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训练基地协议书范本 应急训练基地协议书范本图片(4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最新应急训练基地协议书范本一
1、检验预案。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查找应急预案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预案的可用性和可操作性。
2、完善准备。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3、锻炼队伍。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组织单位、参与单位和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序,提高其应急处置能力。
4、磨合机制。通过开展应急演练,进一步明确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职责任务,完善应急机制。
5、科普宣传。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普及应急知识,提高职工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突发事故时自救互救的能力。
1、在开展演练准备工作以前应先指定演练计划。包括演练的目的、方式、时间、地点、日期安排、演练策划领导小组构成、经费预算和保障措施等。
2、演练准备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根据演练计划成立演练组织机构,设计演练总体方案,并根据需要针对演练方案对应急人员进行培训,使相关人员了解应急响应的职责、流程和要求,掌握应急响应知识和技能为演练实施奠定基础。
3、演练实施是对演练方案付诸行动的过程,是整个演练程序中核心环节。演练实施当天演练组织机构的相关人员应在演练前提前到达现场,对演练设备进行检查,确保正常工作,确认无误后按时启动演练。
4、演练结束后,应针对本次演练组织相关参加人员进行点评和总结, 并从各自的角度总结本次演练的经验教训,确认评估报告内容,拟定改进计划填写《应急演练效果评估表》
5、对演练中暴露出的问题,组织参加演练单位和个人按照改进计划中规定的责任和时限要求,及时采取措施予以改进,修改完善应急预案、有针对性的加强应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对应急物资装备有计划的更新等。
演练依据:《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
1、所需设备及其材料准备:干粉灭火器 5kg(10只)、 专用担架(2副)、急救箱一个(消毒酒精、绷带、橡皮条等)、干净毛巾(50条)
2、人员准备:
指挥领导小组(指挥中心)
总指挥: 副总指挥:李俊
成员:赵刚良、肖维平、胡卫星、刘延成、贺彬、段武军、向曙、刘敏、夏伯升、周新良、姚志业、王志光、许清良、李顶、张维、张文峰 参演部门:质检室、炭炭维修车间
配合部门:综合管理室、质管室
3、演练前召开准备会议,对演习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职责会议由xxxxx
4、演习前检查所有设备人员是否到位。
事故预设:20xx年xx月xx日,xxxxx维修现场一炉子起火,火势较大,并不断向其它车间蔓延,情况十分危急。
一、炭炭维修现场发生火灾之后,现场维修人员立即组织灭火,并告知综合管理室。若火势无法得到控制要马上拨打119火警电话请求救援,报警时必须讲明起火地点、火势大小、起火物资、公司电话号码等详细情况,报警后迅速报告综合管理室简要描述事故现场具体位置、简要说明是什么物资燃烧、事故情况等。并排一名人员到主要的路口引导消防车辆。
二、综合管理室接到事故报告后,通过通讯联络组(综合管理室即为通讯联络组)通知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根据事故性质立即启动《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领导小组组织相关人员尽快赶到事故现场,相关人员及队伍按照领导小组指挥中心指示及《火灾事故应急预案》开展相关的救助工作。
负责人:李俊,
成员:
职责:统一指挥,协调火灾现场的应急救助工作,组织人员安全撤离,在“先救人,再救火”的前提下抢救人员财物。
伤员救助组:
成员:
职责:负责对受伤的人员进行抢救,并协助到场的医护人员将伤员送至医院。将中毒、窒息或受伤人员救离事故现场,交医生进行抢救。 在“120”救护车未到达之前,对伤者实施人工呼吸等必要的处 理,及时将受伤者送往医院进行抢救。
灭火抢险组
负责人:
成员
火灾现场人员及其附近人员和就近的工作人员,火势蔓延开之前用灭火器或消防沙等灭火器具消灭初期火源。若火势较大,应取来公司所有可以取来的灭火器,并连接消防栓进行灭火。
安全保卫警戒组
负责人:
成员:
负责组织对事故及灾害现场的保卫工作,设置警界限,维持现场秩序,禁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负责事故及灾害现场治安巡逻,保护事故现场,制止各类破坏骚扰活动,控制嫌疑人员。负责做好救灾物质的保卫工作。
生产指挥组
负责人:
成员:负责指挥事故及受灾车间做好工艺处理工作,防止事故进一步扩
最新应急训练基地协议书范本二
