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一大展馆的心得体会范本 参加展馆心得体会(9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参观一大展馆的心得体会范本一
早晨阳光明媚,空气清新。我们每人手捧一束白菊花,排着整齐的队伍,出发了。
来到目的地,我们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高耸立着的纪念塔。纪念塔大概有六七米高,上面刻有闪闪发光的八个金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仿佛是在警示人们不要忘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换来的!
于是,在纪念塔前,我们开始了扫墓仪式,在主持人的宣布下,我们一一向纪念塔前敬献花圈,在“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见证下,握紧右手,昂首挺胸,许下了“振兴中华”的宏愿。
沿着山路向上,我们来到了刘一鸿纪念亭。这是一个不大的园亭,但是在亭顶内却有关于刘一鸿参加战役的简介,共六场战役。看到插图中浓重的红色,我们不禁感叹:“战争是多么的可怕!”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馆。纪念馆内整齐干净。在这儿我们看到了一场又一场激烈的战斗,无数位英雄豪杰,当年兵荒马乱的真实情况,旧报纸上刊登的一篇又一篇令人斗志高昂的新闻。真是让我们大开眼界!
现在,我正待在温馨的家中,望着旁边的电视、电脑,脑海里闪烁着今天看到的一个又一个画面,不禁思绪万千——
我觉得我们不能辜负先烈们当年抛头颅、洒热血,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国。
清明雨纷纷,行人欲断魂。热血洒何处,还看今来人。
有关参观一大展馆的心得体会范本二
杜郎口中学课改学习心得
2014年3月15日我校一行12人来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参观学习,杜郎口中学课改的春风使我们经历了一次洗礼,亲身感受了课改带来的全新的快乐,也多了对课改的几分认识和思考。
一、杜郎口中学具有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杜郎口中学每一面墙,每一片草地都感动着每一个来访者。一进校门看到几块牌子,其中一块牌子写着“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效果好起来”,这可以说是杜郎口中学这几年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浓缩。校园里、教室内遍布着“课堂大舞台人人展丰采”,“积极的课堂我崇拜”,“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人生我把握”之类的标语。走廊过道上的教师反思引得每一个来访者驻足观看、深思。
二、高效课堂
在杜郎口中学的所有的课堂上,看不到现代化的教学仪器和设备,只有三面黑板,这些黑板就成了学生展现才华的阳光舞台。
1、在课堂上老师给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空间和不拘一格的表现方式。表达是自由的,讨论时你争我抢,争先恐后,思想是开放的,只要围绕主题,可以用任何一种形式来表达。课堂上学生表演、回答问题之后,让其他同学指出不足,不仅仅指出知识点的错误,而且提出声音不够大,握手应用右手等这些学习生活习惯的建议。这确实体现了学生素质的培养,我相信每一位被提出建议的同学都会自动、自觉纠正自己的不足,不需要老师在大声呵斥,这就是另一种教育方式。给与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与他们明天如何获取知识的方法。
2、课堂上相信学生,把一切机会让给学生。从学生那自信的言谈举止、阳光般笑容,发自内心的求知欲中,我感到了杜郎口学生人格的独特魅力。走进每一个教室,你都会看到:每个学生的发展的欲望是那样的强烈,对知识的渴求是那样的执著,他们犹如春天的小草对旺盛生命的追求。
3、教师融入学生的海洋,师生平等的交流成为学生开启智慧的钥匙。在他们的课堂上,没有讲台,没有权威,没有高高在上的老师,更没有滔滔不绝的讲解。这里教师真正成为“导师”,成为学生构建知识的引路人,课堂上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了解在倾听。学生则完全主宰了课堂,他们或坐或站,时而静心思考,时而热烈讨论,时而激烈辩论,时而阐述自己的观点,时而去书写反馈学到的知识。在三面都是黑板的课堂上都是学生密密麻麻写的笔记,这些正是他们学习过程的体现,“自主,自信”是他们终生学习的宝贵财富。
三、学习后的认识
我在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为什么课堂中不需要教师激情的调动,学生学习却积极主动?
2、为什么课堂中找不到“差生”?
3、为什么课堂如此放得开,教师只讲10分钟或不讲?
4、为什么学生如此自信、合作意识强?
