牌坊街心得体会范本 河坊街心得(9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牌坊街心得体会范本一
三坊七巷景区位于千年古城福州市中心,占地面积约40公顷。三坊七巷最早形成是在西晋308年,建筑格局形成于唐天复元年代(901年),繁荣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以南后街为中轴,向西伸出了三个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向东伸出七条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排列整齐,纵向有序,形成“鱼骨状”传统街巷格局,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三坊七巷”。历经千余年来,仍完整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极为罕见,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现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200多座159处,包括国家级9处,省市级19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文保单位众多,集中程度堪称全国唯一,被我国建筑学界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是历代名人聚居地,在这不足40公顷的土地上曾先后走出历代名人达400多位,尤其是曾涌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林徽因、沈葆桢、陈宝琛等一大批对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也因此而获得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领略三坊七巷历史神韵和闽都文化的精髓。
大家所看到的这是一座居住着近现代两位名人的故居,一位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另一位就是著名的女作家谢冰心。林觉民是辛亥广州起义杰出代表人物,林觉民遇难后,临时知县的岳父陈元凯连夜托人到福州告知此事,全家为避祸搬到光禄坊的早题巷。后来,谢冰心的祖父谢銮恩买下了这栋旧居。
说到林觉民我们不能不提到他的《与妻书》。这一如诗如画的名篇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不仅表达了夫妻间深深的歉疚和殷殷的情意,而且表达了“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谋永福”的革命精神和伟大情怀,激励了千千万万的热血青年。具有极为珍贵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我们现在来到的是三坊七巷的主入口牌坊。福州三坊七巷不仅仅是三条“坊”和七条“巷”,还有一条闻名遐迩的南后街。在南后街中我们可以看到福州的三宝,福州的脱胎漆器,牛角梳和油纸伞,还有福州著名的寿山石和软木画,各色各样的福州小吃。
各位团友!走过了杨桥路,我们首先来到左边的这条巷就是七巷之一的郎官巷。为什么这叫郎官巷呢?北宋有个叫刘涛的人,他是郎官,他的子孙皆为郎官,所以叫此巷为郎官巷。接下来请大家参观严复晚年的居所―――严复故居。严复是中国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人物的杰出代表。严复还担任过北京大学、上海复旦公学校长等职。严复译述《天演论》。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黄巷,历史上出现了衣冠南渡,八姓入闽,其中较大的一支黄氏家族入闽后,聚居于此,开始有了黄巷的地名。该巷以小黄楼著称。
我们来到三坊中的第一坊――衣锦坊。衣锦坊最早的名字叫“通潮巷”,是三坊七巷中最靠近福州西湖的。据说,当年西湖的湖水与巷子里的沟渠相通。衣锦坊的水榭戏台20__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让我们再一次感悟到故乡“三坊七巷”古老厚重的文化对我们的培养和熏陶。
各位团友,“三坊七巷”的讲解就到这里。我们集合的时间是×时×分,各位朋友可以在附近自由活动、照相,我们准时在这里集中上车,谢谢大家。
推荐牌坊街心得体会范本二
到了香港,澳门肯定不会放过。去了澳门,大三八牌坊当然也不容错失。
大三巴牌坊原本是一座大教堂。她先后几次着火,一烧就是上十个小时。最后一次就被烧成了现在这样。
为什么还有一面没有被烧毁呢?原来大三巴牌坊这是中国工匠和日本工匠运用鬼斧神功砌成的。我去看时,她已经很旧了。烧后几百年,原来的菩萨却还在。不知有多少个,仍然保留着他们的原貌。
大三巴牌坊边上,还有很多个地下室。不过现在都被泥土掩埋了。保安看守着它们,不准游人参观。所以我只能站在警戒线外,看着这满目苍凉的昔日城堡。地下室围着大三巴,她只有一面,象一堵墙。据说,她曾经是当时亚洲最豪华的教堂呢!
有幸站在这儿,看到如今只剩下一幢墙的大教堂,让我感触不已。历史悠久的古迹,如果她没有遭遇浩劫,现在应该是何等的宏伟壮观。
再来说澳门。澳门虽小—古迹俱全。在这个小小的地方,原只有4.7平方公里,现在埋海,扩大到28.4平方公里。可以说澳门是只有60个天安门广场那么大的城市,人口呢?有人会说,至少100万。不,澳门只有52万人口。而且澳门是一国两制。中国行使主权,澳门人自己管理自己。
总之,我们要保护古迹,保护古城。为我们的后代留下文明的卷宗。
篇
去澳门旅游,一定不会错过的景点就是大三巴,很多人说它是牌坊也是旧教堂遗址,就连百度上也是如此介绍。但其实,澳门大三巴最开始到底是做什么用的呢?
