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社团心得体会范文 测量社团总结(7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测量社团心得体会范文一
学发展观为导向,旨在提高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广大同学团结协作、开拓创新的精神。以科技、自然、和谐共生为主题,积极推进特色大学规划,营造特色校园氛围,构建和谐校园生态环境为指导思想,贴近学生生活,真正为同学提供一个学以致用、展示自我的平台。
二、活动对象:全体师生
三、活动时间:4月6日—5月14日
四、活动内容:本活动采取以各个学院为代表,跨专业组队进行,共分为27
个团队。该系列活动分为两个主要环节。主办方把大学的平面图分成9个部分,并将其提供给各个参赛队。初赛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每三个参赛队将会选取一个平面图,依照主办方制定的要求,充分发挥想象,运用科学原理以及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并加以创新,对学校该地区建筑及其周围环境进行重新设计、改造。初赛将从每个图中选拔出一个优胜团队(共9个团队)进入复赛。进入复赛的队伍,以“科技,自然,和谐共生”为理念,统筹9个方案全息成一个完整的校园。通过评比,最后选拔出3个团队胜出。
五、活动时间表
比赛内容大致分为系列一自然、系列二科技、系列三和谐共生三个环节:系列一:自然
1、4月2日前期宣传及向各兄弟学院发出邀请
2、4月6日启动仪式
3、4月8日学院树活动
4、4月9日—4月13日“捕风捉影”
5、4月16日—4月25日靓影重现
6、4月17日团队意识培训
7、4月18日你来我往
8、4月20日专业老师授课
系列二:科技
1、4月21日赛前分组动员
2、4月22日赛前实地考察
3、4月23日至28日初赛方案设计及制作阶段
4、4月29日初赛
系列三:和谐共生
1、5月4日决赛动员大会2、5月5日至5月11日方案融合及制作阶段
3、5月12日铁石宣讲
4、5月13日决赛
5、5月14日成果展示
六、活动流程
(一)前期准备
1、在长廊里悬挂条幅、喷绘,在长廊口摆放宣传板。
2、4月3日向各个二级学院发出邀请函,邀请参加第一阶段的比赛。如有可能,联系媒体,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加大对学校的宣传。
(二)启动阶段
1、4月6至8日启动仪式、报名
启动仪式于4月6日在__广场举行并进行在场报名。之后报名持续
三天。7日、8日可分别去一食堂、二食堂、乙4503以及长廊东口报名。2、4月8日“学院树”活动
4月8日在__广场举行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每个团队各种植
一棵许愿树,在每个阶段的开始与结束与各自的树合影留念,见证团队和树木的成长,活动之后,所有树木将成为学校的另一道风景线,代表着各个学院团结协作,为建大的完善共同努力。
(三)比赛阶段
1、4月9日“捕风捉影”
利用四天时间,各参赛队在__大学内寻找心目中的美景,用摄影、
绘画等各种艺术形式记录下来,并主要将该景点的历史典故、设计理念
等,以文字方式进行介绍,于13日晚之前上交到__学院学生会办公室,由网络部制作成kt板。
2、4月16日“靓影重现”
在__广场进行展览及宣讲,并进行现场投票,选拔人气旺的十支参赛队晋级下一阶段的比赛。同时设立心语贴板记录同学们热爱建大的心声。
4月19日至25日将所有团队的作品进行展示,并附上团队基本信息,并于20日公布晋级团队名单。将晋级团队的作品在所描述的景观旁放臵一段时间,并附上相应的团队的基本资料及照片,同时进行校外交流。3、4月18日“你来我往”
为了更好的展示我们__大学的校园文化氛围,我们将走出校园。对外交流将涉及到沈阳2到4个高校,我方会组织各参赛队到__、__等兄弟院校进行友好访问,以联谊晚会、运动竞赛等形式来传播__大学文化,增进兄弟学校之间的感情。于此同时,还可以让各参赛队从对其他院校的设计的观察发掘灵感,为下一阶段的设计做好准备。
4、4月19日至22日参观与专业培训
4月19日,邀请景观专业的老师对各参赛队进行培训。专门联络cad老师,工程测量老师在课余时间为参赛选手传授相关技能。20日至22日,组织各参赛队去科技企业或科学宫等地,进行实地培训。通过参观学习、填补自己的知识不足并激发灵感,通过实地考察来实现自身的生活,也巩固了团队的团结程度。
5、4月21日赛前分组动员:
主办单位在指定的教室对参赛的选手进行赛前动员。首先进行专业分组,在对本次活动的理念进行宣传的基础上,对参赛者进行整个活动内容及活动流程和具体安排的讲解,并针对参赛者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地解答。在动员活动之后,安排各个参赛队伍进行设计图的随机抽取,每组三个参赛队,针对同一地图的需要进行科技小发明。每个地图主办方会派出一名随从记者进行跟踪采访。
6、4月17日团队意识培训:
在素质拓展教练的带领下自行组队,进行素质拓展训练,使参赛成员互相了解相互磨合,在训练中逐步加强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比赛打下良好的基础;
7、4月22日赛前实地考察
每组队员对校园内所选建筑区域,设施进行实地调查或对在校同学做一项关于校园建设的调查,以充实各小组的科技方案。
8、4月23日至28日初赛方案设计及制作阶段
给予每组队伍为期一周的时间,对自己的科技设想着手实施,进行科技的制作与平面图的简易制作,并形成书面提案,以备初赛大屏幕展示。
9、4月29日初赛:
各组参赛团队根据前期实地测量及考察成果,针对各自的方案,先把相应的word文档以附加图片的方式向评委呈递并加以说明,再以ppt、cad等形式向评委和观众进行现场解说,经评委评定,材料全面,创意见解独特,科技性强,可施行性高的作品晋级决赛。主办方将会把各参赛队伍提交的调研成果制成展板,在长廊进行展示并发起群众投票对各团队的构思进行点评。
10、5月4日决赛动员大会
