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和狐狸通用 狐狸和狗和狼的区别(6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狼和狐狸通用一
2从狼嘴里休想夺回羔羊——国谚语 隐喻:事情已无挽回的机会
3狼无狈不行,虎无伥不噬——汉族谚语 隐喻: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4狼的叫声很惨,却不能可怜它的处境——哈尼族谚语 隐喻:不要被事物表面所蒙骗
5狼和狗一样,嘴不同;贼和人一样,心不同——汉族谚语 隐喻:事物关键地方很重要
6狼怎么饿,也不会吃白菜——蒙古族谚语 隐喻:可以视为气节或骨气,也可视为天性难以改变
7狼是铁头铜脖子,腰里挨不住一条子————汉族谚语 隐喻:一个再强的人,都会有软肋
8恶狼对狮子也敢冒犯————土耳其谚语 隐喻:人在情形所迫下,是可以无视一切压力或凶险的
9狼再喂也变不成看家狗————哈萨克族谚语 隐喻:天性难以改变
10听了狼的哭声,千万不要动心——白族谚语 隐喻: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蒙蔽
11没有吃过羊的狼,嘴巴也是红的——维吾尔族谚语 隐喻:即使有些事物当下危及不了你,但终就会危及到你
12离群的羊————狼的饭菜———俄罗斯谚语 隐喻:团结
13羊和狼住不进一个圈里,鸡和鹞子住不进一个窝里————藏族谚语 隐喻:人的性格相异,或习性相异,很难能成为一个圈子里的人
14好肉都被狼吃了,坏名誉都加在狐狸身上————藏族谚语 隐喻:事情并非看到的简单,黑手后还有黑手,亦可解释为,为别人背黑锅
15尽管狼在嚎叫,骆驼照样走路——蒙古族谚语 隐喻:勇敢或者使命,即使有危险,但不忘记自己的使命、亦可视为一种淡定的心态以及面临危险时的从容
16当你认为狗可信,狼已偷偷把羊圈进——英国谚语 隐喻:自负是种罪过,或者把希望寄望在别人身上容易失去
17豺狼要是饿肚,总是羊有罪过———前苏联谚语 隐喻:万事皆有因
18就是因为有了正义感,人才成为人,而不成为狼—— 隐喻:正义是一种美德,人要有美德,如果没有,那就如同狼一样,视为畜生
19一个好行为也可能是一个坏行为,谁要救了狼就害了羊谁为兀鹰修复了翅膀,谁就要为它的爪负责———— 隐喻:万事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得到了什么,就会失去其它的
20狼老了尚有吃羊的贪心,虎老了尚有捕鹿的愿望————柯尔克孜族谚语 隐喻:无论年少与否都有自己的希望,亦可认为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鼓励做人要有志向
21人和人是狼 ——英国谚语 隐喻:人一多就容易起纷争,有争议
22生狼犹恐如羊——汉族谚语 隐喻:自然天性逆行,使人恐慌,亦可理解为,父母对子女的期盼
23狼众食人,人中食狼——汉族谚语 隐喻:团体的力量
24狼吃羊,一点一点吃进肠——英国谚语 隐喻:事情不能一步到位
25兔子靠腿狼靠牙,各有各的谋生法——汉族谚语 隐喻: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智慧
狼和狐狸通用二
《狼和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六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个关于生态平衡的故事。课文讲的是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的居民为了保护鹿群,捕杀凶狼反而造成了森林饥荒、疾病流行。它告诉人们:事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破坏生态平衡将会给环境带来无法想像的灾难。作者按“平衡--失衡--道理”的思路来构思全篇。通过形象的描述,具体的数据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句子中加引号词语的意思。
3、知道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深入研究,懂得事物间存在着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关系,增强维护生态平衡的意识。
根据教学目标,本课第二课时的教学可分为以下几个板块:
(一)、设疑激趣,导入新课
我首先展示鹿和狼的图片让学生说说对它们的印象。接着设置悬念:本文作者却提出了与众不同的观点,读读画出描写作者观点的句子。
(二)抓住难点,设计思路
在这一环节中,我主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点句:“人们做梦也不会想到,他们捕杀的狼,居然是森林和鹿群的‘功臣’。…… 而人们特意要保护的鹿,一旦在森林中过多地繁殖,倒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
1、我首先提问:为什么称凶残的狼为“功臣”,可爱的鹿为“祸首”呢?让学生明白狼和鹿和森林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2、我继续用问题导读:为什么称凶残的狼为“功臣”,可爱的鹿为“祸首”呢?展开自学,自读课文,画出相关的句子。这就激发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第四自然段乃至全文,并进行合作探究。
(三)把握重点,对比体悟
根据板书设计围绕三者关系展开教学,
1、鹿群及狼的变化:
(1)指名读所画鹿群在人们捕杀狼前后变化的的句子
(2)抓住相关的数字,展开想象的翅膀,并出示图片创设情景,通过读、说加深体会。
2、森林的变化,也用通过上述鲜明对比,想象、看图、品读方法同样理解。
3、学生理解以上两者的变化之大都是因为人们捕杀了狼的缘故。由此更深入理解三者的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关系。让学生运用简单的词语和箭头绘制三者关系图,增强直观性。
(四)拓展延伸,加深理解
1、学到这里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2、看到凯巴伯森林中的荒凉你心痛吗?想关注一下它现在的样子吗?出示指读
3、想象一下现在你到凯巴伯森林中去,你会看到什么景象呢?
(3)布置作业:
复述课文,尽量用上书本中的好
狼和狐狸通用 狐狸和狗和狼的区别(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