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实习一周心得体会和方法 在数控技术实训心得体会(九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数控实习一周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字控制技术(既数控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工业控制的各个领域,尤其是机械制造业中,普通机械正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高自动化的数控机械所代替,数控专业社会调查报告。目前国外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已达到85%以上,而我国的机械设备的数控化率不足20%,随着我国机制行业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世界制造业加工中心地位形成,数控机床的使用、维修、维护人员在全国各工业城市都非常紧缺,再加上数控技术人员从业面非常广,可在现代制造业的模具、钟表业、五金行业、中小制造业、从事相应公司企业的电脑绘图、数控编程设计、加工中心操作、模具设计与制造、电火花及线切割工作,所以目前现有的数控技术人才无法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而且人才市场上的这类人才储备并不大,企业要在人才市场上寻觅合适的人才显得比较困难,以至于导致模具设计、cad/cam工程师、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等已成为我国各人才市场招聘频率最高的职位之一。数控专业就业前景看好!
装备工业的技术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水平和现代化程度,当今世界各国制造业广泛采用数控等现代制造技术,以提高制造能力和水平,提高对动态多变市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改革、开放的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重庆市在“十一五”计划中也明确规划:将把重庆市建成国际制造业基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这些新形势对技术技能型、知识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等新型的数控类人才在数量与质量上提出了新的要求,调查报告《数控专业社会调查报告》。同时,劳动力市场也呈现出数控类人才的大量短缺现象。
现在处于生产一线的各种数控人才主要有二个来源:一是大学、高职和中职的机电一体化或数控技术应用等专业的毕业生,他们都很年轻,具有不同程度的英语、计算机应用、机械和电气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动手能力,容易接受新工作岗位的挑战。他们最大的缺陷就是学校难以提供的工艺经验,同时,由于学校教育的专业课程分工过窄,仍然难以满足某些企业对加工和维修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另一个来源就是从企业现有员工中挑选人员参加不同层次的数控技术中、短期培训,以适应企业对数控人才的急需。这些人员一般具有企业所需的工艺背景、比较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他们大部分是传统的机类或电类专业的各级毕业生,知识面较窄,特别是对计算机应用技术和计算机数控系统不太了解。
对于数控人才,有以下三个需求层次,所需掌握的知识结构也各不同:
数控操作技工:精通机械加工和数控加工工艺知识,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和手工编程,了解自动编程和数控机床的简单维护维修。适合中职学校组织培养。此类人员市场需求量大,适合作为车间的数控机床操作技工。但由于其知识较单一,其工资待遇不会大高。
(1)数控编程员:掌握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和数控机床的操作,掌握复杂模具的设计和制造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三维cad/cam软件,如uc、proe等;熟练掌握数控手工和自动编程技术;适合高职、本科学校组织培养。适合作为工厂设计处和工艺处的数控编程员。此类人员需求量大,尤其在模具行业非常受欢迎;待遇也较高。
(2)数控机床维护、维修人员:掌握数控机床的机械结构和机电联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与编程,熟悉各种数控系统的特点、软硬件结构、plc和参数设置。精通数控机床的机械和电气的调试和维修。适合高职学校组织培养。适合作为工厂设备处工程技术人员。此类人员需求量相对少一些,但培养此类人员非常不易,知识结构要求很广,适应与数控相关的工作能力强,需要大量实际经验的积累,目前非常缺乏,其待遇也较高。
技术负责人、机电设计主管:
具备并精通数控操作、数控工艺编程和数控机床维护、维修所需要的综合知识,并在实际工作中积累了大量实际经验,知识面很广。精通数控机床的 机械结构设计和数控系统的电气设计,掌握数控机床的机电联调。能自行完成数控系统的选型、数控机床的安装、调试、维修和精度优化。能独立完成机床的数控化改造。
关于数控实习一周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西北的冬天,风很大、雪很大,但收获同样很大。20xx年10月13日到20xx年1月3日,我有幸参加了由国家教育部组织的,在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的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学习。,能和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精英们一起学习和交流,能得到名校名师的谆谆教诲,聆听专家精辟的讲座,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观摩同行精彩的课堂教学,对于我来说,确实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三个月很快过去了,这些将会是我一生受益的宝贵经历和财富,也将会是我今后教学工作中不断进取和提高的基石。现将我这三个月的国培学习情况和体会汇报如下:
一、明确学习目标,激情与责任并进,不破楼兰誓不还。
8月3日,校领导推荐我参加中等职业学校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班学习,经过贵州省教育厅初审,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复审,我得到了难得的培训机会。接到复审通过的通知,激动的同时倍感肩上责任之重大。激动,是因为我从来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大学教育,现在有机会到大学校园吸取知识提升自己;压力,是因为我心里清楚地明白,我们学校现在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不断大胆探索,提升教职工的专业素质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绝不能辜负了校领导对我的信任和期盼。激情与责任让我摆正了学习态度,不断鞭策我在培训期间争分夺秒学知识,不断提高自己,学有所成,成有所用。
二、学习过程及感想
1.职业教育教学理论及方法。