主办方会再次对进入决赛的9个团队进行决赛相信介绍。将划分的9个区域进行系统规划,并把初赛的科技方案运用到该校园规划中,最终方案用cad和3ds效果图的方式整合成一幅完整的校园规划图,可以自行增加科技元素,增加的科学技术会有相应的加分奖励。同时,应根据一系列社会调查得出规划预算,以e_cel表格的方式附在展示ppt中。11、5月5日至5月11日方案融合及制作阶段
进入决赛的团队根据自己的特色与见解,根据“科技,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对园区进行规划与整合,设计出学校局部的沙盘模型,主办方将根据每位随从小记者整理的报道材料,将各队阶段性成果粘贴在相应团队的“智慧树”发展图上,在长廊进行展示,方便同学们了解各参赛队伍比赛进程,并为喜爱的队伍进行投票。
主题测量社团心得体会范文二
“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童年是培养思维的最佳时期。数学思维训练,旨在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打破常规,灵活思考,给学生以知识的更新、智慧的成长,让学生收获无穷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发现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1 、首先要求学生做到“五会”即“会看、会听、会说、会想、会做”,在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说一说、动一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思考、想象、分析、判断等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敢于质疑、独立思考、不怕困难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考、观察、动手操作、创新等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3 、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与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并获得一些初步的数学实践活动经验,能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数学活动课的内容不受教学大纲的限制,活动的内容有较大的伸缩性和多向性。如:结合数学课本的某些内容,适当加深和拓宽数学知识,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答一些有趣的数学思考题和综合题,训练和发展儿童的思维,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有关的数学知识,介绍一些数学史料、数学家的故事、数学思想和方法,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培养学生肯于动脑、善于思考的顽强学习精神,配合课堂教学的某些内容,制作数学教具和学具,或者进行实际操作,测量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组织学生进行一些社会调查,收集常用数据,了解数学知识在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选用贴近校园、贴近学生、贴近生活的故事题材,例如科学奥妙、趣味游戏故事、生活指南故事等,还可以增加一些奥数和趣味数学的故事内容。传授讲究趣味性、知识性、逻辑性和思维性相结合。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极大兴趣。
通过丰富的趣味故事,提高学生的兴趣,在故事中锻炼学生动手操作、实地考察、亲自测量??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使参加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学习,把他们的学习意识变被动为主动。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在趣味故事中我将输入更多数学的知识并且更多的是讲述一些数学的相关知识,让更多同学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丰富其他各科的功底,使他们的知识面得到很大的拓展。
3.增加实践的机会。
使他们认识到数学并不是仅仅用在“无聊”的计算上,而更大的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使他们意识到学习数学的用处。当然也更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4.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更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
1.活动时间:周四下午
2.活动地点:五年级二班教室
3.活动课题:数学趣味小故事
4.活动形式:视频、课题授课式、演讲式、竞赛式等
数学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要灵活多样,生动活泼。既有全校性的,也有班级性的,并且适合儿童的年龄特点,富有吸引力。
1.乐学——数学故事趣味性
小学生具有好胜、好奇的特点。将数学知识寓于游戏中,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学生特别感兴趣,能主动积极参与。
测量社团心得体会范文 测量社团总结(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