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勇敢的心得体会简短 关于勇敢的人生感悟(6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一定要勇敢的心得体会简短一
1.说教材的特点
《牛顿第一定律》是人教版初中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的第五节内容,它是前面学习过的“运动的关系”和“力”的桥梁;同时也是整个牛顿力学的基石,它打破了亚里士多德统治了两千多年的错误观念,它揭示了运动和力的关系,把运动和力统一了起来,为学习动力学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现有的知识得出以下几个目标:
①解牛顿第一定律得来的过程。
②领会伽利略研究力和运动的思路方法。
③解牛顿第一定律,并能运用其解释一些相关现象。
④理解惯性,并能解释相关现象。
3.学情分析
学习的主体是初三的学生,牛顿第一定律是根据实验来进行推理得到的规律,学生受生活经验的影响“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错误观念不容易转变过来,所以这节课就必须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来反驳己有的生活经验,使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4.教学重点难点
本节课是一节物理规律教学课,伽利略实验研究过程蕴含了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所以重点有以下两点:
①领会伽利略的理想实验
②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根据学生长期的生活经验中得到了一种现象掩盖了本质的错误认识,认为物体的运动是力的结果,认为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就大,而且思想顽固,所以难点也分
为两点:
①正确理解力和速度的关系。
②正确理解惯性和质量的关系。
初中的学生对学习习惯方面,主动性不强,认知习惯被动接受学习为主。针对这一点故而采用问题引入法、实验法、讲解法、推理法相结合,开设一堂科学探究课,在突破难点,形成重点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充分的小组讨论解决问题。
大家都知道物理是以实验为本的科学,所以让学生进行观察实验是学好物理最有效的方法,而在实验激发出兴趣与求知欲再进行分析、推理,从而达到实验与理性思维的统一,这样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才是最深刻的,所以学好物理的重要方法为“重视观察实验”“勤于思考”。
1、课堂导入
根据前面学习过的运动和力的知识来引出“运动的关系”和“力”有没有存在一定的关系来引出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来请上两位同学分别扮演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提出自己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和“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让第一位同学以推桌子的示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用力推桌子,桌子运动;停止施力,桌子停止”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让第二位同学以滚玻璃珠的形式来证明自己的观点,“把玻璃珠滚出去会滚一段距离才停止,它停止的原因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才停止的”说明“力不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设计探究实验
让同一小车在同一斜面的相同高度从静止下滑,滑到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木板表面上运动,从而来对比三种表面上小车的运动距离,在黑板上画出表格并记录;这样可以让同学们清晰的看出阻力越小滑行的距离越长,速度减小越慢。从而可以得到推理想象,小车如果是在没有阻力的表面上运动的话,它滑行的距离将会无限远,速度不会减小;从而得到推理“如果运动的物体在不受外力的作用时它将以一个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说明第二个同学的观点正确。
3、新课教学
(1)牛顿第一定律
从两千多年前的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状态的原因”。到敢于挑战真理的科学家伽利略认为把人们引入歧途的是摩擦力,是摩擦力使人们做不到“物体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运动”的条件,从而推理出他的观点“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在过渡到笛卡尔对伽利略观点的补充,他认为:如果运动物体不受外力,它不会向左向右偏,它将永远沿原来方向做匀速运动。最后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牛顿总结了前人的研究成果,概括出了一条重要的物理规律,它认为“一切物质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
(2)惯性
先由“突然刹车时,乘客向前倾”这一学生容易理解的现象入手,引导学生用牛顿第一定律解释这一现象;再提出惯性的概念;强调惯性是物体本身具有的固有性质,以及一切有质量的物体都有惯性;然后通过课本中的“劳动时利用惯性”和“急刹车时防止惯性”两个例子,使学生知道如何利用惯性和防止惯性的危害;最后通过惯性生动的实验强调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使学生对惯性与牛顿第一定律的区别有明确认识。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关于一定要勇敢的心得体会简短二
通过近期主题教育学习、调研座谈,进一步检视出当前卫生健康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短板,深刻感受到我们卫生健康系统改作风、抓落实的紧迫性,特别是作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按照中央、省委要求,进一步转变作风,真正把改作风、勇担当、带头真抓实干变成行动自觉,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在此,我谈几点的思考。
