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诗句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表示心得体会的诗句(6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52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诗句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2、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3、秋荷独后时,摇落见风姿。无力争先发,非因后出奇。——郑板桥《秋荷》

4、军歌应唱大刀环,誓灭胡汉出玉关。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5、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

6、镇心帷车坐,偏愁云气晴。客行殊望雨,敢说为苍生。——洪亮吉《悯旱》

7、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8、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9、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10、新诗句成相借问,闲来议尽共寻思。终今余年事,却说还同昨日时。——张籍《逢王建有赠》

11、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宋刘过《书院》

12、少闻鸡声眠,老听鸡声起。千古万代人,消磨数声里。——魏源《晓窗》

13、盛年不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晋陶渊明《杂诗》

14、天问复招魂,无因彻常阍。岂知千丽句,不敌一谗言。——离骚

15、读律看书四十年,乌纱头上有青天。男儿欲画凌烟阁,第一功名不爱钱。——杨继盛《言志诗》

16、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苏轼《春宵》

18、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19、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戏为六绝》

20、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

21、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竹石》

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

23、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纵令然诺暂相许,终是悠悠行路心。——张谓《题长安主人壁》

24、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

25、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史记-陈涉世家》

2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7、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孔子

28、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29、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30、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宋李清照《绝句》

31、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语短长。——于谦《两袖清风》

32、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3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34、雨后龙孙长,风前凤尾摇。心虚根柢固,指日定干霄。——戴熙《题画竹》

35、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36、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过客是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刘禹锡

37、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墨子

3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

39、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陆游

40、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苏轼《柳氏二外甥求笔迹》

有关诗句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学了中国古典文学,我感受到诗歌是中国古代最美的文学,最动人的文学,最擅长抒情的文学。它们深微隐幽,意味渊永。时而美到极处,又豪放到极处。情调闲雅,怀抱旷怀,雄放慷慨,动人心魄。细细品味,又是最能让人沉醉心迷的文字。

宋词的美是需要用真心、用真情去体会的。初读时的惊艳只是肤浅的直觉,真情的流露才是词的魅力所在。如果说诗凝练的语言使诗富有哲理,因此直抒胸臆的诗往往不如含义隽永的诗句脍炙人口的话,那么词则不然,词中的空间足够词人纵横驰聘,洋洋洒洒道出切身感受。读词的过程实际上是揣摩词人情感的过程,词的美丽也只有懂词的知词的人才能感受的出来。

词源于唐代的曲子词,句子有长有短,和乐曲紧密结合在一起,可以歌唱。由于宋代商业发展、城市繁荣,市民数量不断增加,够歌唱的词比其他形式的文学作品更适应市井娱乐生活的需要,而当时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句子长短不齐的词也更便于抒发人们忧国忧民的思想,因此便逐渐兴盛起来,取代诗而成为文学的主流。

在宋词的发展繁荣过程中,整个社会的导向作用同样十分明显。如果说唐代的诗人在某种程度上还只是供皇室及统治者御用工具和玩具而已,那么宋代的词人已由被人欣赏而一跃登上了政治舞台,并成为宋代政治舞台上的主角。宋代皇帝个个爱词,宋代大臣则个个是词人。宋代政治家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苏轼等都是当时的著名词人。在封建社会中从不出头露面的女子李清照也成为一代词宗,名垂千古。

宋词不同于一般宋诗的散文化、议论化。善于将抒情与写实景完美结合。在唐五代小令基础上,宋代演为许多中调和长调,在曲折动宕、开阖变化中,是情景紧密交融,其细致、具体、微妙处,有的甚至胜过唐诗。宋词又长于比兴,多以微妙而又细致的比兴手法,藉景物表达内心复杂而隐幽的情感,常以香草美人的传统来寄托政治上的感慨,感人至深。宋词形成了众多的艺术风格。宋词虽然沿袭着唐五代的传统以抒发情感、灵性为主,形成“诗庄词媚”的分野,以婉约为宗,但后来由于时代生活的变化,题材的扩大,艺术个性得到重视,艺术手法渐趋多样,所以使宋词风格在婉约和豪放之外,兼有真率明朗、髙旷清雄、典雅精工、骚雅清劲等多种风格。

宋代的词,是一块芬芳绚丽的园圃。它的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丰神,与唐诗争奇。它如行云流水,临风伴月,最擅抒情。写艳情而不纤佻,写富贵而不卑俗。宋词虽然风格众多,但大体上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词,潇洒超脱,高远清雄。犹如沙场的英雄,一腔热血,又有恢弘的刚健的气魄。婉约派的词,犹如淅淅沥沥的杏花春雨,美得令人屏声静气。它典雅精工,情景交融,曲尽情态。

豪放词作是从苏轼开始的。他把词从娱宾遗兴的天地里解放出来,发展成独立的抒情艺术。细品苏轼的词,一首首皆是一粒粒珍珠,随便拾起一粒,都光彩照人。山川胜迹、农舍风光、优游放怀、报国壮志,在他手里都成为词的题材,除了风月柔情,他也把词从花间月下走向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也把词转化成了言志抒怀的工具。

他用词表现自我,是抗敌御辱的爱国热忱,是怀古的沉郁情思。他用豪迈磅礴的语句赞历史丰功伟绩:“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他用起笔恢弘的气势,连接广阔的历史时空,贯穿着无数英雄豪杰。他用《念奴娇》为我们讲述了辉煌的历史故事,他用雄丽之至的语言,写出了一个横塑赋诗的曹操,驰马射虎的孙权,隆中定策的诸葛亮和足智多谋的周公瑾。“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历史现实交相震撼,让人忽然醒悟,既然人生如梦,何不寄情与大好河山?

