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气节的心得体会总结 民族气节的文章(三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民族气节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弘扬民族精神
什么是祖国?祖国就是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和土地上的人们,是每一个中国公民,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祖国是我们大家的家。祖国在那里?祖国就在我们面前,就在我们的教室里,就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是我们每天面对的同学、老师、家人。祖国的兴亡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每天的行为积累起来的。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各族人民互相融合成为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为全人类的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伟大的民族必定有伟大的民族精神,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什么?诗人艾青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着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我认为这是对我们民族精神的最好解释,那就是热爱自己的祖国——爱国主义。在五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民族精神。
中华民族有着注重团结的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各民族人民之间相互融合,和睦相处,同舟共济,共同进步,孕育、培养和形成了一种崇高而朴实的民族团结意识。正是这种民族团结意识,使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始终没有解体,始终没有屈服,始终傲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是几千年来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这种共同愿望,决定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方向。依靠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中华民族无所畏惧地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排除了一个又一个障碍,勇往直前。坚持民族团结意识,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繁荣、昌盛的根本保证。
中华文明蜿蜒奔腾了五千年,让我们在这里回顾、反思、警醒。我们要弘扬民族精神,要让我们的祖国经过我们的努力,变得更加繁荣,更加勃发!
每当五星红旗升起,每当《义勇军进行曲》奏响,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个人,都会感到自己同庄严站在一起,同伟大站在一起,同胜利站在一起,同太阳站在一起!
五星红旗,我为你自豪;我的祖国,我为你骄傲!
谢谢大家!
主题民族气节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7年,是我国各民族在党的领导下,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少数民族的面貌、民族关系的面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面貌发生历史性巨大变化的67年。67年来,民族团结为祖国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天,我们可以从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上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国是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团结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命运始终紧密联系在一起。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符合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在我们这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有1亿多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以上,分布在全国各地;民族自治地方占国土总面积的64%左右,西部和边疆绝大部分地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族团结在维护国家统一和长期稳定方面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和分量。67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党的民族政策,不断巩固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保证了国家长治久安。
民族团结是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团结就是力量。民族团结形成的力量,既是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重要体现,也极大地影响着综合国力。在综合国力构成中,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固然属于重要因素,但无论是经济实力还是科技实力、军事实力,没有民族团结所凝聚的力量来贯穿,终究形不成合力,形不成强大的国力。67年来,民族团结始终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重要内核,是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67年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这与我国各族人民大团结产生的巨大力量有着密切关系。
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懈追求的目标。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根本动力来自全国各族人民。只有各民族大团结,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才能确保各族人民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使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限度地激发出来,使社会主义制度下一切物质的和精神的、现实的和潜在的积极因素竞相迸发其能量,一切有利于造福社会和人民的源泉充分涌流,从而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真正变为现实。经过67年艰苦奋斗,中华民族迎来了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靠的就是全国各族人民精诚团结、万众一心、共同奋斗。
民族团结是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客观需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现在所处的战略机遇期,既是黄金发展期,也是矛盾凸显期。新中国成立67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团结是福,民族*是祸。要牢牢抓住并切实用好当前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把方方面面的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来,就必须在全社会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把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团结起来,把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调动起来,把各民族的力量凝聚起来。
谱写民族团结新的壮丽篇章
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人心所向,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新中国成立67年来,民族团结保障了国家长治久安、繁荣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更要从新的时代要求和新的实际出发,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谱写全国各民族大团结新的壮丽篇章。
把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统一起来。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们党在民族团结政策上的根本立场。近年来,我们党和国家已经和正在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西部大开发战略等,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当然,由于历史、地理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仍然存在一定差距。正因为这样,我们党一再强调,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增强民族团结的核心问题,就是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我们必须把民族地区自我发展与中央和其他地方支持发展结合起来,既要向民族地区投入更多的资金,又要给予更优惠的政策;既要帮助民族地区把经济搞上去,又要帮助其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既要继续发挥中央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坚持抓好各地区各部门的对口支援。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实现民族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最终实现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富裕。