为应对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城区突发性停暖、供暖设施损坏、与供暖有关的人员伤亡等供热安全突发事故,总公司必须建立健全快速、有效的抢修抢险和救援应急处理机制,保证社会稳定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本预案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为指导,应急处置工作以总公司统一指挥、有关各方协调一致的原则,从对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高度负责的角度出发,做到确保供热设施正常运行,提高对供热事故的处置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供热事故对人民群众的影响。总公司在区政府及上级有关部门全面领导下负责供热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确保在人员设备安全的情况下将供热突发事故影响降至最低程度。
为确保城区供热的安全稳定运行和有效防止供热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应对供热突发事故的处置能力,预防各类供热事故,能够高效、有序地做好抢险、排险、抢修及救援善后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事故危害程度,尽快恢复供热,最大程度地减少大面积停热现象,保障广大热用户的生活与工作秩序,特制定本供热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城区供暖主要危险源包括:供热管网、换热站压力容器、电机水泵等转动的机械设备、高低压配电柜、电源、外网输水热网等。
(二)供热管网破裂或管网支架损坏等原因可诱发烫伤、砸伤等事故,影响小区供暖,及人员安全等。
(三)供暖危险源因突发原因出现事故影响供暖及危及相关人员安全等。
(一)供热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职责
(1)组织协调供热突发事故的应急抢修抢险工作,落实区政府及上级主管部门交办的有关工作。
(2)及时了解掌握辖区供热突发事故情况,根据情况需要向区政府及主管部门报告事故情况和应急处置措施。
(3)贯彻上级有关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的政策、方针,根据应急工作原则和方案,拟定辖区供热突发事故应急预案,组织有关成员对事故积极开展抢修抢险救援工作。
(4)组织供热突发事故应急技术演练、研究和应急知识宣传教育等工作。
(5)负责辖区供热突发事故应急信息的接受、核实、处理、传递、通报、报告。
(6)其他有关辖区供热突发事故应急的重要工作。
(二)供热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组成人员。
总指挥:刘海龙
副总指挥:裴保信、张祥贵、徐卫民、陈宏、张国峰
成员:孙冬梅、巨长庚、高长亚、李浩、于威、孙景启、
贾永生、周仲民、韩建军、秦伟、黄伟、孙开松、
舒磊、陈福雷、马维峰、张海东
应急救援队伍:
专家技术组
组长:张祥贵
成员:裴保信、孙冬梅、孙开松舒磊、陈福雷、马维峰、
张海东、周仲民、巨长庚
物资保障组
组长:徐卫民
成员:黄伟、胡滨、王磊、刘超
应急车辆组
组长:孙景启
成员:孙强、孟昭君、种传伟、李天剑、陆江
安全保卫组
组长:巨长庚
成员:栗兴莲、张勇、张锐、李然
运行一处
队长:舒磊
成员:刘玉海、刘保华、黄石、高玉芳、张强强、
刘金中、袁伟辉
运行二处
队长:马维峰
成员:王兆宏、叶峰、高继海、贾玉霞、王钰、
运行三处
队长:孙开松
成员:韩方举、孟磊、温涛、谢明、石峰、张立华、
李中秋、单志国
运行四处
队长:陈福雷
成员:巨长安、孙炳华、韩兆立、姜涛、杜勇、张瑞杰
运行五处
队长:周仲民
成员:黄崇亮、薛开渠、孙中龙、李坤、赵汝峰
管线所
队长:张海东
成员:陈雷、张景峰、蔡青、王璨
(一)危险源监控:
1、各运行处、安全保卫处、生产技术处、管线所、调度中心负责对供热管网监测、调控、处置工作,工作目的是确保供热管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各运行处、管线所负责对供热管网进行巡检巡视,调度中心每日抄报外网压力温度情况,各运行处按照各自负责供热区域对换热站内供热设备一小时一巡视,并填报运行分析记录报表,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安全保卫处负责供热管网安全运行预警工作,对供热安全运行状况资料进行收集、汇总和分析并做出报告上报总公司。
2、在辖区供热覆盖范围内建立多个测温、测压点,与各换热站操作系统组成监测网络,按要求定期对供热温度压力进行检测分析,发现超温、超压情况各运行处、调度中心立即处理,确保管网安全。
(二)预警行动:
1、预警信号发生后,由运行调度部门立即向全体抢险组织机构汇报并尽快向现场负责人发送预警报告,各部门进入预警状态,随时准备投入抢修抢险工作。
2、符合本预案启动条件时,应急指挥部应立即发出启动本预
案的指令。
(一)总公司在单位值班室和安全保卫处设立应急电话,24小时专人值班,应急电话为:3197585、3158870.值班室应明示各应急小组通信联系人及电话。
(二)供热突发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立即迅速报告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部)。
(三)应急指挥部值班人员接到应急电话后,立即向有关事故应急小组及负责人汇报。重、特别重大事故,可直接向应急领导小组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同时按规定立即向主管部门报告。
(四)根据事故性质,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和时限,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报告。
(一)响应分级按辖区供热事故严重程度、性质和影响时间,分为一般事故、重要事故和重大事故。
1、一般事故:因设备临时故障、临时停电以及供热支管网破裂等导致的停热,在12小时(含12小时)内恢复供热的。
2、重要事故:一、二次供热管网或换热站故障、外网主热水管网损坏、爆裂等原因导致事故停热12--48小时(含48小时)内仍不能恢复供热的。
3、重大事故:因供热管网或换热站突发事故对附近居民生命财产构成重大影响的,同时因事故导致长时间停热,48小时以上仍不能恢复供热的:出现重大安全事故,短期内无法恢复供热的。
