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概论心得体会实用 佛法概论心得体会实用版(4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主题佛法概论心得体会实用一
2、予人方便,满足他人需要者为善;仅对自己有利,而对他人不利者是恶。
3、世上没有偶然的行为,我们都是联系在一起的,你无法将一个生命和另一个生命分割开来,就像风和微风紧密相连一样;没有一个故事是孤立的,它们有时在拐角相遇,有时一个压着一个,重重叠叠,就像河底的卵石。
4、时下的一些文青们,常会说起水上之书,感慨生命的历程就像在水面上 书写文字。若某个文青在此番感慨中获得心灵的释然,也算是契合了大慧禅师所说的中士闻道,也就是对禅的领悟达到了中等层次。上等层次如何?如印印空,将生命的华彩挥洒在虚空之中,挥洒的当下就是空, 连水纹平复的时间都没有。佛性本具,生命本然,为何会有印空、印水、甚至印泥呢,这只是世人执妄心的轻重之别。上士之上的境界又如何? 且将印泥印水印空的印章碎为粉尘,此刻就能见到800年前的大慧禅师 以及2500年前的佛陀。
5、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梁)傅翕《传灯录》卷二十七
6、贪念生,就会善解;恶念消,就不会作恶,则灾难自然远离。
7、成佛不成佛,端在做人。
8、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可见只要拥有一颗平与宁静的禅心,便能阻挡世间一切浩荡风云、起落浮沉。就能看清一切灵透事物,哪怕置身茫茫荒野,也不会误入歧途。
9、建立人格的第一步是"信"。
10、善缘、恶缘,都在语默动静中;好话让人心开意解,坏话让人心起烦恼。
11、人对了,世界自然就对了。东西都是一样的东西,人们只是从他们喜欢的人那里买东西。人是东西的灵魂。
12、我干自己的小事去啦,大事就留给那些干大事的人好了。
13、戒德重于地,慢高于虚空,忆念疾于风,思想多于草。
14、我不求佛,也不念经,心若清禅何须求,晨钟暮鼓轮回起,本就一场空。看淡,勘破,就没了计较,没了索取,包容所有的不平。
15、眼光要远,但脚步要近,做人、做事要放远眼光,但是不能好高骛远,要从近处开始做起,要脚踏实地。虽然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宏大的愿望,但是从低处做起,从细节做起,会距离成功更近。
16、慈悲不只用口说,而是要身体力行,走入人群付出。
17、昨天的付出是昨天的事,如果今天尚未付出,就不要期待收获。很多禅修者,秉承着这一道理,整日紧张地劳动,过着清苦的生活,平淡、辛勤而又虔诚。
18、父母过分爱子女的心力,会反射成为子女的烦恼。对子女要放心,他们才能安心。
19、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善权方便,为利他故,于诸性罪,少分现行,由是因缘,于菩萨戒无所违犯,生多功德。《菩萨戒本》
20、如是我闻。一日,法师路过一条小河,遇女子对河饮泣。法 师:施主为何事伤心?女子:我回不了家了。法师:家在何处?为何 不能回家?女子轻抹眼泪:我本螺蛳姑娘,家在河中。他年为羡慕世 人而来,如今世人已不足观,只好回家,可我的螺蛳壳不见了。法师 摇头:真要回家,路有千条,何必系于一壳。
21、知错能改近乎勇。大丈夫行事,理当要有这种气魄。
22、世尊上雪山,有谁为之说。仗此无情剑,便把青丝截。四相本来空,万法一无得。解脱内外著,生死从兹歇。一虚云和尚
23、我们不是智者,悟不透全部人生哲学;我们不是禅者,不可能释然尘世一切。唯一能做的,就是踏着生活的琐碎,捡拾快乐的碎屑;踩着人生的烦恼,预览未来的美好。生命太短,岁月太长,活着,并快乐着,才是幸福所向。人活的是一种情怀,是一种姿态,要的是轻松愉快,些人,些事,改变不了,就学会妥协;纠结难受,就试着释怀;看不习惯,就学着忍耐;无法想象,就试着理解,如此,才能多些开怀。
