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能力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方法 就作风建设方面心得体会(3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住建能力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中央、省、市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工作要求,紧紧抓住东区作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综合试点区的战略机遇,大力加强我区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我区防灾救灾的能力,推进“平安东区”建设,为“五个东区”建设保驾护航。
二、基本原则
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统筹协调、源头管理,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科学管理、提高效能,立足实际、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通过不断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进一步健全公共安全各级排查整改机制,推进公共安全基础建设,有效预防各类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全面推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和能力建设,加快建设具有东区特色社会管理模式,形成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局面。
三、工作目标
通过加强公共安全应急体系的建设,健全政府主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救灾应急管理体制;构建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救灾应急综合协调机制;建成覆盖各级政府和城乡社区的救灾应急预案系统;建立健全规范、高效的灾情管理系统;建成布局合理、品种齐备、数量充足、管理规范的救灾物资储备系统;完善救灾法律法规,打造救灾科技支撑平台,建立专兼结合的救灾应急队伍;建立部门协调、军地结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救灾应急工作格局,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救灾应急体系,全面提升救灾应急工作的整体水平。
四、工作重点
(一)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1、制定《东区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制定《攀枝花市东区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各部门、街道(镇)结合对照《办法》,从程序、内容、机制等各个方面对各自预案进行全面完善和修订,提高应急预案的实战性。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
2、实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
修订完善各专项应急预案;各部门、街道(镇)应急预案;各社区(村)、学校应急预案;其他重点单位应急预案。责任单位:区级各部门、各街道、银江镇
3、制定东区各类应急预案资料汇编
把已制定的自然灾害类、事故灾难类、公共卫生事件类、社会安全事件类等四大类应急预案汇编成册。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
(二)提高监测预警能力
1、建立自然灾害预警体系
建立森林火警、地质灾害、地震等预警体系。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国土分局、区农水局、区住建局、各街道、银江镇
2、建立社会信息反馈网络
在社会公共安全领域,一般而言,很多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都有其先兆,只要平时加强对有关社会信息的发现、传递和收集,通过监测和分析,予以处理并反馈给政府,即使不能避免事件的发生,在有应对准备的情况下,其危害后果也会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信息反馈网络,提高社会安全事件的预警能力。
牵头单位:区委维稳办
责任单位:区委群工局、区公安分局、各街道、银江镇
(三)强化风险隐患排查整改1、做好森林火灾、地质灾害的风险隐患排查整改。 责任单位:区林业局、区国土分局、区农水局、银江镇2、排查整改物业管理和城市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消防和治安防范等社区公共安全隐患,全面整改消防设施年久失修、消防通道堆物封闭、地下空间违章挤占使用、防盗技防设施不配套等问题,确保社区消防应急通道畅通。责任单位:区公安分局、区消防大队、区城管局、区住建局、各街道
(四)推进各级应急指挥平台建设,建立递进式应急机制
1、成立东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攀枝花市人民政府关于成立攀枝花市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的通知》和《攀枝花市东区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规定,成立攀枝花市东区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应急委员会),作为区委、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议事、决策、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全区应急管理工作,负责指挥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和应急救援工作。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
2、设立专项指挥部,建立递进式应急机制
根据公共突发事件类别在区应急委员会下设20个专项应急指挥部。
责任单位:区委政法委、区委宣传部、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卫生局、区农水局、区住建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区林业局、区商务局、区安监局、区经信局、区环保局、高新区委员会、区消防大队
(五)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1、建立东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
依托东区公安消防大队、东区武装部以及民兵、预备役人员、专业技术队伍等社会力量组成一支能够快速反应、果断处置、常态化备勤、正规化训练的应急救援队伍。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区消防大队、区人武部、区经信局、区、卫生局、银江镇
2、配备必要应急救援物资器材
除给区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队员配备个人装备外,还须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装备以满足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救援需求。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区消防大队、区财政局
3、开展应急管理人员和应急队员培训
加强并重视对应急管理工作人员的应急知识学习和培训,提高工作人员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能力。
每年定期开展一次技能培训,增强应急队员的专项应急技能,提高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的综合救援能力。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
(六)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
1、制定《东区应急物资储备目录》
区各对口部门拟定各自的应急物资储备目录报区应急办汇总,区应急办着手摸清全区的应急储备状况,切实解决应急储备存在的问题,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
责任单位:区消防大队、区民政局、区住建局、区卫生局、区经信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区林业局、区安监局、区农水局
2、建立全区应急避难场所
建立起深入社区(村),覆盖全区的应急避难场所。
责任单位:区住建局
(七)大力开展应急知识宣教
1、建立东区应急管理宣传网站
依托东区公众信息网,区应急办和区信息中心联合创办区应急管理宣传网。网站从东区基本情况、应急预案管理、突发事件信息、防灾避灾知识等方面入手,以文字、图片、表格、动画等形式,生动宣传各种应急自救知识。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区委宣传部、区信息中心
2、各责任部门根据各自工作定期开展宣教
林业、农水、国土、卫生、防震减灾等部门,定期开展安全宣传工作,可开展“安全日”、“安康杯”知识竞赛等活动增强公众对防灾救灾的认知能力;各类中小学、幼儿园每学期开展不少于2课时的公共安全教育,组织不少于1课时的紧急疏散和逃生演练。
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林业局、区农水局、区国土资源分局、区卫生局、区住建局、区教育局、各街道、银江镇
(八)加强和改进突发事件信息报送工作
1、制定东区应急信息报送制度
建立完善信息报告责任追究制度,明确信息报告的责任主体,严格执行信息报告时限要求,特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必须在1小时内上报,不得迟报、漏报,对没有按照要求上报信息的,严格依法依规追究责任人员责任。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
2、制定东区应急信息报送奖惩办法
制定东区应急信息报送奖惩办法,对于信息报送的杰出工作者给予奖励,对没有按照要求上报信息的,严格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区法制办
3、设立区应急总值班室(与区政府总值班室合署办公)
建成从区到街办(镇)到社区(村)层层联动的值班网络系统,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了对突发事件信息的收集、评估、传递和及时处置,确保了信息渠道的畅通。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
(九)抓好应急管理试点工作
针对东区的实际情况,选择以下三个单位作为应急管理试点:市第二小学、炳草岗街道、银江镇。
责任单位:区应急办、区教育局、炳草岗街办、银江镇
五、保障措施(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东区推进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协调小组及其办公室,区政府应急办任组长单位,区委维稳办任副组长单位,区委群工局、区公安分局、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人社局、区卫生局、区工商局、区质监局、区安监局、区食药监局、区法制办、团区委、各街道、银江
住建能力作风建设心得体会和方法 就作风建设方面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