(二)抢修抢险程序
(1)工作现场突发事故发生后,由现场应急领导小组根据事故情况开展应急指挥与协调,通知有关各应急救援小组赶赴事故现场进行事故抢修抢险。突发事故造成人员伤亡时首先必须进行人员救援工作,要在第一时间联系相关医院同步展开救援。专家技术组、后勤保障组、应急车辆组、安全保卫组应立即按照各自职能开展工作,在指挥部统一领导下及时处理应急抢修抢险工作。
(2)召集调动应急力量:各应急救援小组接到应急指挥部指令后,必须立即响应,派遣事故抢险人员、物资、设备等迅速运送到事故现场指定位置聚集,并听从现场总指挥的调动指挥,及时快速展开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工作,确保人员设备安全。
(3)现场总指挥按照本预案确立的基本原则、认真听取专家技术组建议,迅速组织应急抢修抢险队伍进行应急处置工作,并且要与各应急救援队保持通讯畅通,随时了解掌握现场情况,做好指挥协调工作。
(4)当事故现场有应急救援力量和资源不能满足抢险要求时,
指挥部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请求给予支援帮助。
(5)现场处置:事故发生后,应急车辆组保障车辆充足,安全保卫组负责保护好现场,对危险地区周边进行警戒封闭,要确保现场工作人员及周边群众的安全。如发生特殊险情时,应急指
挥部在充分考虑专家技术组和有关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在确保人员安全的前提下进行必要地应急处置措施。
(三)抢修抢险处置措施
1、当供热管网架空管路出现漏水现象,应急救援队伍接到指令应立即赶赴事故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并将漏水管线解列,做好各项安全保护措施后方可进行应急抢修工作。
2、当供热管网地埋管路出现漏水现象,应急救援队伍按照指挥部指令立即赶赴现场,实地了解情况,同时将现场情况向指挥部汇报,指挥部组织相关小组立即赶到现场,根据实际情况,制订应急抢修方案。应急救援队伍将漏水管线解列,组织人员、机具进行抢修。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采取应急供热的临时措施。
(四)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遵循“谁启动、谁负责”的原则。事故处置完毕并恢复正常供热后,由供热突发事故应急指挥部作出决定,并由指挥部办公室通知相关部门和各应急抢险队,各部门负责人安排本部门恢复正常工作。应急结束后由指挥部办公室(安全保卫处)负责对事故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和上报。
(一)应急救援车辆、防护装置和快速抢险工具是安全、快速、高效处置突发事件必备设备,必须按抢险救援工作需要配置。
(二)应急救援物资、防护装置包括防护劳保、应急灯具、
灭火器、快速抢险工具等。
(三)应急救援物资、防护装置和快速抢险工具实行在岗备用,并做好维护保养,随时保持完好无损备用状态。
(四)每年10月底前,各相关小组将下一年度所需应急救援材料、机具、设备储备计划向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汇报,确保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正常。
(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物资储备明细台帐。
(六)应急救援物资不得挪做他用。指挥部在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有权动用一切应急救援物资。
(一)应急抢修完毕后,应立即组织现场清理、生产及生活恢复工作:同时对应急行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整理应急记录(包括笔录、摄像、照相及其它文字资料),由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写出应急总结报告,24小时内上报区政府备案。
(二)应急总结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单位、时间、地点,事件过程描述,伤亡情况,经济损失,动用救援力量,参与救援
人员,抢险救援情况,应急行动中反应的问题,经验及教训。
(三)应急指挥部要认真分析辖区供热突发事故原因,从辖区供热的规划、设计、运行、管理等向有关方面提出改进建议,以避免相类似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用热安全。
(四)应急救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应急救援办公室负责制定下达纠正和预防措施认真做好监督落实工作,并定期组织检查验收。
对供热突发事故应急处置过程中,拒不执行预案、不服从统一指挥,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单位和个人,由总公司给予通报批评,违纪或违法的,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1、监督检查
总公司负责对本预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预案管理与更新
(1)下列情况要对预案进行修订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等发生变化。
(2)行政机构或有关单位、部门职责发生变化,需对组织结构与职责作相应调整。
(3)应急行动或演习中发现问题和出现新情况,应适时进行
修订。
(4)影响预案执行的其他条件发生变化,预案需要修订。
本预案由热力总公司
应急训练基地协议书范本 应急训练基地协议书范本图片(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