把保护和弘扬各具特色的民族优秀文化与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统一起来。促进民族团结的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让各民族普遍认同、归属于中华民族。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并不排斥对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和弘扬,它们是有机统一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本身就是在各民族文化长期发展繁荣的基础上,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结晶,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成果。离开了各民族文化的繁荣,就没有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我们要在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大力保护和弘扬各民族风格鲜明、魅力独特的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引导各民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锐意创新,善于把各民族文化积极、有益的成分吸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使之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要努力用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滋养和哺育各族群众,使全体人民深化对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巩固和强化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牢不可破的精神纽带。
把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各方面的合法权益与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民族都有它的长处和短处。民族有大有小,发展水平有高有低,但绝无优劣和贵贱之分。在我国,汉族和少数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一律平等;任何民族都没有特权,任何民族的合法权利也没有被限制;民族平等不仅包括政治上、法律上的平等,而且包括经济上、文化上等各个方面的平等。保护好各民族的这些平等权益,是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根本前提和重要内容。我们要切实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巩固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切实保障少数民族各方面的合法权益。要以少数民族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扎扎实实为少数民族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使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丰硕成果。要坚决反对一切形式的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反对一切形式的民族歧视,防止出现伤害民族感情、损害民族团结的情况。
把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与搞好各族干部之间的团结统一起来。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干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是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骨干力量,是搞好民族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资源。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把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摆在战略位置,一批批德才兼备的少数民族干伍在党和政府的关怀培养下茁壮成长。少数民族干伍建设是一件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要进一步制定周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同时还要看到,搞好民族团结的关键是搞好各族干部之间的团结。要积极引导民族地区的各族干部以党和国家的事业为重,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携手为各族群众谋福利、为民族团结作贡献,特别要引导他们带头践行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不断增强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把慎重妥善处理各族人民内部矛盾与严密防范和依法打击一切形式的民族*活动统一起来。解决民族之间的矛盾和问题,首先要严格区分矛盾性质。我国现阶段民族之间的矛盾和影响民族团结的问题基本上属于人民内部矛盾。处理这类矛盾和问题,必须讲原则、*制、讲政策、讲策略,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什么问题就按什么问题处理,多采取教育、疏导、化解的办法。但是,对于民族*主义,对于极少数蓄意挑拨民族关系、破坏民族团结、制造恶性事件的犯罪分子,不论涉及哪个民族、信仰何种宗教,都要依法处理。要坚持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国际敌对势力打着“民族”、“宗教”、“人权”等旗号对我国进行的西化、分化活动,严密防范和坚决打击民族*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恐怖势力通过各种手段对我国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
主题民族气节的心得体会总结三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好!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每当我听到这首歌,都会激情澎湃,我作为中国的炎皇子孙,一名幼儿“双语”教师,倍加感受到我们团结奋进,共创美好幸福生活的这个重大意义。
当党的xx大把“科学发展观”庄严写进党章时,当“科学发展观”春风般吹遍祖国大江南北时。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就是这个时代最振奋人心的号角,它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弹指一挥间,我们伟大的祖国迎来了他的六十华诞。回顾这波澜壮阔的六十年,回顾这六十年的沧海桑田,许许多多的动人画面被永远留在了新疆各族人民的记忆深处。
新疆,一个多么美丽的地方!天山雄伟、草原辽阔、戈壁广袤,资源富饶,生活在这里的47个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一起用双手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生活在这片沃土上的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共同开发建设新疆,形成了新疆多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在共同团结奋斗的历程中,结成的是牢不可破的血肉纽带和兄弟情谊,凝结的是各民族心手相连的真情实感。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是党培养了我,现在我是一名幼儿“双语”教师,休息之余常常回家看望家人。当我回家时,看到一户户农民搬进抗震安居住房时的灿烂笑容;当我看到一片片荒山被绿荫覆盖后的郁郁葱葱;当我看到一座座的工矿企业上空又重新拥有的蓝天白云;当我看到偏远山区小朋友拿着免费课本时的兴高采烈;当我看到免除税赋后农民的轻快身影,我才深深的体会到,经济的迅速发展,科学发展观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道理。
“家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家和万事兴,有你也有我”,几十年来,新疆各族群众朝夕相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结下了血浓于水的深厚情谊,有什么理由不感受到党和人民给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呢?我们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在我们的生活中涌现出许许多多民族团结的感人事迹:有为抢救少数民族孩子而从自己身上取下13块皮肤的吴登云;有为抢救素不相识的汉族女大学生挺身而出的艾尼·居买;有为挽救尿毒症晚期的维吾尔族学生毛兰江·吾麦尔无偿捐赠一颗肾的汉族女青年王艳娜;有新疆首届十大杰出母亲阿尼帕含辛茹苦收养了汉、回、维吾尔、哈萨克四个民族10个孤儿,这些事迹早已深深印在各族人民的心中,他们的精神传遍了天山南北,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新疆各族人民。
在如今的形势下,我们的每一份付出都将为社会增添一份和谐,我们的每一滴汗水都将折射出太阳的光芒。如果在维护民族团结的伟大事业中,做不了大海的滚滚波涛,那就做一股山间的潺潺溪流吧;如果做不了峰顶的参天大树,那做一棵河边的青青小草吧。
让我们在平凡中创造不平凡,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保卫来之不易的改革开放成果和稳定的政治局面,一起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乘着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的浪潮,并肩携手、同心同德,共同担负起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祖国统一的神圣使命,弘扬民族团结精神,爱我中华,共创新疆辉煌的明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民族气节的心得体会总结 民族气节的文章(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