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行情心得体会和感想 钢铁厂心得体会(4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钢铁行情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2021年_月_日,这天早上七点我们冶金技术09的全体同学在校园南门乘坐大巴到位于本市大渡口区的重庆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十点我们全体同学在重钢附近的空地集合,在王老师、吕老师、柳老师、高老师的带领下跟随重钢的工作人员开始了我们的认识实习。
大家参观的热情高涨,充满了兴奋与好奇。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我们来到了炼铁厂四号高炉。炼铁厂的主要原料:铁矿石、焦炭、石灰石、高温压缩空气。从炼铁厂出来的成分是铁水、炉渣和煤气。我们主要参观的是炼铁厂的四号高炉,走进高炉就远远的望见了温度显示器高高在高炉上,时刻显示着高炉的温度。
在这个还有时刻,我们共同感觉到了热。在炼铁厂我们参观了高炉本体;原燃料系统;送风系统;喷吹系统;煤气系统;煤气系统;渣铁处理系统;高炉强化冶炼。2021年_月_日,我们在分别在王老师和高老师的组织下学习了炼纲和炼铁的理论知识。
2021年_月_日,我们参观了型钢厂,在型钢厂我们了解钢铁材料的轧钢工艺过程的基本原理和设备使用状况。型钢厂里在轧钢时的噪音也很大,型钢厂里都是现代化的设备,只望见钢材在设备上不停地被加工,工作人员只需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就行了,经过很多道工序的加工后,成为了生活所需的各种钢材。走出重钢我感受颇多。我所学的专业是冶金技术,那里就是我将来奉献青春的火热田野,我此刻提前置身于这钢筋
水泥的围墙之中,情绪是无比的激动。我能有机会熟悉那里的环境,了解生产的工艺流程,实在是难得的很。透过这次对钢铁厂的认识实习,使我对钢铁生产的工艺流程、工厂布局、车间组成、运输联系等,有一较全面的感性认识。
此次重钢的实习给我印象最深的不是先进的设备,和复杂的工艺程序,而是重钢对于制度的严肃性和工人们一丝不苟的执行力。在重钢的工作现场里没有什么监督工,也没有领导在现场盯着看,但是重钢的职工在工作时都是认真的完成
自己的工作,没有因为其它别的原因而减少要求和降低标准。真正的做到了生产以产品质量和安全为主。这份职责感和使命感是每一个即将走上钢铁一线的我们必不可少的。
透过本次的认知实习,让我了解了铁矿石是怎样样被加工成为钢材的,让我受益匪浅,也让我感受到了肩上的重任,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务必认真学习,刻苦专研,为我国的钢铁产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我国是钢铁大国但不是钢铁强国,特种钢我们大多数都靠进口,钢铁行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继承前辈的经验和知识,更要继续发展新的技术,使我国从钢铁大国向钢铁强国迈进。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钢铁新的领域正等着我们去探索。
2022钢铁行情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厂行政向一届一次职代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xx年,是我厂的开局之年,第二炼轧厂在xx钢“三步走”快速推进中应运而生。xx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面对行业形势变化带来的重重困难,我们统筹生产建设,建立完善管理机制,不断提高管理水平。xx年是收获之年,我们全面贯彻落实集团公司有关精神,围绕“两大工程”,合理分工,克难攻坚,发挥优势,各方面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
“一期”工程成功投产。8月29日,120t转炉炼钢连铸热试一次成功;9月12日,成功拉出3250mm宽铸坯;9月30日,炉卷轧机轧出第一块钢板;10月20日,竣工投产仪式隆重举行,120吨转炉—炉卷轧机生产线顺利贯通,省、市、公司各级领导亲临现场慰问指导,对工程高度赞扬。
“二期”工程稳步推进。9月6日,150吨转炉—1780mm热连轧工程奠基,“二期”工程建设序幕正式拉开;目前,厂房柱基基础施工紧张进行,并于12月18日立起了第一根厂房立柱;炼钢连铸主体设备订货全部完成,热连轧主体设备订货完成80%以上,转炉、连铸机、以及轧机等关键设备正在加工制造;其它相关工作也在有序开展。
机制建设效果显著。成立了各级组织机构,完善了各类管理制度,推出了切实有效的管理举措,形成了“制度规范管理、管理推进工作,工作有效开展”的良好局面。
职工培训扎实有效。分阶段、有计划、针对性地开展了形式多样、扎实有效的职工培训,为定岗定员奠定了基础,为生产组织提供了保障。
产品产量节节攀升。120吨转炉炼钢连铸热试投产后,首月完成月产计划的113.58%,成功实现首月生产“开门红”;并呈现出每月都有大跨越、每天都有向上攀升的势头。截至目前,累计钢产量近18万吨,轧材6万余吨。
技术质量管理不断加强。实现了一、二级质量事故为零;钢水化学成份和温度控制稳定,铸坯表面质量和钢板力学性能逐步提高;铸坯一次合格率达90%以上,钢板成材率不断改善。先后冶炼出6大系列10多个品种,并开发冶炼出大纲以外的一些高强度优质钢种;分别轧制出10多个不同规格的板材。
