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大师进校园讲话心得体会及感悟 校长讲话心得体会大学生(9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51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描写大师进校园讲话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为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意识,充分展示近年来非遗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普及和传承,拟通过在全市部分幼儿园、中小学及高校进行“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全学龄段的学生们在接触非遗文化的同时,感受其魅力,宣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特色、推广民族文脉。

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让根植于筑城大地的民族民间艺术走进校园,将各具特色的艺术精品和非遗保护成果展现在广大师生面前,突出民俗,突出特色,突出原生态,展示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最新成果,让广大师生在不同文化元素的融汇、交流中,得到艺术的熏陶和美的享受。让当代的学生在感知、体验中了解贵州本地历史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爱家乡的热情;加强学生传统文化教育,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奠定基础;在非遗文化的滋养中,提升本民族的文化自信。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保护宣传展示,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增强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营造全民共同参与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增强文化的自觉、自强,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主办单位:贵阳市文化和旅游局

承办单位: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一)主题:

非遗进校园,文脉永传承

(二)口号:

1.“非遗”进校园,文化有传承

2.特色的文化,飞舞于校园

3.非遗保护传承,展现生活智慧

1.刺绣,进云岩区枫丹白露小学,2019年10月—2020年4月;

2.苗族长竹舞,进乌当区下坝中学,2019年10月—2020年4月;

3.布依族蜡染,进观山湖区北京师范大学贵阳附属小学,2019年10月—2020年4月;

4.青苗刺绣,进息烽县青山中学,2019年10月—2020年4月。

1.组织传承人或具备相关非遗知识的教师,每月到学生至少上两次课,教授学生相关非遗项目知识。

2.在学校内制作非遗宣传栏,制作悬挂非遗宣传横幅,制作并发放非遗宣传资料,以介绍和展示我市各级非遗项目和非遗保护成就。

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学习阶段

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宣传力度,全面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形成人人知、人人爱、人人学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良好局面。

组织各校师生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活动,通过系列活动,加深对非遗文化的认识。组织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接受乡土乡情的教育。

搞好校内宣传,营造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宣传栏、宣传横幅、国旗下演讲等形式,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知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意义、目的和方法,激发师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

着力打造学校非遗文化走廊,通过文化走廊的建设,让各校师生对非遗有更深地了解和认识,同时非遗文化走廊也是各校展示非遗校园传承成果的窗口。

(二)组织实施阶段

为了让学生们更加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市在贵阳市的各个幼儿园、中小学、以及高校试点采取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活动,保证每周一节活动课。让学生在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同时,根据实际不定期的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习展示活动。

(三)活动安排阶段

举行各种文化活动,秉承传统文化意识,开展各种校园活动。例如,举办制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手抄报竞赛活社团环境布置活动、开展黑板报竞赛等。

(四)总结提高阶段

认真做好总结,为下一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做好准备。为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总结实施方法路径。

1.让学生感受到的传统文化的魅力,使广大青少年零距离、亲身参与、亲眼观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从而引导广大青少年认识非遗、参与非遗保护,加深他们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2.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序传承,全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稳步开展,有力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在各校试点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活动,不仅以兴趣为导向,播下对非遗文化热爱的种子,可谓给非遗传承传来“一脉香”。

4.采取非遗进校园这样一个创新的形式,让我们能够看到非遗传承希望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及自豪感,使我们更加珍惜这种文化,自觉传承。

5.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的形式,对于学生阶段来说,不但启发学生的兴趣,让其懂得非遗的文化价值,而且能够培养合格的人才,为非遗传承续上薪火,非遗文化进校园,可行且有新的启示

6.非遗文化的资源也极其丰富,让这些文化资源走进校园,成为孩子们的必须课,不仅丰富学生们的文化修养,更为非遗文化传承带来新契机。学校是一个重要载体,学生们不仅要学习书本上的科学文化知识,更应该与现实结合,懂得呵护民族文化的传统,为非遗文化的传承贡献力量。

