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警察队伍顽瘴痼疾心得体会精选(5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警察队伍顽瘴痼疾心得体会精选一
一、纪律作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公安队伍是一个大集体,集体中的每一个人都要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只有每一名警察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牢记人民的嘱托和希望,才会在思想上解决作风不严谨的问题。铁的纪律是保障公安队伍强有力战斗力的坚强后盾。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培养出一个人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纪律意识。
二、对业务理论的学习不够,对业务知识的学习还不够充分。当前在国家实行“依法治国”大的战略目标下,全国范围内形成了良好的法律意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了,而作为执法者的我却不能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去提高,适应不了当前形式发展的要求,势必造成很多问题,势必会影响工作的更好开展。如2020年9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等新的法律法规,这就要求我们自己必须紧张起来,不断的充实提高自己的各项技能,以便于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和高质量完成。
三、组织纪律意识方面存在侥幸心理。我在以前头脑中总认为自己出不了什么大问题,对小问题重视程度不高。有句古话说的好,“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所有大问题的产生都是有小问题开始的,所以不够重视小问题的态度是不正确的,侥幸心理的存在可以说是存在的安全隐患,今后必须加以克服。
四、自我管理能力不强,容易受不良风气影响。自参加公安工作以来,和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们打交道,社会上不可否认的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活方式,对于我来说,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公安工作具有易腐蚀性,这就要求我们要时刻防腐拒变,我已经认识到这种环境对于一个人的影响是很大的,我会继续注意加强自身修养,自觉抵制各种侵蚀,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优良品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五、自我要求不严,开拓精神、创新意识不够,满足现状,未能充分发挥主人翁意识。在思想上缺乏积极进取的意识,对日常工作要求不高,甚至有些时候抱着得过且过的想法,片面认为只要平平安安就万事大吉,存在着“无过便是功”的思想,没有扎根基层,开拓进取的精神,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的作风还不够,由于这种麻痹思想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精神面貌,使得自己在工作上没有突出亮点。
今后工作中我应该注意和加以改进的问题:
一、要多学习、勤动脑,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结构。始终不放松学习,争取用扎实的理论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用深入的专业知识来解决工作中遇见的各种问题,更加灵活的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要勇于在工作中实践,立足本职岗位,积极借鉴别人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的来提高完善自身的工作和服务水平,时刻牢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
二、加强《人民警察纪律条令》《中国共产党党章》和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铁的纪律作为保障,工作也无从谈起。我决心在以后的工作中时刻不忘自己警察的身份,用警察的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
三、严格遵守“八项规定”,提高安全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对自身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和隐患及时加以消灭在萌发状态,坚决杜绝吃、拿、卡、要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作风问题,杜绝工作时间饮酒和酒后开车等严重违反问题的出现,时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
四、善于用新的思维、新的办法来分析解决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工作中要勇于开拓创新,用过硬的业务水平来更好的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并且保证质量。
感谢组织,我在作风纪律教育整顿活动中的剖析材料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上。剖析自己还不够全面和细致,请同志们监督我,多提宝贵意见、建议,以便于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可以更加胜任本职工作,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警察。
最新警察队伍顽瘴痼疾心得体会精选二
面对日趋繁重的交通管理任务和日益复杂的交管新形势,因交通民警警力严重不足,警务辅助人员大量招录应运而生。多年来,辅警队伍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办理车驾管业务、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以及后勤保障、文秘管理、计算机管理等非执法性日常事务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个别地方更是因对辅警疏于监管,导致违法乱纪问题发生,引起群众诟病,也严重影响了交警队伍的整体形象。为贯彻落实党在新时代的建警治警方针,笔者结合大队辅警队伍现状,就如何加强辅警队伍建设和管理,打造新时期下人民满意的交警队伍提出几点浅见。
当前,我县道路通车里程达5019公里,机动车保有量13万余辆,驾驶人数量超过18万名,机动车保有量居全市第二、驾驶人数量居全市第三。大队现有民警35人,事业人员6人,辅警115人,管理任务与管理力量之间悬殊巨大。从人员结构来看:辅警人数占大队总人数的73.7%;从年龄结构来看:辅警队伍中18-25岁的23人,占辅警总人数的20%,26-39岁的71人,占辅警总人数的61.7%,40岁以上的21人,占辅警总人数的18.3%;从文化结构来看:高中及以下学历的49人,占辅警总人数的42.6%,大专学历的65人,占辅警总人数的56.5%,本科学历1人,占辅警总人数的0.87%;从从业年限来看:未满1年的10人,占辅警总人数的8.7%,1-3年的39人,占辅警总人数的33.9%,3-10年的47人,占辅警总人数的40.9%,10年以上的19人,占辅警总人数的16.5%。从岗位分布来看:窗口服务24人,路面勤务58人,事故处理11人,文秘内勤15人,指挥调度5人,司勤2人。
总的来说,辅警队伍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呈整体年轻化,思维活跃,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能力较强;二是文化程度不高,思想认识、思维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三是从业年限10年以下的占了83.5%,人员流动性较大,队伍稳定性有待提高。
(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当前,各地辅警招录工作大多归口于公安局和人社局,面向社会统一进行招录,招录条件较为宽泛,对学历要求及岗位适应能力要求不高。加之辅警队伍流动性过大,为便于日常工作开展,往往会对招录程序进行简化,未严格执行招录标准,直接导致被录用人员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良莠不齐。
(二)收入付出不成正比。作为交警队伍中最重要的一支辅助力量,辅警队伍发挥了辅助执法管理和服务的作用,日常工作强度高,纪律要求严格,但无论是政治待遇还是经济收入都与民警相差甚远。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心理失衡,影响工作积极性。更有甚者会利用工作之便谋取私利,铤而走险,既伤害与群众间的感情,又损害交警队伍整体形象。
(三)队伍的稳定性不高。辅警属于“合同工”性质,被戏称之为“临时工”,但其工作压力、工作强度以及工作风险都与民警相当,高强度工作与低工资福利必然催化人员迅速流动,难以留住优秀人才长期从事交通辅助管理工作。部分辅警职业荣誉感、认同感较低,认为工作没有前途或前途渺茫,缺乏应有的进取心,继而心浮气躁、作风飘浮,影响了自身发展和队伍整体形象。据统计,近三年来,从大队离职或被辞退的辅警共有59人,其中既有新招录人员承受不了工作强度而离职,也有培养成熟的业务骨干因待遇差而离职,人员流动性巨大,给日常管理增加了难度。
(四)监管制度落实不好。一方面个别辅警法纪意识淡薄,岗位责任意识不强,认为纪律规定是为了约束民警而制定的,部分辅警甚至存在“管严
最新警察队伍顽瘴痼疾心得体会精选(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