设备运行日益稳定。设备管理制度相继建立完善,管理体系初步形成,点检、维护、维修工作全面开展,设备运行日益稳定。
安全环保实现零目标。建立完善了安全环保机制;实现了重大设备事故、工亡重伤事故、环境污染事故为零;主要环保设施相继投入使用,逐步实现清洁生产。
降本增效深入展开。“对标挖潜、降本增效”工作深入开展,各类指标奖罚措施相继制定,降废减损、节能降耗和备品备件、材料工具消耗等指标得到改善。
定置管理抓出成效。整条生产线窗明几净、整洁漂亮,初步实现了职工、岗位与现代化生产线和谐共处的局面,为十里钢城再添新亮点。
精神文明建设振奋人心。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夯实;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取得实效,党员意识明显增强;党风廉政建设得到贯彻落实,效能监察工作顺利展开;群团组织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并取得了振奋人心的好成绩。
回顾xx年的主要工作,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xx年,120吨转炉—炉卷轧机工程进入冲刺阶段,设备安装调试全面铺开,主体厂房收尾施工与之交叉并进,整个施工现场错综复杂,组织协调难度十分艰巨。面对火热的施工现场,广大干部职工严格监督、检查、验收,精心协调组织,积极参与各个环节。特别是投产前的关键阶段,全厂干部职工常常十几个小时不休息,以工地为家,日夜奋战,全方位跟踪施工过程,全身心组织热试投产。
在此期间,工艺专业完成了大量的方案论证、技术交流、谈判和考察工作,消化吸收先进技术,合理修改工艺方案,认真组织工艺监督,积极组织生产准备。设备专业高效进行订货和监制催货,积极参与安装调试,及时沟通协调存在问题,全力确保转炉、轧机等大型设备的运输、安装,先后协调安装完成各类设备3万多吨。“三电”专业精心分工,科学组织,协调安装盘柜xx余面、变压器60多台、仪表1000多台、计算机100多台、敷设电缆800多千米,并严把供货质量关,多次将不合格设备、材料退回供货厂家。公辅专业快速高效完成了几十种、上千台阀门及种类繁杂的公辅设备订货任务,并克服考古、交叉施工等困难,积极协调组织,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了能源介质和各类公辅设施的及时到位。土建专业在人员少的情况下,同其它专业一样,经常泡在工地,连续高负荷运转,为现场协调解决了大量问题。与此同时,各专业人员默契配合,做好各种协调监督工作,编制“三大规程”,编写设备安装指导书和质量标准,制定热试方案,为热试投产做了充分准备。
120吨转炉—炉卷轧机工程建设的过程,是广大建设者同困难做斗争的过程。在公司上下的鼎力支持下,全厂职工密切配合、顽强拼搏,克服了设计上的困难,克服了材料供应上的困难,克服了设备制造中的困难,克服了现场交叉施工中的困难,牢牢把握了工程进度、质量、资金、安全等关键环节,保证了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确保了整个工程的成功热试投产。
建立与现代化生产线相匹配的管理体制,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在紧张繁忙的工程建设时期,我们根据工作实际,相继建立了考勤制度、图纸资料管理、职工管理、劳资培训等管理规定,开展了各类人才评选,加强了全面预算管理,保证了各项工作有效开展。xx年6月10日,第二炼轧厂成立后,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迅速成立了科室、车间及各类党群组织机构,逐步进行了明确分工,并克服人员构成复杂、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等实际困难,合理进行了定岗定员,稳定了职工队伍,为工作开展提供了保障。
为适应设备大型化、工艺现代化、产品专业化的要求,根据市场规律和实践经验,我们充分体现人本管理理念,把“成本决定生存,质量决定市场,品种决定发展,人才决定成败”作为打造特色管理模式的方向,进一步推进了各项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8月份,按公司要求,积极开展“三类人才”和“优秀操作技能人才”评选活动,为职工施展才华搭建了舞台。为全面激励职工干劲,我厂独辟蹊径,开展了“合格岗位人才”评选工作,为职工注入了无限活力。在工资制度改革上,我厂结合生产建设实际,稳中求进,不断推向深入,10月份,在“有所侧重、拉开档次、兼顾公平”的原则下,结合新生产线岗位特点,彻底打破原有分配模式,合理制订岗薪制方案,经职代会讨论通过,在全厂顺利推行。
与此同时,各项日常管理制度也不断建立完善,先后制订修改了请休假制度、定置管理、接待工作管理、公文管理等200多项综合管理和各类专业管理制度;系统整理了职工档案,完善了职工信息库,重新签订了《劳动合同》,实行了操作岗位持证上岗,并在狠抓制度落实、迅速发挥制度效能的同时,为xx年综合、专项管理制度的建立完善提前进行准备。
职工培训工作进一步加强。今年,先后对四轧、三轧、二炼、一炼轧等单位分流和抽调职工进行培训,根据工程进度要求,合理制定培训计划,恰当安排培训内容,先后组织了41个培训班,培训职工达2410人次。并多方协调,力所能及地联系外培单位,组织了8个工种128人先后到马钢、梅钢、攀钢、酒钢等地进行了外培;还组织32名职工到职工大学进行了专业培训。同时,还充分利用供货厂商提供的培训机会,先后到荷兰、加拿大、德国、意大利以及国内相关厂家对关键专业和关键技术进行了
钢铁行情心得体会和感想 钢铁厂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