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扩展心得体会简短 军事拓展总结心得体会(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军事扩展心得体会简短一
我们所在的部队是素有之称的团,我为能在这样优秀的部队当兵锻炼而感到非常的光荣。我实习的具体单位是炮兵团的直属队修理连,这个连队里没有我想象的那样都是新兵,甚至更加出乎意料的是,连队只有几名上等兵,而列兵(就是所谓的新兵)一名都没有,他们大多数都是士官以上的,甚至三、四级的士官也不少。在平日的学习、训练、生活上,他们的等级划分并没有其他营连单位那么明显。他们真正的做到同吃、同住、同吃饭、同训练、同劳动、同娱乐,比较年轻的士官会尊重老士官,而老士官也很少在他们面前摆架子。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更加持着谦虚谨慎的态度与连队的官兵们相处,在通过与基层官兵的接触,我也对自己有了清晰的定位,明白了自己的优缺点,清楚了努力的方向和目标,更建立了到部队建功立业的自信心和决心。对于此次的当兵锻炼,我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放下身份,甘当一名新兵。我认为,我们去部队虽然是实习的,但是我们实习的内容就是要当兵锻炼,而不是去部队参观,是去部队体验绿色军营生活,而不是去部队度过个人的特殊生活,所以我们必须要放下大学生这个身份,甘当一名普通新到的士兵,扎扎实实地投入训练场,让自己的迷彩青春在军营中飘扬。而要当一名新兵,也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绝对的服从意识。作为一名新兵,最基本的就是要严格服从上级的领导,如果士兵都不听从指挥,那么这个连队就是一盘散沙,整个连队就毫无凝聚力可言。作为一名新兵,就要在行动上做到服从,思想上更要做到服从,要培养绝对的服从意识。但服从也不是盲目的,服从并不是要帮班长洗衣服,帮排长打饭,给连长送礼,而是要你做到,一切听从指挥,做人不卑不亢,处事能屈能伸。
(二)、要有使命般的责任感。新兵也是军人,只要是一名军人,我们都得有使命般的责任感,只要我们身穿绿色的军装,我们都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所以我们要尽职尽责,充分发挥本职岗位,把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做好了,任务才完成,国家的安全才得到保障。
(三)、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具备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在部队里,不管是白天黑夜,我们都不是无事可做,都得执行上级交给的命令,然而在执行命令的过程中,偶尔也会闹情绪,出现抵触的心理,但这就是对我们的最大考验,不管是身体上的摸爬滚打,还是精神上的折磨摧残,我们都得学会苦中作乐,保持良好的心态,发扬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四)、要练就过硬的军事本领。作为一名新兵,必须要做好冲在战场最前线的准备,那么前提就是练好过硬的军政素质和体能素质,这样在战场上才能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二、不忘身份,仍做一名军官。虽然实习的时候,我们定位于一名普通的新兵,但是我们是一名国防生,今后仍要做一名后备军官,这一点也是不得不面对。在部队里,我们虽以一名普通士兵的身份和战士们同吃、同住、同训练、同劳动、同娱乐,我们做的事是一样的,但是我们想的东西却是不一样的,我们除了要想如何做好一名新兵以外,我们还得思考如何深入了解战士们的思想,分析战士们的行为趋势,要设身处地地想好如何获得战士们的心,如何让自己的连队更加积极进取。因此,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一名士兵,内心深处却时时刻刻想着做好一名军官才是我们该值得要做的首要准备。
通过这次当兵锻炼实习,我看清了自己优势和劣势,看清了下一步努力的方向。我已经做好了到基层连队工作的心理准备,尽管孤独会伴随我,但我清楚,既然选择了从军,就得做出牺牲,勇于奉献,而且抓紧时间强化军人的基本素质。作为国防生,我们感到肩上的责任很重,必须抓紧利用现在在校的每一分钟,好好学习,练就过硬本领,为将来到部队基层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成功迈开自己军旅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有关军事扩展心得体会简短二
在和平发展的进程中加强国防建设,实现“富国”与“强军”的辩证统一,只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中正确认识,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积极推进,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
关键词:经济建设;国防建设;科学发展
胡锦涛指出:“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1]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深刻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对我们在新的起点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国家发展中的一个重大关系,对国家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全面而深远的意义。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我们党对中外历史上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内在规律的科学认识。
首先,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概括。在新中国走过的半个多世纪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共产党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富国”与“强军”统一的客观规律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早在建国之初,毛泽东同志就指出:“我们一定要加强国防,因此,一定要首先加强经济建设。”[2]“只有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3]这其中蕴涵着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以胡锦涛同志为的党中央,科学总结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把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纳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全局之中,提出“我们要始终不渝地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性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从而更深层次、更进一步地阐述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
其次,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经验总结。纵观世界历史上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大国兴衰史,一条基本定律被反复印证:国富才能兵强,兵强才能安邦,安邦才能发展。在这点上我们有着深刻的经验教训。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威胁、侵略,以及国内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路线的指导,我国一直实行优先发展国防建设的方针,尤其是在“”期间,提出了以备战为主心,以“三线”建设为重点的发展战略,造成我国经济建设畸形发展。改革开放后,为加快经济建设,国家提出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国防建设方针。在经济建设搞上去的同时,我国的国防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因此,我们既不能脱离国情,片面搞国防的高投入,也不能因为强调发展经济而忽视国防建设,必须实现“富国”与“强军”的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第三,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富国与强军,是一个国家发展腾飞不可缺少的两翼。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要具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还要有强大的国防力量做后盾。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国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能否确保全国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关键还在于能否营造一个和平、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历史经验证明,一个国家越是要发展经济,就越是要巩固国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只有建设强大的军队和巩固的国防,才能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胡锦涛指出:“改革开放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征”。深化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是解决包括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在内的当代中国所有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第一,改革开放为推进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奠定物质基础。30多年的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而且促进了经济建设的深入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华民族实现了百年的富国之梦。实现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不仅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首要任务,也是夯实国防建设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依托。我国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国防投入逐年增加,武器装备更新换代,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社会保障全面有力,军事威慑力显著提升。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富国之路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中华民族强军之路的历史必然,改革开放为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夯实了物质基础,“富国”与“强军”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根深
军事扩展心得体会简短 军事拓展总结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