学院主要采取聘请名师举行讲座的形式进行。比如:王天喆教授的《教书育人,培养素质,打造新时代的中国脊梁》、邓志辉教授的《澳大利亚的职业教育给我国的启示》、崔岩院长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于军教授的《国家中职示范校建设》、王津副院长的《从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看走势,找抓手》、王晓江教授的《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等。名师名家带领我们对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新形势和新形势下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指导我们培养合格人才要满足个体发展需要、社会发展需要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我不仅进一步了解和熟悉了有关职业教育的理论、教学方法,开了眼界,观念上得到更新,而且对我国的职教政策、法规及职教发展的现状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通过讲座学习,我认识到坚持对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进行改革的必要性。改变以学科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加快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本位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体现职业教育规律、适合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发展的课程模式,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程改革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潜能开发和全面发展;坚持职业能力培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坚持以人为本,才能使教育真正为学生着想、为学生服务。只有注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注重课程的实用性,才能真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效果。面对如火如荼的新课程改革,作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我们,我觉得自己应切实转变自己的观念,转变自己的思想,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改革。在教学中切实以生为本,注重教学的实用性,为学生的将来着想、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2.专业知识的学习
学院精心为我们安排了专业理论课程,涵盖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先进加工理念,令我们受益非浅。主要有王彦宏教授的《数控机床结构》、崔静教授的《数控加工编程基础》、苏宏志教授的《数控加工刀具选用》、南欢教授的《数控机床夹具》、刘锡锋教授的《数控加工工艺编制》、杨延波副教授的《cad/cam软件应用》、刘艳申教授的《高速、多轴数控加工基础理论》等,各位老师的精彩讲解都应用了多媒体教学,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处理知识点与信息技术、其它学科整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使我的专业理论知识得到系统的学习和提高。在学习中通过师生互动和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收集了许多信息,吸取了许多经验、技巧,收到了多方面感悟,收集了一些技术资料,部分解决了教育和教学中技术资料缺乏、资料不全等问题。
我体会最深刻的有两点,第一,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教学观念,寻找出存在已久过时的、不合理的教学认识,比如什么才算得上是核心课程,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手段出发点是否合理,怎样教才能达到学生轻松学、老师轻松教、效果一样好的局面。第二,应该注意学生的"潜在性",教学的本位应该回归到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无形中掌握知识的过程。这两点要求在教案的编写上,课程的设置上不仅必须要进行系统化的考量,更需要打破传统约束的勇气和善于创新的智慧。
3.专业技能的训练
在为期3个星期的实习工厂实操学习过程中,学院先后开设数控车数控铣和加工中心的实习,提供大量的实习操作机会,让我不仅仅在专业知识上更加系统完善,同时在操作水平上更有了质的飞跃。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实操技能,我主动要求增加实训项目,积极与学员交流实操经验,共同探索数控加工技能的魅力所在。期间重点学习的是数控铣床的编程和操作技术,特别是在宏程序及自动编程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另外,学院有德玛吉(dmg)的车铣复合加工中心和五轴加工中心,所以我也重点学习了德玛吉的操作及编程,但很遗憾,由于设备很昂贵,没有机会加工出一个工件。随着学习的深入,难度越来越大,掌握的东西也越来越多,最后我带领大家一起设计了一个烟灰缸的造型,然后从工艺,刀具,走刀路线,试切到完成工件制作,学到了很多东西。学习的结束时我参加并通过了加工中心高级工的理论和实际操作水平测试。我始终保持着较高的学习积极性,最早一个到位,最后一个离开实习工厂,并保持全勤,受到实训指导老师冉朝、高宇飞的肯定。
4.企业实践与交流
学院组织我们进行了三个星期的企业实践与交流活动,分别为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两个星期和宝鸡机床厂一个星期。这是我非常感兴趣和重点关注的活动。
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是国家精密数控机床与复杂工具研发制造基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试点企业,建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美国研发机构及3个省级技术研发中心,公司主要生产大型精密数控磨床和数控齿轮磨齿机。
宝鸡机床厂是秦川机床工具集团股份公司控股的一家具有外贸进出口自营权的国家大型工业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主导产品为金属切削机床 ,产品覆盖全国,并出口60多个国家和地区。20xx年产品销售收入突破30亿元。数控机床已成为公司的主导产品, 20xx年数控机床产量接近1万台,产值数控化率达到52.3%,出口总额达到1600万美元。
在整个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以分组的形式,轮换去了五个部门,它们分别是:机加组、装配组、液压组、工艺组、数控组。每天下到各车间及科室与一线员工一起进行交流、学习,进一步了解企业的岗位规范、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同时对企业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生产技术也有了一定了解,亲身体验现代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工艺,了解企业的产业情况及现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探讨了学生就业、择业及创业的状况,真实感受了生产企业与职业教育的紧密联系、职业学校与企业间共同面临的职业培训新任务,为今后回到学校向学生开展就业指导、优化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教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企业实践活动,我有以下三点感受:一是要培养学生足够强的动手能力。企业需要的是能动手技术熟练的工人。理论知识只有通过实践、应用到实际操作过程中,才能得到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因此,中职学校应该十分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不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熟练和增强操作技能,这样才能很好地适应未来工作的要求。二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和不断强化做学教、做中学,工学一体化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有用、实用、高效的制造业专门人才,较好地完成从学校培养到企业需求的无缝化衔接。三是要培养严谨厉行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数控加工要求耐得住性子和一丝不苟,不能急躁、马虎,既要雷厉风行,讲求效率,又不能拖泥带水,还要精益求精,追求创新,永不满足,要带着激情与创造去工作。
三、心得与体会
本次培训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专业课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
数控实习一周心得体会和方法 在数控技术实训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