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贫困家庭学子心得体会总结 帮助贫困家庭的心得体会(7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帮助贫困家庭学子心得体会总结一
我是高二(3)班的__,我生活在农村,家中的劳动力只有父亲和母亲,可是他们身体一直都不好。因为没有文化,没有本钱,只好以做苦工短工为生,十几年来一直过着贫苦的生活。父母亲为了让我们都能上学,日夜劳碌奔波,但是他们那些辛苦赚来血汗钱根本不够我们的开支。哥哥也刚初中毕业就回家了,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里有些困难。爷爷、奶奶都老了,且有病在身,也需要有人照顾,还有一个没成家的小叔了也和我们生活在一起。
小学毕业考的时候我以优越的成绩考进了远程班,在上初中的时候我就花了家里的好多钱,那时的学费很高,父母挪口攒食的供我。包括现在也是。我家田地都少,每年所有收获的也勉强能提供家用。主要的经济来源也只有依靠爸爸长期的做苦工。除去日常开支,所剩也就无几了。
所以学费一直困扰着我们。但是为了将来,我必须读书上大学。为了完成我的学业,圆我的大学梦,我很希望得到你们的帮助,我会努力拼搏,努力去实现我的梦想。感谢你们!
此致
敬礼!
申请人:____
___年__月__日
最新帮助贫困家庭学子心得体会总结二
为了切实改变__村村民___的贫困现状,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与全县人民一道共同达到小康水平,根据省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有关文件要求,我于20__年2月29日,深入__村_组村民___家了解情况,现根据西关村发展规划、结合___家庭实际,特制订如下帮扶计划:
一、基本情况
贫困户___,___镇__村_组村民,全家6口人,房屋10间(其中新建房屋5间,尚未搬迁),住房面积100平方米,耕地面积2.8亩,人均耕地面积0.56亩,家庭简单实用家具及生产用具基本齐全。现有主要劳动力2人,家庭经济收入主要依靠儿子在外打工获取。户主:___,47岁,小学文化程度,长期在县城干零活以贴补家用。妻子:___,46岁,文盲,在家务农。儿子:___,27岁,高中文化程度,常年在广东东莞打工。儿媳:___,23岁,患有__病,长期在家疗养。孙女:___,两岁;___,4个月
二、贫困原因
1、家庭整体文化素质不高,接受农业科技和新生事物的能力较弱;
2、家庭劳动力少,经济收入主要依靠种植或外出务工为主;
3、人均耕地面积少,仅为0.47亩,且种植单一,没有经济作物,所种小麦、玉米、蔬菜仅能维持生计;
4、儿媳常年患病,医药费用支出较大,家庭主要因病致贫;
5、两个孙女均年幼,家庭拖累较重。
三、帮扶计划及时间安排
经过前期的入户对接、建档立卡,初步了解了家庭的实际情况及存在的具体困难,并对20__年的帮联任务进行了梳理,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2月6月:深入帮扶农户,了解实际情况,认真调查研究,制定帮扶计划;
2、7月8月:进行思想帮扶,不定期的对其家庭成员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重塑信心,使帮扶对象能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3、9月10月:赠送有关农业科技等方面的有关书籍,通过看书、电视、网络等多种方法寻找致富门路,搜集致富信息;
4、11月12月:宣传低保、五保、粮食直补、计划生育优惠和农村合作医疗等各类优惠政策,积极与合3管办衔接,争取解决其儿媳的医疗费用问题;
5、为___两孙女捐赠营养包,并且不定期地与联系户交流,为其提供物质帮扶,适时地为其赠送化肥、农药、地膜及农业器械等农用物资,解决生产生活困难;
6、经常入户了解家庭的变化及发展情况,做到及时排除家庭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总之,对___家的帮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靠单纯的输血而解决贫困问题。因此,通过对该家庭的全面了解,掌握其家庭的实际情况后,帮助其掌握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勤劳致富的本领,充分发挥
最新帮助贫困家庭学子心得体会总结三
云南大理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大二年级的昭阳区大山包乡车路村5组贫困学生付远玲的感谢信
尊敬的王老师:
您好!你的爱心资助500.00元(伍佰元整)我已收到,非常感谢你对我的爱心资助。同时,也感谢所有关心和帮助我的叔叔、阿姨、哥哥、姐姐们。真诚的感谢你们对大山包学生的资助,你们的资助让我们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我现已是一名大二的学生了,学习任务也要比大一要重得多,自己应该要做的事也比大一多。我们这个专业要求要考心理咨询师证书,考这个证书还需要培训,如果你不培训的话就不让你参加考试。而培训费又是好几百。上个学期我考过了心理咨询师三级,我准备下半年考心理咨询师二级。
由于家里实在无法承受我家三个姐弟的学习费用,去年,我爸妈外出到广东打工去了。而他们的身体又不好,到了那边也不怎么适应,所以常常都在打针吃药。
现在大弟今
帮助贫困家庭学子心得体会总结 帮助贫困家庭的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