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心得体会及收获 科技文化讲座 心得(九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文化科技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
1、坚持从爱入手启发教育学生。热爱学生是一种强大的教育力量。特别是低年级学生来说力量更大,我力求用爱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的进取心,使他们茁壮成长。
2、深化爱国教育。本学期充分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帮助学生了解各种活动的目的及要求。在活动过程中掌握了更多的知识,了解了我国灿烂的文化,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3、狠抓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小学德育的重要内容。本学期我在卫生、安全、礼仪、纪律、两操等方面组织学生积极投入竞赛,争取流动红旗。并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规范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4、塑造爱心教育。在班级开展学生互帮互助活动,激发学生的爱心,倡导崇高文明、团结友爱、乐于助人、积极向上的社会新风尚。
二、加强班级的阵地建设
1、美化班级环境。开学初,组织学生积极参与设计、布置班级环境,完成“中队角”、“图书角”、“黑板报”等阵地。并教育学生每天认真做好值日,洁净环境,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良好习惯。
2、积极参与科学文化艺术节活动。在活动中我们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这些成果都将激励我们朝着更高、更快、更强的道路发展。
三、加强家校联系,形成家校合力。
我经常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通过“手机短信”的方式告知家长,并及时的收看家长的信息,交流学生在校、在家学习、思想状态,发现问题及时教育引导。
四、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以上这些努力和结果,只是我工作的职责和应达到的目标,由于经验不足,工作中也有失误和很多不足。
1、和学生交流比较少,常常不能及时充分地了解学生。
2、对学生往往缺乏耐心,特别是对待有不良习惯而又喜欢反复的学生,两三次教育引导努力之后,就会烦躁,对于犯错误的学生有时也缺乏耐心,不能调控自我情绪,处理方法简单。
总之,经过一学期的努力,我班的学习气氛较浓厚班级风气纯正,整个班级正在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一个团结守纪、勤奋刻苦、朝气蓬勃的班集体已逐渐形成,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使我们班成为真正的先进集体。
推荐文化科技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为认真贯彻落实《科普法》和《全市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全面提高我市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我市精神礼貌建设,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活动方案如下:
经过开展丰富多采、形式多样的科学普及教育活动,宣传科学生活观念,普及科学生活知识,引导社区居民增强科学意识和鉴别本事,破除愚昧思想和落后习俗,建立科学礼貌的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居民的精神生活质量,让科学思想在社区广泛传播,科学思想在群众心中深深扎根,努力在城市社区构成爱科学、学科学、讲科学、用科学的社会风尚,促进城市两个礼貌建设协调发展。
科学-让生活更完美
20xx年4月开始,贯穿全年。
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要求,紧紧围绕“节俭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安全健康、促进创新创造”工作主题,着重突出“安全、健康、低碳、节能、科学生活”资料。
1、充分发挥社区科普志愿者作用,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充分调动在市科协登记备案的科普志愿者,以“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等大型活动为平台,组织各类宣传活动,进一步发展壮大科普志愿者队伍。
2、加强科普宣传栏阵地建设。有效利用社区现有科普宣传栏,规范管理、及时更新,宣传资料每两个月更换一次,资料重点宣传普及国家的方针政策、时事要闻以及科学、礼貌、健康生活等方面的知识,进一步扩大科普宣传范围。
3、联合科技、教育、卫生、地震、气象、消防等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科普活动的策划、组织和实施,广泛动员社会力量,调动各方面的进取性,构成工作合力和整体效应,推进社区科普工作上新台阶,着力提高活动的吸引力和公众参与度,真正使活动有效、群众受益。
4、开展科普大篷车进社区活动。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作用,深入社区举办科普大篷车进社区巡展活动。丰富活动资料,创新活动形式,经过发放科普资料,摆放科普展板,设立咨询台等方式,向居民宣传科普知识,年内争取深入5个社区进行科普宣传。
1、加强组织领导。市科协和各镇科协、市直各相关单位要将此次工作作为科普工作的重点,加强领导,确定专人、狠抓落实,整合各方资源,确保活动顺利开展。
2、建立健全制度。要建立健全科普宣传栏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制度,科普志愿者的登记、管理和开展活动的组织制度,把各职责单位开展“科普进社区”活动纳入创立科普示范市目标考核体系。
3、加强新闻宣传工作。要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对“科普进社区”活动及时进行宣传报道,构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同时,要加强与市直有关部门和全市各社区的联系和协调,构成合力,推动“科普进社区”活动全面深入发展。
推荐文化科技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4、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马大·安诺德
5、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8、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9、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阿诺德
10、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邱吉尔
11、克服民族性是文化的胜利。——爱献生
12、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印度
1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6、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17、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9、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彩多姿的。——黑塞
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5、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爱默生
2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3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3、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34、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35、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3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37、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38、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马洛利
3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40、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4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3、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里德
4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4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6、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惟有文化才使他高出于禽兽。——《世俗智慧的艺术》
4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48、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爱献生
4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0、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5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52、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推荐文化科技心得体会及收获四
一、指导思想:
为贯彻国家的环保政策,配合学校创模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提高学生的科学创新意识和环保意识,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树立环保的责任心与使命感。我校决定开展以“科技与环保同行”为主题的科技节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进一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把科技教育、环境教育与学校德育教育、素质教育相结合。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打开我校科技工作的新局面。
二、科技节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__x(校长)
副组长:__
文化科技心得体会及收获 科技文化讲座 心得(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