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介绍(3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讲解心得体会范文一
大家好!
我是鄢陵县**小学的一名小讲解员,我叫陈可为,是一名五年级的小学生,今天我为大家讲解的是我的学校。
安陵镇中心小学位于鄢陵县西大街中段,始建于1950年,占地7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500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教学设施齐全,师资雄厚,拥有40个教学班,六个幼儿班。
教学楼的颜色以鹅黄色为主,上面有金色的大字,时刻提醒同学们不要忘记学习。楼梯走廊设有文化墙,是学生们的芳草地,专门展示我们自己的作品,比如绘画、作文、手抄报、读书感悟……这些作品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展示出了同学们的文化素养。我的学校注重英语教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英语课程。学校为了增加我们的特长,组织了各种社团活动,武术、足球、绘画、书法……劳逸结合,让同学们学得尽兴,也能玩得痛快。努力就有收获,在我们不断努力下,学校获得了“河南省小学德育先进学校”、“许昌名校”、“鄢陵县文明学校”等荣誉称号。
图书馆每天上午九点开馆,下午四点半闭馆。在这里有各种图书,科幻类、冒险类、童话类、故事类、文化类……这里不仅是同学们的精神家园,也是老师的心灵驿站。同学们可以自由出入图书馆,选取自己喜爱的图书,大家沉浸在书中,在知识的海洋里畅游,老师则可以在这里查找资料。在我们校园里,书香是同学们散发出来最美的味道。这里宽敞明亮,优雅的读书环境和浓厚的书香氛围,常常让大家废寝忘食,流连忘返。
学校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让每一个学生从浓厚的校园文化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质和品位。
感谢各位嘉宾的莅临参观,我的讲解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描写讲解心得体会范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来到云南大理古城,我是你们的导游。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下云南大理古城。
大理古城位于云南省西部,又名叶榆城、紫城。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天宝年间,南诏王阁逻凤筑的羊苴咩城,为其新都。古城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占地面积3平方公里。
大理为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的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历史间是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内分布了14处市级以上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承载着大理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游核心区。
历史沿革
西汉元封二年(前120xx年),设置叶榆县,隶属益州郡。
唐宋时期,大理相继建立过南诏、大理国两个地方政权。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太和城被南诏国选做其都城。太和城分为外城和内城。外城筑有南北两道城墙,两道城墙的西端在金刚山顶相连接,南城墙长约3350米向东延伸;北城墙长约3225米。
唐贞元四年(779年),皮逻阁之曾孙将都城迁至羊苴咩城,即大理旧城。
唐天复二年(920xx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权,建立“大长和国”。南诏天应元年(920xx年),杨干贞扶持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随后又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
后晋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于羊苴咩城定都建国,国号大理。
元朝灭大理国,城毁于兵燹。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军攻占大理,大理路改为大理府,仍治太和县,并筑新的府城,即大理古城。
1982年,重修南城门,门头“大理”二字是集郭沫若书法而成。
1982年2月8日,国务院公布大理为中国首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文物遗存
古城楼
1、文献楼
文献楼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楼额悬挂云南提督偏图于康熙四十年(1720xx
讲解心得体会范文 心得体会介绍(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