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修地理心得体会和方法 研修地理心得体会和方法分析(八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最新研修地理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以《我校教师校本研修工作计划》为指导,认真贯彻上级各部门的总体部署及要求,围绕高效课堂构建这个中心工作,按照“走进课堂”的思路,改进教学管理行为,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学科组为载体,通过规范示范创建等系列活动,提高自己的物理教学整体素质。
二、研修主题
以“改变教学模式,构建高效课堂”为学科研修主题,以校本研修和“学习互动、校际合作、校校联动、区域协作”为主平台,聚焦课堂,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加强学科组研修网络管理,做好网络与学科整合这篇文章,更好地发挥学校研修网络的作用。
三、研修时间:20__年9月—20__年7月
四、研修形式:个人学习、学科组集体研讨。
五、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丰富理论基础。认真学习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政策法规等,每学年一本学习笔记。
2、加强业务进修,主动关心国内外教育信息和专业理论,每周至少抽出2小时,并通过多种途径,如中学物理教学相关的刊物、多媒体技术、观摩、听讲座,上网等,汲取物理学科的新知识、新技能。
3、积极参加学校的常规教研活动,主动承担学校组织的研究课、示范课等,在实践活动中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每周至少听课一节,通过听课、评课等形式,不断提升自己的课堂教学技能。
4、积极参加教育科研能力研修,树立教研科研意识,把研修和教育科研紧密结合,每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者教学设计,积极参加教育系统组织的教科研成果征集活动。
5、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主阵地,积极践行“高效课堂模式”,精心设计教学流程,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对每一次的教学活动认真反思,做好记录,以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进步。
6、积极参加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教师在岗培训,远程教育培训,认真完成作业。
7、树立现代学生观,学会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学生。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并努力去探索发掘;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扬学生的主体精神,促进学生的主体发展,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8、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充分利用网络优势,积极参与在线研讨。
最新研修地理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1、继续加强推进素质教育的.研究,贯彻落实课程改革各项要求,在高中一年级教师中树立新课程意识,在认真做好高一地理必修i模块教学的基础上,切实做好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ii模块培训工作。
2、继续贯彻高考的改革精神,在高中一、二年级教师中树立高考意识,在认真做好20xx年高考试卷分析的基础上,切实制定20xx年高三地理复习计划,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3、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以教学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主要方式,以教学设计研究为载体,针对新课程实验中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重视新课程实验的交流与研讨,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4、加强高中地理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认真做好高中地理研修班的工作,加强对新课程实验专题性的教学研究,继续推进校本教研,在高中地理新课程的实验工作中不断成长。
5、加强高中地理教师队伍的建设,做好市直高中地理学科的双周教研活动,组织说课、教学设计、教学叙事、交流研讨等教研活动,努力做到教研活动主题化。
1、通过集体调研、听课、教学反思、教学研讨会,深入教学第一线,深入课堂,以校为本,以校本教研为依托,了解情况,研究对策,结合我市教学实际,开展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
2、通过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践与研究课题实验小组活动,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与研究。
3、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调研,通过活动设计、报告、小案例的征集、评比,形成一批有推广价值的社会实践、社区活动案例。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教学案例实践与研究
教研活动表
周次日期活动内容地点参加对象
18.28~9.3市直社会实践社区活动调研市直学校教研员
29.4~910市直高中地理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温州十四中市直地理教研
组长或备课组长
39.11~9.17市高中地理、历史教研员会议瓯海各县市区教研员
49.18~9.24高中教研室集体调研市教师教育院附校高中教研员
59.25~10.1高中地理研修班活动省高中地理教学评比论文上交待定高中地理
研修班教师
610.2~10.8国庆节
710.9~10.15市区高一地理必修i模块
教学观摩活动温州二十二中市区高一
地理教师
810.16~10.22市高考文综地理试卷分析会待定高三地理教师
910.23~10.292009年高考学科研究指导小组会议市教研院研究小组成员
1010.30~11.5市区高三高二地理课堂教学观摩及研讨活动温州二高市区高三
高二地理教师
1111.6~11.12市课改样本校校本教研活动课改样本校有关教师教研员
1211.13~11.19期中考试
1311.20~11.26高中教研室集体调研温州十五中高中教研员
1411.27~12.3市区高一地理必修i模块教学调研
有关学校高中教研员
1512.4~12.10市高中新课程课堂教学研讨暨高中地理研修班活动省样本校部分教师代表
1612.11~12.17省高中地理优秀教学成果评比暨省地理教学研究会年会乐清中学各地市教研员
及部分教师代表
1712.18~12.24省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ii模块培训
杭州部分教师代表
1812.25~12.31
191.1~1.7元旦市文科综合能力竞赛温州二十一中部分高三学生
201.15~1.21一模审稿会市教研院研究小组成员
211.15~1.21
221.22~1.28市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ii模块培训暨高中地理研修班活动待定高一地理教师暨地理研修班学员
231.29~2.4
242.5~2.10学期结束工作
最新研修地理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本学期我们地理教研组将紧紧围绕学校提出的学期工作目标,调动组内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参与,抓好常规教学。借助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做好信息技术与地理学科教学的整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努力提高本组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顺利完成初一、初二年级教学工作,圆满完成初三的地理中考工作,贯彻落实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本着务实与求真态度。特制定以下计划。
一、课程目标与学科目标:
通过7—9年级地理课程的实施,学生能够了解有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和乡土地理的基本知识,了解环境与发展问题;获得基本的地理技能以及地理学习能力;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地理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养成爱国主义情感,形成初步的全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和技巧;掌握阅读和使用地图和地理图表的基本技能,初步学会简单的地理观测、调查统计以及运用其他手段获取地理信息等基本技能。
2.能初步说明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在地理环境形成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认识人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区域差异,以及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和趋势。
3.知道世界、中国和家乡的地理概貌,了解中国与世界的联系;初步学会根据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信息,归纳其地理特征。
4.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等重大问题,初步认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并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理概念,进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
2.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做出判断。
3.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决问题的设想。
4.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自己学习的体会、看法和成果,并与别人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对地理的好奇心和学习地理的兴趣,初步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地理审美情趣。
2.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增强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3.尊重不同国家的文化和传统,增强民族自尊、自信的情感,懂得国际合作的价值,初步形成全球意识。
4.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逐步养成关心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内容:
1.初一:七年级下册主要学习区域地理,主要包括“认识大洲”、“了解地区”、“走近国家”等内容。
2.初二:八年级下册:中国的地域差异、认识区域的位置与分布、联系与差异、环境与发展
3.初三:八年级下册复习、专题复习、综合复习、模拟考试
三、实施措施:
1.深入研究课标与教材,创建有效的课堂教学环境,突出地理素质的培养。认真学习课程教学目标,熟悉课程标准,扎实备课,将各项基本要求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去。强化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功能,精心策划每一次活动,定主题、定人选,充分调动组内每位教师的积极性。围绕新课改创建有效的、生命化的课堂教学这一主题,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设生动的、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重在探究能力的培养。认真剖析导学案中设计的活动题,通过这一载体,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方法,同时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法。同时在备课过程中要重视教育反思,要善于积累教学过程中的典型经验。
2. 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加强“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效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把课堂还给学生。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培养他们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效课堂应该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课堂,只有学会学习,才能增加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坚持集体备课,听评课制度,探讨教学
研修地理心得体会和方法 研修地理心得体会和方法分析(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