最早的时候,大三巴是“圣保禄神学院”的大门,是中国最早的一所西式大学,在实施西方教育的同时,对进入东方的传教士进行东方文化的培训。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也是在大三巴逗留拍照的时候,听到当地导游在讲解时才发现原来大三巴还有这样的背景。
后来在经历数次大火焚烧,只剩下教堂正门前壁,因为这前壁的墙类似中国传统牌坊而得名为“大三巴牌坊” 。但为什么又成为大三巴呢?在粤语音译中“圣保禄”听起来就像是“三巴”,于是便就有了今天的名字。
大三巴牌坊如今时澳门标志性建筑之一,在我看来,它应该是澳门最重要的建筑所在。历经四百多年沧桑的大三巴,见证了整个澳门的风风雨雨,对于澳门的历史而言,大三巴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
每一个来澳门旅游的人,不论是自由行还是跟团,一定会来这里拍照留影。也正是大三巴的存在,新马路一带每天都非常热闹。
仔细观摩大三巴,你会发现它属于巴洛克式,并有明显东方色彩的雕刻,意外的是,牌坊上还有中文字雕刻。同时也包括有代表中国和日本的牡丹及菊花图案,令它在全世界的天主教教堂中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
在它没有被烧毁之前,原本由一名意大利籍耶稣会神父设计,以日本工匠巧夺天工的技术协助建成。同时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与东方建筑风格,成为当时东方最大的天主教堂。
号称“东方梵蒂冈”,附属圣保禄学院。因此当地导游说它是当时大学的校门,也极有道理。也是世界上唯一刻有中文字的天主教教堂。
如今成为了澳门旅游资源中最为非凡地段。是我每次来澳门都要去看一看的,不论白天还是晚上。大三巴的魅力深深吸引着我的。也正是我这次带着长焦,才发现大三巴那依旧存在的精美图案以及精湛的雕刻。
我的目光第一次认真又仔细的关注了1234层。
教堂为矫饰主义风格。前壁用麻石砌成。上下5层,左右共自第3层起可分9格。整体构成三角金字塔形。塔前壁右侧有一石旗杆夹(左边与之成对的一副已经不存在)。第一层为一个三角形山花,上有铜鸽象征圣神,左右有日月星辰。顶部有一十字架。据说铜鸽代表着神的力量。
第二层正中为小耶稣,围以钉死其之刑具,往外由4枝混合式壁柱组成,柱间以天使浅浮雕点缀,柱两边有弧形山墙。
第三层中央为圣母升天,天使奏乐欢庆,周围饰以牡丹和菊花(象征来自中国和日本的技师)。而在圣母左右雕刻的喷泉和树,寓意着生命之树和生命之泉。但就在这一层最左右两边就刻着中文字,且有不同浮雕。左边是魔鬼,并刻有“鬼是诱,人为恶”。
右边则刻着一具骷髅,刻有“念死者,无为罪”。由于我并不信奉天主教,这两句话的意思也只能从字面去理解了。
后来我发现,在骷髅的左侧依旧刻有中文字,还浮雕着一只龙,当然也是看到了字才知道那是龙,一开始我以为是雄鸡。字为“圣母踏龙头”。
第四层由10支科林斯柱式及3个窗口组成,窗楣上有均有七朵玫瑰花浮雕装饰,中间窗口侧两柱间以棕榈树装饰,侧窗洞两边柱间对称设有壁龛,供奉4位圣人。
这些精美的图腾和天主教所寓意的真理简直就是一本圣经般存在。对于教徒们而言,大三巴是他们朝圣的地方,对于游客来说,大三巴是我见到的最美的建筑之一。第一次拍大三巴夜景的时候,还见证了一段求婚的场景。但据说澳门人结婚之前都喜欢来这里拍婚纱照。
每天牌坊下的68层石阶上都沾满了游客,每个人都不会错过这经典的一刻。但大三巴并不是这里唯一的看点,感兴趣的话可以进入地下圣堂,也是纳骨堂,更是墓室。不过里面还有一个特别小的免费的博物馆,走一圈大概五六分钟。只可惜不能拍照,空间虽然小,东西不多,却十分值得一看。
在大三巴最后侧有一个哪吒庙,这是非常有意思的结合,中西两地文化相映成趣。
不过更有趣的是大三巴附近的恋爱巷,位于大三巴街与大三巴右街之间,全长50米,距今已有80多年的历史。恋爱巷的名字最早来自葡文名“travessa da pai_ão”,“pai_ão”可解释为迷恋和激情。
因此使得这条巷子瞬间成为澳门旅游景点之一,如今已被划成行人专用区,并已有美化工程,两边墙体一边粉色,一边黄色,令恋爱巷更加具有特色。站在巷子里,还可以看到大三巴牌坊,而且巍峨壮观。
推荐牌坊街心得体会范本三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三坊七巷景区参观游览,我是讲解员__首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三坊七巷景区的总体概况。
三坊七巷景区位于千年古城福州市中心,占地面积约40公顷。三坊七巷最早形成是在西晋308年,建筑格局形成于唐天复元年代(901年),繁荣于明清时期,至今已有1700年的历史。以南后街为中轴,向西伸出了三个坊(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向东伸出七条巷(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吉庇巷),排列整齐,纵向有序,形成“鱼骨状”传统街巷格局,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称为“三坊七巷”。历经千余年来,仍完整保留着唐宋遗留下来的坊巷格局,这在全国范围内都极为罕见,被誉为“里坊制度活化石”;现存较为完好的明清古建筑200多座159处,包括国家级9处,省市级19处,历史保护古建筑131处,文保单位众多,集中程度堪称全国唯一,被我国建筑学界誉为“明清建筑博物馆”;不仅如此,三坊七巷还是历代名人聚居地,在这不足40公顷的土地上曾先后走出历代名人达400多位,尤其是曾涌现出了林则徐、严复、林觉民、冰心、林徽因、沈葆桢、陈宝琛等一大批对中国近代史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也因此而获得了“一片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现代史”的美誉;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来领略三坊七巷历史神韵和闽都文化的精髓。
大家所看到的这是一座居住着近现代两位名人的故居,一位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林觉民;另一位就是著名的女作
牌坊街心得体会范本 河坊街心得(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