24、经书禁咒术,工巧诸技艺,尽现行此事,饶益诸群生。《维摩经》卷中,佛道品
25、菩萨常乐思审语、时语、实语、义语、法语、顺道理语、巧调伏语、随时筹量决定语。是菩萨乃至戏笑,尚恒思审,何况故出散乱之言。
26、人,可以什么都没有,但不可泯灭爱心。爱心是促使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自私走向无私的源头。具有爱心的。人,纵然平凡,也决不庸俗,因为他们懂得:心中时时倾注善良和宽容,就会获得一生的甜美和幸福。
27、学不难有才,难有志;不难有志,难有品;不难有品,难有眼。惟具超方眼目,不被时流笼罩者,堪立千古品格。品立则志成,志成,才得其所用矣。
28、这个世界上你是唯一,绝对找不到第二个你,造化交给你的 任务只有你才能完成,任何人无法取代。不要抱怨,不要幻想依赖别 人,造化同样给了别人必须完成的任务,所有的别人也是唯一。靠自 己,能悟出这三个字的人,算是洞悉了人生的真谛!每个人的人生都 是自己的,绝无例外。
29、八万四千法门都是法尘,眼睛里尘沙除去了,也不能换入金粉,因为金屑虽贵,在眼亦病,"法"虽好,不如"无"更好。
30、所谓生报,是指今生做的事,到来生才受报应。
31、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聋奏音乐,悦彼不自闻,于法不修习,多闻亦如是。如在四衢道,广说众好事,内自无实德,不行亦如是。
32、树苗越是小,越是主干突出,少有枝叶,甚至是光秃秃一条,点缀几片叶子而已;长大了,才分枝发权,枝叶繁茂。越是初学的人,越要一门深入;所学深入坚固,则不妨广博,如树分枝成冠,蔚成庄严。
33、有慈悲心,就是佛心;有爱心、毅力,投入为人群付出,是菩萨心也是菩萨行。
34、关于爱情,或许正如雪小禅说的那样,爱情的别离,原来只是一个手势,孤独、苍凉、凄美,散发着烟花开过的味道,冷冷的,一地相思,两处寂凉。是的,我依旧在旧时光里,不愿丢弃一段曾经,而你,在离去后,是否有过些许的悲寂呢?
35、譬如父母怜愍于子,心常欲令离苦得乐。王亦应尔,于诸国邑所有众生,僮仆作使辅臣僚佐,应以诸佛所说四摄而授受之。
36、修行不仅仅仅要有诚心,更要有恒心,不是一朝一夕而是时刻如是,平时不好讲那么多话,舌尖顶上颚,有口水时咽下,那是甘露水。
37、心不至第二,已灭坏不续,我为弟子说,念展转生灭。《入楞伽经》卷十
38、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39、说话是生活中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太平常,很多人体察不到言 语的重要性。佛家以口业为"患苦之门,祸累之始"。"五戒十善"中, "五戒"的第四戒为"不妄语",具体为:不恶口、不两舌、不妄言、不 绮语。
40、生活中,当你发现有一个人能让你随心所欲地发脾气,任你随心所欲地胡闹,那一定是与你缘分极深的人。心理学讲,人的潜意识里,只有对最亲密的人才会产生依赖感,也只有能让你感觉安全的人,你才会随意地释放自己。而有些人,你却只能和他客客气气,礼尚往来,那只能称为君子之交淡如水。
41、人心中欲望太多,而不能一一得到满足,就会产生烦恼,就会觉得苦。
42、平常心有利于人们清醒地认识社会和自己。保持一颗从容淡定的良好心态,有利于人们实现自己的伟大志向。练就一颗平常心,把功名利禄看得淡泊一些,就能达到荣辱不惊、物我两忘的境界。
43、出家正业正戒汝等比丘,昼则勤心修习善法,无令失时,初夜后夜,亦勿有废。中夜诵经,以自消息。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44、人类就像是生活在同一个鱼缸里的鱼。