1.课时费: 200元/课次×12课次×4项=9600元;

2.宣传资料费:600元/所×4项=2400元。

其中,校园非遗宣传栏制作:300元/个×4项=1200元;宣传横幅制作:50元/条×2条/项×4项=400元;宣传资料打印装订:200元/项×4项目=800元。

3.材料费:2000元/项×4项=8000元。主要是“非遗进校园”所需材料的购买。

合计:2万元整。

描写大师进校园讲话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根据济宁市教育局《关于开展201x年“安全教育月”活动的通知》、曲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曲阜市创建全省慢性非传染疾病综合防治示范县实施方案的通知》、曲阜市安委会《关于开展夏季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等文件要求,结合“强化安全基础,推动安全发展”的主题,通过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进一步强化了学校安全教育工作,帮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动员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学校安全工作,保证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现将活动的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制度,使“安全月”工作稳步推进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队伍。成立了由校长徐秀军任组长的安全领导小组,形成层层安全管理网络,其次,进一步完善安全制度,使安全管理制度更加科学、合理、规范、易操作。实行领导安全值日检查制。值日领导对每天的安全工作负总责,领导小组成员依表值日。针对我校学生比较多,寄宿制的特点,安全隐患大的状况,安排专人进行管理。

2、以校为本,讲求实效,制定完善的宣传教育内容。活动开展初期,我们组织以领导小组为核心的宣传小组,针对我校的实际,制定我校的安全宣传教育内容。

(1)警示教育:认真宣传学习《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正面教育师生自觉遵守《规定》和《规范》,同时以外地发生的安全事故为借鉴,反复宣传教育。

(2)自我保护:在学生中进行如何自救,如何应对走失,被拐骗等安全防范的教育。

(3)疾病预防和食品卫生安全:教育学生不到外面的摊点上购买零食、饮料等,防止病从口入,毒从口入。加强慢性非传染病和疫病的宣传教育。

(4)活动安全:加强课外活动及课间活动的安全教育。

(5)行路安全:注意来回路上,强化交通法规教育。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将安全意识深入人心。

1、开展“安全伴我在校园,我把安全带回家”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将学到的安全常识与家长共享。印发《关于安全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2、学校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等形式营造氛围,利用校内广播、黑板报(各班更新板报内容:安全教育、预防疾病)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开展“安全教育月”活动的重要意义,引导全体师生自觉地投入到“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中来。

3、认真抓好“五个一”活动,即:一次动员:利用周一升国旗仪式,由校长徐秀军代表学校对全体师生进行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国旗下讲话,并对“安全教育月”活动进行动员。一期宣传:各班级在“活动月”内布置一期安全教育宣传板报。一次班会:各班级在“活动月”内布置各班召开一次以“安全教育”为主题的主题班会。一次演练:在“活动月”内组织开展一次紧急疏散演练活动,培养广大师生的自救互救能力。一封信:为加强家校沟通,充分利用“安全教育月”开展“致家长的一封信”活动(可以在暑假通知书中体现),把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关要求告知家长。

4、针对当地季节特点,围绕汛期安全,及早做好了隐患排查治理和防范工作,重点加强对校舍和易受雷电、地震、地质等影响而引发事故隐患的排查和整治,防止因高温、倒塌、溺水、雷电等事故发生的防范工作。

5、加强了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管理,严格校外人员进出校园登记制度和一日领导、教师值班制度,积极预防校内师生伤害事故的发生,确保校园和师生安全。

6、以校、班黑板报和晨间谈话为主要形式,对手口足病、禽流感疾病和非传染性疾病预防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广大师生了解传染性和非传染性疾病的特征和正确的预防方法,提高防病意识和能力。一旦发病,及时就医。

三、强化安全管理,加强进行安全检查,使安全工作百无一漏

第一、对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各班班主任对本班级的责任区进行一次检查

大师进校园讲话心得体会及感悟 校长讲话心得体会大学生(9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