐怕再也没有更好的途径了。当我们的农民被迫离开自己的土地、离开自己的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我们理解他们的内心感受吗?当我们自豪地讲我们占用世界总量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总22%的人时,我们是否想过,我们是用占世界总量35%的农民来做到的!
城里的孩子永远无法理解农村孩子的痛苦,因为经济文化的差距是根本无法比拟的!我希望国家、社会要进一步关注“三农”问题,特别
华南师范文学考研复试 华南师范现当代文学考研(2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