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大学论文范文参考范本 中医养生文化导论论文(六篇)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中医养生大学论文范文参考范本一
本专业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热爱本职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系统而扎实的中医学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毕业后能够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一)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要求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始终以防病治病、维护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己任。
2.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和社区群众健康利益,较好利用可用资源达到康复的最大效益。
3.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与病人、家属、同事等沟通与合作。
4.树立终生学习观念,具有在医学某一学科领域内进一步深造的基础。
5.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坚持真理。
6.主动获取各专业信息,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适应能力及分析批判的精神。
7.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一般专业外语书刊。
(二)专业知识要求
1.具有系统的中医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
2.熟悉西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
3.熟悉中医养生、康复的理论和方法。
4.具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知识,能顺利地阅读中医古籍。
5.了解科学研究的基础知识和方法。
(三)专业能力要求
1.具有能熟练运用望、闻、问、切等基本技能诊断疾病的能力,具有全面、系统、正确采集病史和规范书写病历的能力。
2.熟练运用中医理、法、方、药对中医常见病、多发病进行辨证论治。
3.具有较好的中医临床思维和表达能力。
4.具有对危急重症的一般处理能力。
5.较熟练运用西医的诊疗技术处理一般疾病。
推荐中医养生大学论文范文参考范本二
中医临床学习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如何把自己所学的理
论知识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并很好的掌握,是每个进入临床阶段的学生
期盼达到的。但是学生进入临床后发现临床学习与理论学习有很大的
差别,一时很难掌握,总有每天看病抄方匆匆忙忙但收获甚微的感觉。跟师学习这么多天,下面结合我的学习经验谈谈在临床中如何跟师。
一、要注意培养动手能力。
中医的动手能力,即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的锻炼。中医的四诊绝对不是简单地一照、一查,就可以取代的“高级技术”。必须把过去的知识,与当下的病症结合起来;与患者即时、随机地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同时,能够被准确表达,记载于书本上的“明知识”只是一小部分,人类更多的知识,是那些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的东西。俗语说:“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通过跟师学习,通过老师的言传身教,才会掌握中医的精髓。在望诊上尤其重视望舌,临床实践证明,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舌的变化迅速而又鲜明,它犹如内脏的一面镜子,凡脏腑的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病情的浅深、预后的好坏,都能较为客观地从舌象上反映出来,成为医生诊病的重要依据。若见淡白舌,多是气血两虚或者阳虚;若见红舌,多是热证。若见紫舌多是血行不畅。
临床需仔细观察,以便获取准确信息。再如“治小儿外感热病,看舌之后必察咽喉”,咽喉为“至阴之地”,对于鉴别寒热虚实有重要意义,如咽喉红肿,为有实火;红而干,为阴虚;不红不肿,为阳虚;咽喉剧痛而不红不肿,为真寒假热,咽喉红肿疼痛却全身表现为寒证,则为真热假寒等等。问诊应讲究技巧,跟师学习就要学会老师问诊的方法和技巧,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初上临床时往往按西医询问病史的方法求全求细,可是问过之后头脑中却一片茫然,后来不断地模仿老师问诊才有所体会。中医问诊有主有次,有取有舍,全凭医生的理论水平和临床功底。问诊主要是确诊某病某证或排除某病某证。至于脉诊,首先要掌握脉象特征。如浮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表浅,轻取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如水漂木。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表。沉脉的脉象特征是脉位较深,轻取不应,重按使得,如石沉水底。反映的是疾病的病位在里。掌握了脉象特征之后再在临床中细细体会,最好在切脉经验比较丰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先从浮、沉、迟、数、弦、细、洪脉等几种常见的、简单的脉象入手。其次要经常体会。
学习切脉好比打球,强调“手感”,必须持之以恒,经常有意识地训练,久而久之,必有所悟。我第一次跟着老师上门诊时,老师指着一位高血压的老人要我诊脉,看是什么脉象,书本上的二十几种病理脉象的脉象特征我都能脱口而出,《濒湖脉学》我也熟读过,可是一旦上临床就“心中了了,指下难明”,怯怯地说“脉好硬,像绷紧的绳子一样”,老师笑着说“像绷紧的绳子不就是弦紧脉吗?”我才恍然大悟,弦脉不就是“端直以长,如按琴弦”吗?从此以后对于弦脉就不陌生了,而且体会到见到中老年人弦脉,特别是左关脉弦劲有力,直上寸口,多半是肝阳上亢,甚至肝风欲动的前兆,必须大剂量平肝潜阳、镇肝熄风之品方可防患于未然。
二、要做好病案记录。
每天跟师出门诊都做好病案记录,记录的原则是能详则详,包括舌脉,以备以后查阅。一些常见病可以简单记录,对于疑难病、罕见病则要详细记录,包括老师药物
中医养生大学论文范文参考范本 中医养生文化导论论文(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