答案有很多,我个人觉得最重要的就是杜郎口中学班级管理中的“小组竞争与合作机制”,有这种机制来配合其独到的教学方式,必然会产生强烈的“化学反应”。
“竞争”是杜郎口中学班级管理的措施。首先,他们将全班同学依据分班考试成绩,好、中、差搭配,均衡的分配到小组中去,每个小组的平均成绩基本相同,实力相当,便于“兵教兵”,也便于竞争。选举或任命成绩较好、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临时小组长。实施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各组之间相互竞争。从纪律、学习、卫生、集体意识四个维度下设出勤、守纪、作业、成绩、锻炼、卫生等十个细则进行评比,他们每周末评出各组的分数,评出优秀小组,对扣分比较严重的同学提出批评并限期整改,不少小组制定了奖惩措施,在班级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比学赶帮超的氛围。期末考试后,我们还根据各小组的成绩评出了优秀小组,并将在三好学生和进步之星评选中优先考虑优秀小组。
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班主任老师做大量的培训和分工,合作小组之间从各个方面实施竞争,小组内部一般合作多余竞争,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课堂上讨论时,一般组长主持,点名发言、讨论,组织记录、简单问题找成绩差点的同学发言,作为讨论基础,复杂问题找成绩好的同学发言,直至找老师帮忙。
⑵。爱心1 1帮扶活动
目前,我们的学生成绩差异很大,哪一个班级都有相当一批成绩较差的同学,我把他们称为潜能生,这些学生仅仅靠老师是照顾不过来的,他们开展了爱心帮扶活动,这项措施就是在小组内让一号二号每人分别帮扶六号或五号的同学,三号四号同学互帮互助,帮扶时可
以讲解,可以测试,可以听写,可以讨论,方式不限、对帮扶工作做得好的同学给个人加分,并经常在班会课上当众予以表扬,对于帮扶工作做得出色的,还在班级墙报“我们的榜样”栏目中专项展示。此项活动既有利于绩优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表达能力,又有利于潜能生提高学习成绩,对于帮扶双方的学习都起到督促作用。
四、我的想法与做法
通过这次学习,结合我校的一些实际情况,针对以后的工作开展我有如下一些想法:
1、向本组教师汇报此次学习之行的体会及认识。
2、高效课堂的高效,关键在于学习小组的高效,建设、培训好一个小组,也就把握了高效课堂的灵魂。全年级进行“小组建设”的可行性操作方案的讨论会,设计出一套有特点高效的方案。
3、“三三六”教学模式为高效课堂提供了切实有效的操作方法,我们将组织本组老师认真学习、了解。
这次山东之行,使我内心深刻感受到:改变现有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真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老师的主导作用,就一定能构建出高效的课堂,课改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的心身等各方面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让学生们健康,快乐地学习、成长。同时也使自己在岗位上体验职业所带来的快乐,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达到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教育目标。
有关参观一大展馆的心得体会范本三
市教育局在西四旗组织召开了鄂尔多斯市中小学幼儿园管理工作现场会,历时四天,资料安排有现场观摩、领导讲话、专家点评、交流互动等活动,资料丰富,形式新颖,几天下来,虽是累了一点,但满载而归、收获颇丰,真是“一路鲜花一路歌”。
第一次在刘少先jú长的带领下以校长的身份参加这样的现场会,印象比较深刻,四天的拉练式培训会,每走一处都能让自己眼前一亮。精神抖擞的小小交警训练,气势宏大的威风锣鼓表演,全员参与的马头琴展示,整齐化一的民族舞蹈,诵诗起舞的国学经典,精彩纷呈的文艺演出,栩栩如生的师生作品,以学为主的新型课堂,以人为本的精细管理,校本生成的理性思考……,这些都彰显着各学校的办学成果和办学特色。下面就自己参会的感受和由此而引发的思考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以先进办学理念为先导,引领内涵发展。
学校的健康持续发展,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正确的价值观念和科学的思维方式,管理的着眼点和归宿是师生健康快乐的成长和可持续发展。西四旗的教育都已开始重视透过专家把脉及在专家引领下构成自己对本校教育的理性思考,并对其理念文化进行阐述。如杭锦旗中学在“实施学习优势教育”的理念引领下,摸索出了“导学结合、艺教结合、体教结合”的三结合办学模式,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也逐步构成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办学特色。
作为校长,我们也就应提炼自己所在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理念,并以此为核心确立自己的管理理念、教学理念、德育理念和服务理念,并透过解读与践行,让全体师生和家长理解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思想,为此而共同努力,即理念上的认同产生行动上的合力,从而构成学校教育共同体。把办学理念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制度建设和各项活动的组织过程中,体此刻学校的各项规划、计划和工作行动中。只有理性的高度和行动的深度结合起来,才会有效果,才能有成果,才能促进内涵发展。
二、以东庐教学模式为课题,深化课程改革。
在现场会期间,我赞成一位校长的说法:“校长最就应关注的文化是课堂文化”。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因此,课程改革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关键是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化。会议期间所考察参观的中学大多都在研究并践行东庐中学的“讲学稿”教学法,四个旗区的学校都分批派出领导和教师亲自去东庐中学学习考察,也多次请该校的领导和老师到校进行理论讲座和示范教学活动,并结合本地、本校实际提出了“导学案教学法”、“导学案思维导图习得法”、“三元载体学科异步导学法”等本土化的讲学稿。
由此也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东庐中学的成功在于该校能在困境中大胆创新,根据本校实际改革摸索出了以“讲学稿”为载体的先学后教、以学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其实这与先前“洋思中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效果。仔细想来,其间所体现正是新课程理念的宗旨和要求,所有这些改革,都是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的操作层面的创新,这种成功的模式学来为我所用,已初见成效,若真能坚守和坚持下去并生根发芽,那的确是件好事,她能使我们迈开缓慢前行的课改步伐。那么,除“讲学稿”模式外,我们能不能开拓出更新的、更切合我们教师个人实际的、本土化的有效教学模式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刘永胜教授也指出:“教学模式能够灵活,教无定法”。这就需要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吃透新课程标准,领会新教材意图,一切以全体学生能用心参与、能学会且会学为衡量标准,充分挖掘一线教师的用心性和潜能,从“教无定法”中得法,得到更多的、更适合每位教师自己的“法”,在新课程标准的统领下,让“条条大路通罗马”。
我们准旗的初高中教学质量在全市处于水平,世纪中学、准一中、准民中和准九中的教学质量在全市高中、初中学校分别位居前茅,准民中连续五年中考全市第一,说明我们的课堂是高效率的,是贴合新课程理念和新课标要求的,但我们所欠缺的是没有对自己的成果和经验进行及时的总结和推广,我们缺乏必要的自信!这也正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三、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亮化办学特色。
刘少先jú长曾多次说过:“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质量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我们也
参观一大展馆的心得体会范本 参加展馆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