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梦中的天使 梦中的天使歌词(4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52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最新梦中的天使一

解梦师,解梦工作者,夜晚上班,主要任务就是替人们解除噩梦,缓解压力,这一直是一份有趣,悠闲的工作,可最近几年却警铃大作,工作量繁重,我天天加班加到中午2点。正想着,生物钟响起来了,我又要去工作了。

夜深人静,我在自己的雷达上发现许多“噩梦信号”!我立即进入此社区一个孩童的家,他不安的颤抖着双腿,我忙打开“梦境观测仪”,分析数据。原来,这个孩子眼前正浮现通天大洪水,他怎能不惊慌失措?洪水越涨越高,势不可挡,就快要淹没城市了!同时,孩子的脑门上挤出几粒豆大的汗珠,眼睛如一扇紧闭的门,一张床变成了一个煎锅。我只好先吸去洪水,切换背景,把背景换成一个鸟语花香的草坪,再清除他的历史记录,他甜甜睡去,我才放心离去,进入一个年轻女孩的家勘测梦境质量。

这个梦境也是个灾梦!梦里正发生惊天动地的大地震,梦中女孩不断哀鸣着求救着,可在灾难面前,女孩显得无助,而梦境外的她也惨白着脸,手作拳头状,痛苦不堪,我奋身跳入梦中,把她拖出梦境,她平稳的睡去,我抚摸着她的脸颊,无奈的叹息着,一闪身进了别人家。

在别人的梦境里,我忙前忙后,消灾解难,20年后,人的梦变得混浊不清,多灾多难,少了份安逸,多了份忧郁。10来年前,虽有,却极稀少,向来不用我们解梦师劳费心思,我陷入了反思……匆匆离开了工作岗位,在床上倒头而睡,而梦里依然是那万劫不复的灾难!待我惊醒过来,终低垂了头,连反思都乏力了。自然灾难,真的是人类的归宿么?

现代,环境恶化,现代人的梦不再美好如初,而是一场场令人窒息的灾难,抑郁、苦痛、悲戚。自然,真的是人类的噩梦吗?灾难,是我们最后的归宿吗?

梦,亦真亦幻,往日的噩梦,就不会成为今日的伤痛么?作为一名解梦师,我永远不希望大自然是我解不开的噩梦,是我们来日的回不去的曾今,资源是有限的,无限的采取,过度的压榨,伤的是我们自己,毁的是我们栖身的要地,若来日再悔恨当初,必然痛不欲生!

来吧,从现在做起,珍惜一方土地,爱护一处家园,让噩梦成为历史,让生命延续,让未来光明,让那一丝草的清香,花的艳丽,鸟儿的轻啼永存于世。

最新梦中的天使二

寻访——不能忘却的记忆

寻访1:纪念碑的悲愤诉说

11月,社会实践季,四年级队员首先走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一帧帧照片、一个个实物,队员们真切地感受了那段惨痛的历史。邵诗雅是大队部红领巾广播站的播音员,她将自己在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所见所闻记录下来,通过广播告诉了全校同学。

一石激起千层浪,更多的队员纷纷向辅导员提出,想去纪念馆参观,悼念死难同胞。我校的红领巾小记者团来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请副馆长段月萍奶奶讲述了当年那段惨痛的历史: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南京城,对手无寸铁的南京民众进行了长达6周的大规模屠杀,南京及附近被屠杀的平民和俘虏,总数达20多万。段奶奶告诉队员们,日本战犯太田寿男的供词中清楚地记述:日军在进行凶残的大屠杀的同时,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采用纵火焚尸、抛尸长江等办法,迫不及待地对横陈城郊的遇难者尸体毁尸灭迹,被处理的尸体总数达15万多具,将这两个数字相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的人数不低于35万。

段奶奶带着队员们来到墓地广场,指着道路两旁的17块小型碑雕说:“这些碑雕上记载着南京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史实,是全南京市各处集体屠杀地所立遇难者纪念碑的缩影。在公祭日那天,这些南京大屠杀丛葬地,都将举行各界群众悼念活动。”心直口快的宋彦文队员当即表示:“12月13日,我要去丛葬地参加悼念活动。”

这句话得到了其余队员们的响应,大家回到家就开始查找丛葬地的相关史料信息,却发现丛葬地散落在南京各地,有的只有一个模糊的方位,怎样才能找到这些丛葬地呢?五(1)中队的队员们向全校的队员们发出倡议:大手拉小手,迈出脚步,寻访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丛葬地。自11月24日起,全校22个中队组成了二十余支红领巾小记者寻访团,走遍南京市的大街小巷,寻找散落在全市各地的大屠杀丛葬地遗址。

寻访2:丛葬地的血泪记录

五(4)中队的队员跟随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会副会长王卫星爷爷,一起寻访五台山丛葬地。王爷爷在纪念碑前详细介绍了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他告诉队员们,在南京现有死难同胞丛葬地纪念碑中,五台山纪念碑在碑文上记录了精确到个位的遇难者人数,254名死难者大多是当年居住在南京城闹市区的平民。此处纪念碑碑头的“纪念碑”三个红色大

梦中的天使 梦中的天使歌词(4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