一是对标八项规定持续改作风。总书记指出,作风问题核心是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从近些年群众反映的情况来看,我委作风建设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但我们必须保持清醒认识,作风问题的解决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门好进、脸好看,但是事却不好办了,懒政、慵政、怠政、不作为、慢作为等现象慢慢浮现出来。卫生健康部门、医疗卫生机构直接面向群众提供服务,我们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群众都看在眼里,群众对我们的工作作风有最为直接准确的评价。加强作风建设,要把强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贯彻党的群众路线作为重点,把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归结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上来。
二是按照求真务实要求持续改作风。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各项任务,离不开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近些年我们在深化医改、实施健康扶贫、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方面出台了不少好的政策文件,但是实事求是地看,有些政策并没有完全落地落实。对待工作中的问题,尤其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一定要提高政治站位,群众利益无小事,要以“一竿子插到底”的较真劲,集思广益,破解难题。
三是聚焦事业发展短板持续改作风。从当前的实际情况看,我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仍然存在不少短板。一方面,一些工作的推进力度还不足,重点民生实事中,基本消除村卫生室“空白村”、县级二甲公立医院全覆盖后续的压力相当大。另一方面,卫生健康领域重大风险防范的压力依然较大。重大传染病暴发疫情防控压力居高不下,医疗卫生行业舆情事件、防汛救灾、安全生产等方面仍然存在不少隐患。针对这些短板和弱项,我们要立足工作实际,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解决,以作风改进促进解决问题、推动重点工作。
四是严守纪律规矩持续改作风。近年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虽然总体上保持了良好态势,但是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近期全省卫生健康领域持续曝光的医疗服务行业行风问题和典型案件,给系统形象带来了恶劣影响。这些问题引人深思、令人警醒。在作风建设中,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是事关全局的底线工作。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认识: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姓公、不能为私,权力为民、不能为己。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敏锐性,时刻把党的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格按照党性原则和政策法规办事。
一要把勇担当体现在奋发有为的干事激情上。不作为,从本质上说是对初心使命的背离与逆行。我们说“干部干部,先干一步”,当干部就要有干事的激情,必须把推动发展作为履职从政的首要之责,把工作岗位当成体现人生价值的重要平台,满怀激情地干好工作。最近省委出台了《人才向基层流动的实施方案》,我们要充分用好省委的新政策和新举措,结合《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的推进落实,统筹解决困扰卫生健康系统基层人才不足的难题。
二要把勇担当体现在攻坚克难的无畏勇气上。敢不敢直面并破解发展中的矛盾困难,是检验领导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的试金石。当前,健康中国行动已正式启动,未来十余年卫生健康事业的目标蓝图已描绘。作为健康中国行动的主力军,我们身上的重任只会越来越多。卫生健康系统的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攻坚克难的信心和决心。过去的工作经验也证明,只要方向和思路对,办法总比困难多。我们要进一步增强使命感和紧迫感,强化迎难而上的责任意识,确保每一项工作见底见效、务求必成。
三要把勇担当体现在敢抓敢管的责任落实上。领导干部勇于担当,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勇于承担责任,勇于较真碰硬。近期发现的部分医疗机构违规合作整改不彻底问题表明我们一些同志不敢较真碰硬,工作中还存在监管不严,执行不到位现象。面对行业行风问题,卫生健康系统各级领导干部要展现出“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精神,认真履行从严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对不正之风和违法违纪行为,实行零容忍,一查到底,坚决消除系统内的“毒瘤”。
一要体现模范带头作用。领导干部的言行是无言的力量,具有重要的示范导向作用。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有更高标准、更严要求,要走在前列、当好表率。特别是在持续整改医疗服务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过程中,各级卫生健康部门主要负责人与医院主要负责人要以普通患者身份看一次病,全程体验工作作风和服务质量;以普通医护人员身份,到服务窗口或一线岗位参与一次面对患者的实际工作,切身体会现有工作作风、方式方法与群众需求之间的差距。结合亲身感受,持续推进整改,改到群众满意为止。
二要加快工作推进节奏。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再好的政策措施,干与不干的结果截然相反。只有去干了,才能收到实效。当前,国家健康中国行动刚刚部署,我省必须在10月底前完成国家安排的所有规定动作,任务十分艰巨。既要尽快成立健康湖南行动推进委员会,研究制定健康湖南行动相关工作方案、办法,还要召开全省健康湖南行动启动部署会议,相关任务十分繁重。只有力争一流、争分夺秒地苦干实干,才能推进健康湖南行动取得新成效。
三要确保工作实效。同样一件事,相同的政策措施,务实与不务实得出的是两种结果。在这次主题教育中,我委发现并梳理出一批医疗服务方面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共11大类,其中绝大多数是多年来一直存在并部署开展整改过的事项,整治过的老问题至今还普遍存在,说明我们过往的整改成效不牢固,没有抓实抓到位。这方面我们需要引起警醒和反思。与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盼相比,我们的工作还有许多提升和改进的空间,还应该进一步做实做细,确保取得实效。