内容的大起大落,横绝古今。古往与今来,哲理与人生,贯穿在他壮丽恢弘的辞藻之中。高起然后低徊,平稳过渡后激昂慷慨至极,雄风浩荡。品读他的词,是感受热烈奔放风格,是念出短促有力的音律,又是思考沉郁过后,复归于沉静的思考。

在词坛上,以婉约著名的要数那突破束缚的一代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

她用委婉细腻的笔触,和女性特有的心灵感受,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可爱少女。清新明丽的语言凝练优美,谁都能读出她笔下那妩媚婀娜少女的含羞多情。

她以婉约隽秀的语言,大胆的抒发对丈夫的真挚爱情。《一剪梅》中,花与水的比喻,请随景生,情景交融,似不经意又无脂粉气。“云中谁寄锦书来”,又以大雁传书的浪漫吐露相思之苦。“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更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辞藻清新生动,意美音佳,蕴藉而含蓄。

南渡以后,国破,家亡!让这个曾经幸福的闺秀为颠沛流离的孤苦生活而愁。她“寻寻觅觅”又无所寄托的失落感,只有在“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环境中独自伤心。“雁过也,正伤心”,又是旧时相识的大雁飞过,可丈夫已死,这锦书以无处可寄。想想,只有“伤心”。她触景生情,悲秋自怜:“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菊花盛开,而自己已由于忧伤愁苦而憔悴瘦损,无心摘花,尽是难罢难休得相思!

大珠小珠落玉盘似得叠词,急促的节奏,凄婉的情调,把亡国之恨,丧夫之哀凝集心头,描绘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不由得伤感起来。和着泪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声声慢》,是她用最凄美细腻的笔触描绘的她晚年的心境:怎一个愁字了得!

品味李清照的词,清如水,纯如酒!

这就是宋词的美丽,美在词人满腔爱国热血,美在词人脉脉儿女情长。千年风霜纵是无情,但词人的感情在千年后却依旧生动。

有关诗句的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1、《长歌行》汉乐府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2、《柳氏二外甥求笔迹》苏轼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君家自有元和脚,莫厌家鸡更问人。

3、《西游记》吴承恩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4、《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5、《论诗十绝》戴复古草就章只等闲,作诗容易改诗难。玉经雕琢方成器,句要丰腴字妥安。

6、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

7、《雪梅》卢梅坡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8、《劝学》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狱中题壁》谭嗣同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10、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11、《春宵》苏轼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歌管楼亭声细细,秋千院落夜沉沉。

12、《浪淘沙》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13、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14、《金缕衣》无名氏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16、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7、《竹石》郑板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8、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9、《赠梁任父同年》黄遵宪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20、《戏为六绝》杜甫未及前贤更勿疑,递相祖述复先谁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21、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22、《遣兴》袁枚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心始安。阿婆还是初笄女,头未梳成不许看。

23、《赠萧瑀》李世民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识义,智者必怀仁。

24、《劝学》朱熹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2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关于读书的诗句(四):

1、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2、书籍使人们成为宇宙的主人——巴甫连柯

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

4、书犹药也,善读之能够医愚——刘向

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6、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人离开了书,如同离开空气一样不能生活——科洛廖夫

8、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9、书不仅仅是生活,并且是此刻过去和未来文化生活的源泉——库法耶夫

10、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11、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

12、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1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16、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荀子

1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19、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20、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21、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2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3、人的'影响短暂而微弱,书的影响则广泛而深远——普希金

2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5、书籍把我们引入最完美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26、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7、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28、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29、书中横卧着整个过去的灵魂——卡莱尔

有关诗句的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梅花》作者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其古诗全文如下: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翻译】

那墙角的几枝梅花,冒着严寒独自盛开。为什么远望就明白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梅花隐隐传来阵阵的香气。

《墨梅》作者为元代文学家王冕。其全文诗句如下:

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翻译】

这画仿佛是从我的洗砚池边生长的是一棵梅花,朵朵梅花都似乎是洗笔后淡墨留下的痕迹而没有鲜艳的颜色,因为它并不需要别人去夸许它的颜色,在意的只是要把清淡的香气充满在天地只间。

《早梅》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柳宗元。其全文诗句如下:

早梅发高树,迥映楚天碧。

朔风飘夜香,繁霜滋晓白。

欲为万里赠,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销落,何用慰远客。

【翻译】

腊梅在高高的树上早早地绽放,花朵儿映着碧蓝的南国天空。夜晚北风吹来缕缕清香,清晨严霜滋润花朵洁白的华容。想将花儿赠给万里外的亲友,路途遥远重重山水阻隔。寒风中花朵就要凋落,又能用什么来抚慰远客。

《梅花绝句》作者为唐朝文学家陆游。其全文诗句如下:

闻道梅花圻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翻译】

听说梅花在寒冷的清晨绽开了,那些梅花像雪堆一般的在整山遍

诗句的心得体会及感悟 表示心得体会的诗句(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我们写心...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