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判断句类型通用 文言文判断句句式(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写文言文判断句类型通用一
【篇一:初中文言文课外阅读训练149篇答案】
s=txt(一)细柳营
答案: 一. 1.c 2。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3.将军约定(规定),军中不得骑马奔驰。 4.亚夫治军严肃,军令威严,军纪严明,不媚上。
5.示例: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1.①已经 ②刚才 2.①那里的将军必定会遭到袭击而被俘。 ②长时间对周亚夫赞叹不已。
3.①群臣对周亚夫接待文帝的方式和文帝对周亚夫的赞赏的态度感到吃惊。
②表现了群臣对皇帝的敬畏和对周亚夫行为的不理解。 4.①称周亚夫为“真将军”。
②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对周亚夫和霸上、棘门军作了评价,一褒一贬的对比出自皇上之口,不仅有着鲜明的艺术效果,也使人感到有一种不可替代的权威性,从而加深了读者对周亚夫“真将军”风采的认识。
5.大敌当前,汉文帝亲自劳军,在细柳营中接连受到“非礼”,他不但没有发龙威,贬责周亚夫,反而“称善者久之”,足见汉文帝是个具有雄才大略,爱才,识才,任才的君主。
(二)孟母戒子(《韩诗外传》)
答案:1.①?的样子。②为什么。③同意,赞同。④哪里,哪一点。2.諠 是 3.d(助词,的。其余皆为代词。)
(三)欧阳修论作文(苏轼《东坡志林》)
答案:1、 尝(曾经) 术(方法) 过(超过) 疵(弊病)
2、(1)尝乘间以文字问之(代词 此指欧阳修) (2)唯勤读书而多为之(代词 此指文章)
(3)多作自能见之(代词 此指缺点) 3、欧阳修认为写好作文的诀窍是“勤奋读书加上多写文章”。
(四)墨池之上
答案:1.勉学劝善;利用“三余”勤读;评分说明:概括大意,每空1分,共2分;语言简洁、通顺1分。
2.(1)影响;穿着(或通“披”);(2)意思;情趣。
3.(1)答:教授王盛君担心墨池不够明显,于是写了“晋王右军墨池”悬挂在门前的楹柱之间来标明它。
(2)答:冬天是一年的空闲时间,夜晚是一天的空闲时间,阴雨的时候是农时的空闲时间。评分说明:每小题2分。大意正确且译出加点词1分;语言通顺、完整、简洁l分。
4.答:要点:善于利用空闲时间来学习。(可从不同角度谈启示,如①读书百遍,其义自见②董遇诲人不倦)评分说明:有启示1分;能结合启l示,言之成理地作一点分析1分;语言通顺、完整1分。
(五)铁杵磨针(《方舆胜览》)
答案:1.去:离开方:正欲:想要还:回去2.(1)代老妪(2)代以前学过的知识
3.李白被老妇人感动了,回去完成了学业。
4.铁杵磨针。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无论多么难的事情都会成功。
(六)《扁鹊见蔡桓公》
答案:1、 第一层:扁鹊见蔡桓公??桓侯又不悦。
第二层: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臣是以无请也。 第三层:居五日??桓侯遂死。
2、⑴ b ⑵ a ⑶ a ⑷ d 3、 a
4、 桓侯没有正确对待自己的疾病,不接受医生的忠告去治疗,以致疾病发展到不可医治的地步,终于死去。
5、 用这个故事,劝告人们不可讳疾忌医,有了缺点和错误要接受忠告去改正,否则就会小错成大错,以致到不可挽救的地步。
(七)不食嗟来之食
答案:古时候齐国发生了大饥荒。有个叫黔敖的富商在路上施舍饮食,对一个饥饿的人大声吆喝:“喂!来吃。”饥饿的人说,我就是不吃‘嗟来之食才落到这个地步的。终于不食而死(见于《礼记。檀弓》)。今泛指带有污辱性的施舍。(4分。故事叙述大致完整得2分,点明出处得1分,成语意基本解释清楚得1分。)
(八)锡饧不辨
答案: 一、 指出下列句子词类活用的现象。
1.“迎求” 动词活用为名词,??的人。 2.“异”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诧异。
二、 区别下列各组加点词的不同含义。
偶一求药者既去(离开 )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距离) 叩其故(问 ) 叩石垦壤(敲打 ) 殊不知古方乃饧字(竟) 殊不沾污(很;甚 )
临煎加锡一块(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 )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从高处往低处察看)
三、“今之庸医妄谓熟谙古方,大抵不辨锡饧类耳!”篇末点明中心:批评不学无术、不懂装懂之人。
(九)邹与鲁哄
答案:一,回答: 穆公提的问题是:我的官员死了三十三人,而百姓没有一个肯为长官效死的。杀了他们吧,无法杀尽;不杀吧,又恨他们看着自己的长官死难而不去救,怎么办才好呢?孟子的解答:“凶年饥岁,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者,几千人矣;而君之仓廪实,府库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残下也。”
从中可以看到“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施行仁政的主张
二:回答 翻译“你怎样对待人家,人家就将怎样回报你。” 作用:强调,增强说服力和解释说明的作用三:解释词组
1.没有一个肯效死的 2.怎么办3.艰难困苦的岁月。。。4.没有(把这件事)如实向上禀告
(十)卖柴翁殴宦者
答案 1.解释加点的词,并指出词性。
(1)宦者称宫市取之 (之,代词,指柴) (2)农夫啼泣,以所得绢与之 (之,代词,指农夫 )
(3)今以柴与汝 (以,介词,把 ) (4)尝有农夫以驴负柴 ( 以,介词,用 )
(5)我有父母妻子 (有,动词,表存在) (6)我有死而已 (有,副词,只有 )
2. 试分析文中的“宦者”和《卖炭翁》中的“宫使”(可从两者的掠夺的程度手段及对人物的描写方法方面分析)。
“宦者”和“宫使”对百姓都是残忍的掠夺,手法都是一样的,用没有什么用处的绢代替货币。对这两个人物,作者都是用行动描写的方法来加以刻画。
3.找出文中表示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词语。 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汝,尔。
(十一)凿壁偷光(《西京杂记》)
答案 1.但是 大户人家 报酬 对??感到奇怪
2.d(表承接,译为“并且
文言文判断句类型通用 文言文判断句句式(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