关于一定要勇敢的心得体会简短三
由来:
2016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郑重发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号召;
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大会主题关键词;
2019年5月31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决定,从6月份开始,不分阶段,不分环节,在全党自上而下分两批开展为期3个月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根据旗委关于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安排,今天我就以“不忘初心敢担当,牢记使命勇作为”为题,讲一次党课,与大家共同交流共同提高。
初心,是做一件事最初的出发点,使命,是做一件事的责任。初心和使命是一个政党区别于其它任何政党的的根本标志,决定着一个政党前进的方向和道路,是一个政党最初的诺言和承诺。
我们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是“言必信,行必果”,初心和使命从来都是激励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从党的历史来看,我们党能够走到历史舞台的中央,就是因为一直都在践行和坚守这个初心和使命。
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这是历史已经证明了的。但是,通向成功的道路又是如何向前伸延的呢?如果我们没有忘记,中国最初并不是共产主义思想的故乡;如果我们还记得1920年组织起来的党组织开始只有几十个人;如果我们注意到共产党在漫长革命生涯中几乎始终处于强大敌人的压迫之下,我们就应当想到,这样一种革命并不是中国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它的成功不可能一帆风顺,必定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牺牲。正是在许许多多的曲折和牺牲之中,中国共产党人,特别是毛泽东,才逐渐摸索出一条通向成功的道路。
败者自败,成者天成。中国革命的成功,正如它所经历过的种种失败一样,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这其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主线和主题,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的成功之道。
中华民族历史绵延流长,疆域辽阔。近代的落后让中国饱尝亡国灭种的灾难,割让和丧失土地200多万平方公里,赔款12亿两白银(其中:《马关条约》赔款2.3亿两白银,《辛丑条约》赔款9.8亿两白银)。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旧的制度推翻了,中国向何处去?中国人在苦苦寻找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都想过了、试过了,结果都行不通。最后,中国选择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之路,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
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年——1949年)。在那个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年代,在各种“主义”用尽仍灾难益重、危机更深的绝境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大浪淘沙始见金”。走俄国人的路,走社会主义的路,这就是结论。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外面是列强侵略,内部是军阀混战,老百姓民不聊生,国家命运岌岌可危。在那个时候,人们多么渴望有一个坚强的政治力量,能够领导中国人民走上强国富民的道路,中国共产党是就在这种背景下诞生的。
为了把人民大众从这种灾难深重、水深火热的旧中国中解脱出来,共产党人前赴后继,先后经历了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4个阶段,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作主。从1921年到1949年28年期间,为践行和坚守初心和使命捐躯的有300多万党员。
1921年,13名知识分子来到上海成立中共,这个事弄不好就要掉脑袋,中共一大13名代表,其中最年轻的是19岁的北大学生刘仁静,1983年,81岁的刘仁静在接受采访时说:“根本没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次会啊!不就到上海开个会嘛,谁想到是这么重要的一个会呢?”
1922年陈公博脱党,1923年李达脱党,1924年李汉俊、周佛海脱党,1927年包惠僧脱党,1930年刘仁静被党开除,1938年张国焘被党开除。这些人无论从智商、学历、出身、影响力等方面来看,都不见得会比毛泽东差。假如历史是可以预知的,作为中共的发起人,要是知道自己亲手成立的党28年后会夺取全国政权,他们还会丢掉信诺,丢掉初心,做这么糊涂的事吗?
13个人中,7个人出问题,4人牺牲,2人(毛泽东和董必武)依然坚守践行着初心和使命一路走来。
2.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时期(1949年——1978年)。建国后,我们的国家一穷二白,面对积贫积弱的困难局面,我们较好地完成了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全面铺开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任何成长是需要交学费的,我们党也不例外,当时经历了“10年浩劫”,这10年我们的初心和使命呢?一定程度上说是“内耗”、“内斗”,10年的文化大革命,交了10年的学费,10年的学费让我们党吸取了深刻的经验教训,所以从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我们党依靠和带领全国人民,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开辟了改革开放的崭新局面。
3.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1978年—
一定要勇敢的心得体会简短 关于勇敢的人生感悟(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