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减法心得体会范本 减法课堂实录(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52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减法心得体会范本一

教学内容:

第95~ 97页例1、2

教学要求:

1、 使学生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细心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引入

1、 准备题:先计算,再说说整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754 3826=答案 20__-493=答案

2、 引入:小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相同,是把两个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今天学习小数加法。

二、 教授新课

1、 创设情景:20__年雅典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女子10米跳台双人决赛中,中国的劳丽诗和李婷夺得冠军。

2、 劳丽诗和李婷是如何夺得冠军的呢,现在我们就把当时的情景回放一下。

通过这个表,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现在你又得到了什么信息?

小组合作

(1) 根据上面表格中的信息,你了解到了什么?

(2) 你是怎样知道的,说说你的方法。

(3) 你为什么这么计算,说说具体的计算过程。

汇报:重点是计算过程

3、 小组尝试总结:小数加减法需要注意什么?

汇报

(1) 小数点对齐

(2) 数位对齐

(3) 得数的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注意:上面数据中并没有去掉0是为了统计分数的时候能够方便比较。

生活中还有的时候也不需要把0去掉,谁能举例?(价签上)

4、 小结: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得数里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三、 复习巩固

1、 口算下面各题

0.7 0.9= 4.7-0.5= 0.56-0.45= 1.2 0.8= 1-0.4= 0.39 0.15= 7.7 0.6= 3.6-0.8= 4.8-3= 1.7-0.3=

2、 算一算

10.52 3.48= 15.24-3.84= 9.9 10.11= 100-0.27=

3、 培红小学师生自己粉刷墙壁,节约了1118.32元;自己修桌椅,又节约了120.8元。一共节约了多少元?

4、 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

四、 总结

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方法:(略)

关于减法心得体会范本二

小学数学四年级选用的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教材,其中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编排了“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以及前面非常熟悉的整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是小学生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这一教学内容与老教材相比,突出了计算不在是枯燥乏味,而是选择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作为计算教学的背景。让学生感到计算学习同样是生动、有趣的,使学生在解答用小数计算的实际问题时,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运算的基本方法。再说,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

对于小数加减法,学生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教材紧紧抓住学生的这一认知特点,有意不给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过程,不概括小数的加减法法则,而是刻意引导学生利用已掌握的整数加减法的旧知迁移到小数加减法这一新知中。使学生懂得应用旧知来学习新知是获得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

小数加减法的教学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教学设计上主要体现以下三点:

第一,紧密联系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学生具有对新生事物好奇的特点,借助“克隆牛”这一较新鲜事物的出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与兴趣。让学生提出20xx年我国克隆牛的有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小数加减法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入小数加减法,使学生以最佳状态进入解决问题的活动,主动探索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在巩固提高环节设置我与姚明比身高等的问题情境。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学习,学生更能体会出学习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意义,感受数学的价值。

第二,教师大胆放手,学生自主探索。

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计算的基础,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知识经验,由学生自己收集有用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第三,重视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前提是,使学生逐渐形成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习惯。教学时充分利用克隆牛的情境,为学生提供各种素材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空间。首先根据两只克隆牛的对话提出数学问题,探索小数加法方法。然后根据表格提出数学问题,解决小数减法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是学生提出的,所以学生想方设法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就更大。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2、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逐步养成迁移类推的好习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笔算方法及其探究过程。教学难点: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的道理。

(一)、以旧引新,知识迁移师:大家回想一下,笔算整数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首先计算下面两道题,边做边思考。(指明回答,出示课件,复旧迎新,做好铺垫。找准本课学习的切入点。)师:今天我们学习小数的加减法

(二)创设情境,激趣探究

(1)迁移情境,解决加法问题师:同学们,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我国的克隆技术居世界前列。谁来说一下你对克隆的认识。(学生回答)20xx年10月29日和31日,一对克隆牛在我国山东省莱阳农学院出生。请看大屏幕(出示课件),一头牛叫“健健”,一头牛叫“壮壮”。这对可爱的小牛发出了信息:健健说:“出生时,我的胸围是0.77米”,壮壮说:“我出生时的胸围比健健多0.03米”。

设计意图:采取这种谈话式导课,一是激起学生的兴趣,二是渗透师德教育。

1、师:你能否根据这两条信息,提一道一步计算的问题?(指明回答,课件出示问题)你能试一试吗?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

2、列算式:谁能列出算式?0.77 0.03=?