45、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名一行三昧。
46、人之所以陷入名利旋涡不可自拔,往往是因为错信名利的永恒,于是控制不住膨胀的欲望,被权力和金钱迷了心窍,执著于永久拥有。其实世间任何拥有都只是过程,就连人的生命也只是一个过程。
47、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启人心智功德无量。我学知识,知识不必属我;倾我所知,惠人实则惠我。
48、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方能包容万物。
49、因贪念而侵夺他人,实则伤害自己的人格。
50、或称扬彼德,开善举之门,或赞叹其名,发荐贤之路。成人之美,助发勇心,喜他之乐,同兴好事。
51、诵咒心不向外驰,应依是理善修作,若心散乱而外驰,虽持一劫不得果。
52、只这一颗心,就已经是一处绝尘世外的桃花源,花开花落,藏了一丝丝潜在的清高,藏了喧嚣世界里那一点点禅心。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没有丝毫杂念,这恬淡清闲的美情,换来的是心灵的短暂轻松。
53、诸有为法才得自体,从此无间必灭归无,若此处生即此处灭,无容从此转至余方。(古印度)世亲《俱舍论》卷十三
54、人为恩爱惑,不能舍情欲,如是忧爱多,潺潺盈于池。《法句经》卷下,爱欲品
55、富日子有富日子的过法,穷日子有穷日子的过法。弘一法师并不把自己富家公子的出身放在心上,而是真正做到了随缘、随心;也没有因为家庭的变故而有所动摇,改变心态。弘一法师成为一代宗师,与其"苦乐逆顺道在其中,动静寒温自愧自悔"的信念是分不开的。他将自我完全投入到当下的生活中,心在莲池,纵使有风经过,也不会惊起波澜。
56、佛学里把这个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译过来便是能容纳许多缺陷的世界。这个世界本来就是有缺憾的,没有缺憾就不会被称为"人世间"。
57、人生只是一个方向,快慢则由自己决定。
58、烦恼和忧愁就像戒不掉的烟,你越是纠缠就越是痛苦。许多烦恼和忧愁都是自己绑上去的绳索,是对心力的无端耗费,是自己设置的精神牢笼。昨天已经过去,明天还是未知,只要好好把握现在,什么事情都可能出现转机。所以,在人生的储蓄卡上,你可以预支幸福和快乐,但请不要预支烦恼和忧愁!
59、一个真正认真生活的人,在任何情况下,不会因世俗的虚荣诱惑而丧失自己的品性尊严。人生短促,我们应该排除一切困难而工作,并做到圆满的成功,谋求为人类生活的利益做贡献,再从自我实际的力量去创造命运。
60、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会面对困惑和悲伤,内心如何感受,内心如何觉醒,去平和那些内在的浮躁,剔除那些自我的固执,不必要徘徊在那些悲情的负面情绪里,用自己的内心光明,活成自己的生活方式。有句话这么说,自己的时光自己雕刻。
61、生命从来就不是固执寂寥的落寞自怜,从平凡中活出特别的意味,从悲观中活出人生的向往,从历经悲情的伤痛中活好生命的状态,活出内心的明朗,从生活来,到生活中去,生命注定要面对更多的风雨,一笑悠然,平静安然。#延参法师宝相寺讲座#
62、心有一切有,心空一切空;心迷一切迷,心悟一切悟;心邪一切邪,心正一切正;心乱一切乱,心安一切安;一切为心造,无心自解脱。佛曰:缘来天注定,缘去人自夺。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笑言面对,不去埋怨。悠然,随心,随性,随缘。
63、但学无心,顿息诸缘,莫生妄想
佛法概论心得体会实用 佛法概论心得体会实用版(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