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心得体会模板和方法 心得体会模板简短(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文章心得体会模板和方法一
首先要明确一个问题,申论写作的阅卷标准。
如很多人所想,申论写作无非就是围绕一个话题来写一篇文章,只要言之有理,论证充分,那就可以了。但事实并非如此,有不少文笔好的,却从没拿到理想的分数。我们网上看到的阅卷标准一般都如下:
一类文:立意鲜明,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简明、连贯、得体,表达方式运用恰当,无病句;结构合理,条理清楚,详略得当;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无错别字,标点正确,卷面整洁、美观。
二类文: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通顺,表达方式运用恰当,基本无病句;结构合理,条理清楚;书写规范、工整,格式正确,基本无错别字和标点错误,卷面整洁。
三类文:立意基本明晰,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语言基本通顺,表达方式基本恰当,有个别病句;结构合理,条理基本清楚;书写比较规范,格式基本正确,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少,卷面比较整洁。
四类文:立意不够明确,内容不够具体,中心不够明确;语句欠通顺,表达方式不够恰当,有少量病句;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字体潦草,错别字、标点错误多,格式不正确,卷面不整洁。
五类文:立意不明确,认识有错误,内容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语句不通顺,表达方式不恰当,有多处病句;结构不完整,条理不清楚;字体特别潦草,难以辩认,卷面涂抹较严重。
但是这类标准界定很模糊,一类文和二类文、二类文和三类文的界限在哪?以哪个为衡量标准?没有明确的说。那么阅卷的时候是否也如此?
显然是不可能这样的。据收集到的少有的流传出来的(这包括一些刻意收集的以及别人私下告知我的)阅卷标准,都是有明确的论点以及写作要求的。以20xx年国考副省级申论写作为例。
请参考“给定资料”,以“弘扬黄河精神”为主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中心论点明确,有思想高度;
(2)内容充实,有说服力;
(3)语言流畅,1000 字左右。
这一年的这篇文章普遍都是低分。如果按照我们平常所理解的,全篇材料都没怎么说“黄河精神”,我们大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写,更不要说中间的内容了。很多就按照“黄河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黄河精神,以及如何弘扬黄河精神”的套路来写,照上述的那个模糊的阅卷标准来说的话,那每个这样写的人都应该可以拿不错的分数。事实显然不是如此。
我就将手头有的那个标准贡献出来给大家共享(这里必须得感谢下某图,因为正是他们通过各种努力拿到的这个标准,虽然少之又少,但弥足珍贵。即使我对他们有看法,但该感谢的得感谢,做人得分得清人和事。)
一类文:31-40分。对黄河精神的内涵有充分的认知并清楚表述出来;能恰当联系实际充分论证;结构完整合理;行文流畅。结构完整指的是,按照黄河精神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黄河精神,如何弘扬黄河精神这三个方面来展开论证。或者每一个黄河精神按照这样的逻辑来论述,形成一个个小分论点也可以。对黄河精神内涵的把握,多多益善。
二类文:21-30分。对黄河精神的内涵有明确认知并表述出来;结构较完整;论证充分;行文流畅。对黄河精神内涵的认知六个至少有一个。
三类文:11-20分。明确提及黄河精神内涵,但无论证;或者有论证,但无主题明确观点。不说黄河精神是什么,大谈弘扬黄河精神,11-14分。说出来一个内涵,论证跑题了,比如大谈如何治理黄河,16-20分。
四类文:0-10分。脱离黄河精神。字数严重不足的(不足300字),直接给0-5分。有一定文字能力,6-10分。
无标题,在原得分基础上直接扣两分。
(阅卷老师已明确规定了黄河精神的内涵,具体包括六个方面:1、孕育生灵、滋养万物的无私奉献精神;2、锲而不舍、生生不息的坚定执着精神;3、勇敢向前、不畏艰难的开拓进取精神;4、自我否定、自我调节的主动适应精神;5、胸怀博大、兼收并蓄的开放包容精神;6、也体现了人类敬畏自然、尊重规律的科学创新精神。)
从这个标准来看,很多人的文章都应该是三四类的文章,因为根本没搞清楚黄河精神的内涵是什么,即使写了也不准确。所以不要再愤愤不平地骂命题人了,不是命题人和阅卷人太随意,而是我们以为他们“太随意”,实则是我们根本到不了命题人的高度,始终雾里看花看不透。我们也可以看到命题人在这点上完全有底气藐视社会上的任何培训机构。他们教的那些与真正的“标准”相差甚远,只能拿一些自己写的东西来糊弄人,能拿几分,估计自己心里都没底。
再举一例:
“给定材料7”的划线部分写到:“有位知识分子说,‘我已经无家可归’,‘我在城市是寓公,在家乡成了异客’。这样,无论在乡村少年身上,还是在农民工那里,以及这些出身农村的知识分子的群落里,我们都发现了‘失根’的危机。”请结合你对这段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这篇文章的写作也让很多人无所适从。这种结合一句话的思考写一篇文章就是从20xx年国考地市级申论写作开始的。总论点是什么?分论点又是什么?看看网络上的那些所谓参考文章,可以说绝大部分是不合格的低分文章,更不要说大家自己练的那些文章了。这里就不展开论述了,大家可以自行到网上去查看相应的文章,我先把阅卷标准呈上。
文章只谈“农村教育”为四类文。
如果能从农村教育谈到农村文化,为二类或三类文。
一类文主题是“农村文化失根”,不仅指出农村文化目前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够指出如何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发展乡村文化。重点在于能够指出“农村文化失根的原因”。
一、评阅方法:结合样卷,采用整体关照,分等、分级赋分的方法进行评阅。
1、 总体阅读;2、确定等类;3、根据等类的基准分,分级赋分。
二、评分标准
一等(36—40分):全面符合答题要求
(1) 立意(写作角度、中心论点、主题思想)明确;
(2) 思想深刻;
(3) 联系实际恰当;
(4) 论证严密;
(5) 结构严谨,条理清楚,语言流畅。
以38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基本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二等(26—35分):基本符合答题要求
(1) 立意(写作角度、中心论点、主题思想)较为明确;
(2) 思想较为深刻;
(3) 能够联系实际;
(4) 论证基本合理
(5) 结构较为完整,条理较为清楚,语言较为通顺。
以30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基本具备以上条件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三等(16—25分):
(1)不完全符合题意,中心(写作角度、中心论点、主题思想)较为模hu。
(2) 事例和资料不典型、不具体;
(3) 内容肤浅,论证乏力;
(4) 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语言基本通顺。
以20分为基准,适当浮动,具备以上条件之一者,可获基准分;某一方面比较突出的,适当加分;反之,酌情减分。
四等(16分以下)
看不清具体内容
有关文章心得体会模板和方法二
北宋末年,朝廷一方面向外屈膝,缴纳岁贡,而一方面穷凶极恶,压榨百姓。特别是高俅那厮发迹以后,更是奸臣当道,名不聊生,这才官逼民反,使得那一百单八的好汉齐聚水泊梁山,揭竿而起,对抗朝廷。
是什么引得好汉们被逼的上了梁山呢?首当其冲的便是那奸佞昏官无端扣上的罪名,不然谁放着好好地官不做,美滋滋的小日子不过,而走上梁山,涉险对抗朝廷呢?而这些平白无故的罪名,不是那些昏官胆小怕事,便是那些奸佞滥用私权。在水浒传中,那些形形色色的女子也是豪杰们被逼上梁山的一大原因,而水浒传中的女子,不是阎婆惜潘金莲这般杨花水性,便是孙二娘扈三娘那般粗鲁野蛮。可是,有些罪名也不是空穴来风,水浒中,那些个人物的重情义,冲动莽反倒害了自己,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时冲动杀了人,正好让那些奸佞有了借口。
水浒,前部分给人的感觉是“苦痛后,前景一片光明”而中部也是顺风顺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任需努力”的光明历程,可是到了后端,并不像西游记那般,终于“苦媳妇熬成了婆”,各自修成正果。而文章却突然转了个大弯,整个就变成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苦滋味儿,可是,为甚,本来前景大好一片,结局却这般?
所谓“土匪想要当好土匪,就是为了有一天不当土匪”,梁上好汉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聚在梁山之上,终归是不行的,所以就得付诸行动,他们的本领,颠覆朝廷,自己掌握,毕竟是不行的,但激一激朝廷还是绰绰有余的,毕竟也不是势单力薄,各色人物的本领也不容小觑,好汉们最后都为朝廷而用,都谋得个一官半职,光耀门楣。可是却是因为打败了方腊,损失惨重,只剩下了二十七个好汉,又是走的走,被毒害的毒害,自缢的自缢,终究“树倒猢狲散”。
朝廷,招安了一百单八好汉,除去忧患,为我所用,利用完,败完大敌,便在表面上给了点甜头,背后却赶尽杀绝,永除后患。让那些奸佞昏官出了口气,残害忠将。但为何会如此呢?其实这个道理,就和“三国杀”一般,一开始,不能毕露锋芒,以免成了那些小人的“眼中钉,肉中刺”,要隐藏好自己的身份。对战时,倘若你是忠臣,想要获得最后的成功,毕先除内奸,后屠反贼。而好汉们,先除了反贼,却还未来得及屠尽那些祸害忠良的“内奸”,而这里的内奸,便是指的那些仗着权势,找借口欺压忠良百姓,欺负自己人的奸臣了,自而让外人得了空子。怎会不败?怎一字无奈啊!
水浒传中的世界,并不像金庸笔下的江湖那般,闻所未闻的武功,华丽丽的服饰。在水浒中,与之相反的风格反倒更添了几分真实。但加上了伏魔殿这么回事
文章心得体会模板和方法 心得体会模板简短(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