3、说算法:你能试着用竖式计算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指一名生板演,其余生写在练习本上)。同桌交流以下问题:

(1)列竖式时,先让什么对齐?

(2)计算时,先从哪一位加起?然后再怎样计算?

(3)得数的小数点和谁对齐?

(4)得数末尾如果有“0”,怎么处理?根据是什么?师:指明回报并订正板演的竖式。强调:写竖式时,一定要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算起,得数的小数点要与两个加数的小数点对齐)。

4、验算:0.8这个结果对不对,我们需要怎么做?(验算)请把你的验算方法写在练习本上(指明板演)订正

设计意图:在此过程中,教师起引领作用,启发鼓励学生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

(2)独立思考,探究减法算法

1、我们再来看看克隆牛带来的其他信息?(课件)你能否根据这些信息,提一道用减法计算的问题?(指明说)将学生分组,分别计算相同难度的不同问题。写在练习本上,并验算自己的结果对不对。集体订正。设计意图:可以锻炼学生合作交流能力,探索出最简单的位数相同的小数减法方法: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得数的小数点和上面数的小数点对齐

2、探索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

(1)课件出示问题:管围多多少。

(2)学生独立尝试计算师:你能计算出得数吗?先独立思考,算完后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3)指名板演并说说怎么做的。

3、小组讨论,探讨算法出示不同的书写方法正确与错误的对比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加深理解。

4、汇报交流,总结算法

(1)全班交流算法,教师板书计算过程。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理由,错的原因是什么?正确书写格式的依据是什么?在交流中总结出正确的计算方法。

(2)小结计算方法(重点是:①相同数位对齐;②哪一位上不够,用“0”补齐)。

a)小数减法与整数减法一样,也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减起

b)你知道怎样对齐数位吗?(小数的小数点要对齐,相同数位就对齐了)

c)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就从前一位退1作10d)差的小数点应与减数、被减数的小数点对齐

总结:观察小数加减法算式,说说在计算的时候有什么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问题?全面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即: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设计意图:由于学生已有整数加、减法的知识做铺垫,在上一节课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大胆地放手让学生尝试,给予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在课堂上创设交往、互动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群体智慧共享。

学生在这种人格平等的环境中,自发释放自己的生命活力,享受快乐的学习生活,从而更自觉地承担学习任务。新课标下数学教学,应当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交流,互争论、共探究,同发展的过程。在教学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及责任感、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等。

1、我跟姚明比身高

(1)课件出示:姚明身高2.26米

(2)你能说出你的身高,看看你和姚明差多少吗?

2、找朋友

(1)每人在小卡片上写下一个20以内的一位或两位小数。

(2)写完后任意两个学生出示卡片,计算两个数的和与差。

(3)一位同学起立,请他找到他的好朋友,对这两个同学的卡片进行计算

3、走进生活师:生活当中,买东西最常用的就是小数加减法来算价钱。已经让你们统计了部分课本的价格,我这里仅仅列出了两本,请补充完整。

(1)课件出示:语文数学科学英语课本价格。

(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决吗?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是有层次性的,从计算、改错到实际问题的应用,都渗透了本节课的知识点,特别是为了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学数学、用数学,教师充分挖掘“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原型,在众多的生活实例中选取“购物小票”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素材,恰到好处地把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糅合在一起。

课后的延伸,实践的体验,由熟悉的“生活”情境引发问题

减法心得体会范本 减法课堂实录(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心得体会对于我...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