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心得体会和感受及感悟 抗疫感想体会(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抗疫心得体会和感受及感悟一
为护住每一盏可能熄灭的灯
护住生命,护住光明
你戴上了护目镜和口罩
为避免交叉感染
节省穿防护服的时间
你将长发剃成了光头
从小爱美的你,没有丝毫犹豫
面对疫魔的狰狞
你来不及恐惧
你是带着尿不湿走进工作间的
你出征的日子,正是
你领取《结婚证》的当天
临行时,你出奇的淡定
只说了一句
我是学医的,该出发了
从此,你选择了
日复一日的逆行和坚守
有时甚至是席地而眠
我记得,我不能不记得
你走出工作间,褪下
护目镜和口罩的那一刻——
脸上留下了
深深的压痕和大块的红斑
鼻梁上的水泡和创可贴
大滴大滴的汗水……你说
只想安静地闭闭眼
就一会儿
那一瞬啊,我强大的内心
彻彻底底地溺于泪目
我也是有女儿的父亲呀
姑娘,你真美
你是我见过的最美的新娘
你在长江边出生
我在乌江边长大
你让我再次看到了岸壁栈道
看到了纤绳在血肉中的勒痕
看到了汉字深刻的笔划
看到了带着体温的长城和旗帜
看到了2020年深冬的中国
一枝含笑的红梅
姑娘,我记得
我们都记得
欠你一头乌黑的秀发
欠你一场体面的婚礼
关于抗疫心得体会和感受及感悟二
“抗疫”主题征文:众人同心战“疫”
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抗疫”主题征文:众人同心战“疫”,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一定会有所收获。假若亲能将此文档收藏或者转发,将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寒春换季,灰云烟雨。每当到了一二月,庭院里便有了些春意。
而往往在万物复苏的同时,各种微生物也在悄然萌生。难免有人会染上些小病,这便是众所周知的春瘟。
在今年,在中国,我们受到了一个严峻的考验。
随着xx月初,武汉第一个病例的爆发,这个春季就注定写上特殊。由于人们将信将疑、排己为外的玩笑态度;以及冠状病毒行踪敏捷、诡异高超的诈骗技术;恰好碰上了举国同庆、阖家团圆的春节,大小宴席、人传人的现象愈加严重……确诊病例不断增加,我们眼睁睁地看着祖国版图的每一片省区渐渐染上了红色。
我的父亲是名医生。在我很小的时候,他给我的印象就与别的家人不一样:早出晚归、三餐不齐。
我常问母亲,“爸爸去哪儿了?”母亲总是笑着回答:“爸爸他在上班呢!”我也时常打过电话,而电话那端总会传来护士姐姐的声音,温柔地说:“您好,郑医生正在做手术,请问您有什么事吗?”父亲经常出差,到处开会、听讲座,逢年过节他还要轮班,有的时候碰上急诊,大年三十、大年初一都不得不与我们隔屏同过。
在全国突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时,父亲作为我们县定点医院的领导小组成员之一,义无反顾冲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为此,全家人都充满了担忧。确实,在现今的状况下,与发病者有任何接触,都显得格外危险。出于担心,我也曾自私地希望父亲能告假在家,尽量避免与病源接触。
当时,在那张方形的’餐桌上,我看这父亲挺直的腰杆,眉毛双耸,鼻梁微挺,两只眼眸虽小,却扑朔着满满的坚定。就是这双眼,让我晓得了:无论怎样的言语也无法阻止父亲。他,作为一名医者,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满腔的热血与捍卫祖国平安的决心……
那一刻,让我感觉到自己是多么的自私。如果所有的医生,都因为惧怕病毒,而躲在家里。那床上躺着的病人,要由谁来救治?祖国万千人民的健康生活,要由谁来守护?
同时,我也明白了,我们虽然不能站在抗击病毒的第一线,但我们可以做到:勤洗手,勤更衣,多消毒,多添服,开电暖,少出行,戴口罩,护自己。我们老百姓健康了,国家就安全了。
出于安全考虑,父亲主动接受隔离。在生活中,要减少与我们的接触。我只能通过手机,向他探班,听他向我们普及肺炎的新知识。
我会笑着听他说完,叮嘱他小心,会说上一句:“饭菜还热着,我们等你……”
民间有这样一句老话:春瘟不过夏,秋寒不耐冬。我想,在我们全国人民团结一心之下,与冠状病毒的这场保卫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春已到,白雾散,东方红日破云照;
抗病毒,抵传谣,众人同心把疫消!
关于抗疫心得体会和感受及感悟三
2020年注定是令所有人难忘的一年。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遇上中国人最珍视的万家团圆的春节,这个新春佳节显得格外凝重。但是,在灾难面前,也让我们看见了不一样的伟大。武汉“封城”,“最美逆行者”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奔赴武汉,无数的医护人员,无数共产党员请战出征,“不计报酬,无论生死”是他们的誓言......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身后的亿万中国人筑起了防护的堡垒,让信仰的光芒熠熠生辉,温暖而有力量。
“我是一名医生,面对疫情,救治病人是我的职责;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面对困难,挺身而出是我的责任。”“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我是支部委员,先安排我!”“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有经验!”……在增援武汉之际,无数共产党员主动请缨,奔赴防控疫情斗争一线。在他们的“请战”申请中,总少不了“我是党员”这一坚定理由。在新春佳节之际,他们身先士卒,舍弃春节期间与家人的团聚,投入到发热和呼吸门诊的忙碌工作中。“时间就是生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是干出来的,一定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在火神山医院项目建设工地上,无数党员不眠不息,与时间赛跑,成就了中国速度,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他们用实干与担当,践行着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凝聚起了抗击疫情坚不可摧的信心和勇气。
《人民日报》曾这样评价钟南山先生:84岁的钟南山,有院士的专业,有战士的勇猛,更有国士的担当。17年前,他是抵御“非典”的国之利刃,17年后,他是抵御“新型肺炎”的国之战士。他是民族的希望,人民的信仰,更是国家的脊梁,有着“敢医敢言”的担当。 公众号逍遥文稿整理,钟南山说:“2003年对我来说是特殊的一年。原本一个星期要完成的工作,变成了一天来完成。我的思想遭遇也很特殊,从原来不太被重视,甚至遭到误解,到后来变成被关注的对象,甚至是众矢之的。”但他还是直言不讳,因为他坚信:“科学只能实事求是,不能明哲保身,否则受害的将是患者!”如今的钟南山教授已经84岁了,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他又站了出来,这一次,他是担负着所有人期待的国士,更是国家不可曲折的脊梁。
封城的建议,是李兰娟院士第一个提出,并向国家建议的。从那天开始,她几乎每一天都是2点后才睡觉,每天睡眠不超过3小时。无论是成为厅长,还是后来成为院士;无论是当年的非典,还是今天的新冠病毒;无论是曾经风华正茂时,还是今天73岁高龄;李兰娟没有一天忘记,自己是个医生,是名共产党员。她永远走在病人前面,永远站在抗疫一线,永远在为普通人
抗疫心得体会和感受及感悟 抗疫感想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