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反思和心得体会及收获 司马光好学的体会(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司马光反思和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个字。积累“急中生智”等四个词语,会用“终于”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轻声。
3、感受司马光遇到紧急情况,沉着、勇敢、果断救人的品质。
4、会用多种方法识字
1、结合课文会用多种方法识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能读好轻声
生字卡片、ppt
2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课件出示司马光画像,老师简要介绍司马光——姓司马,名光。学习“司”字,字谜:这个同学真马虎,“同”字丢掉一小竖。司马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九百多的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要讲一讲司马光小时候的故事,看来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司马光?
三、初读课文,感知故事
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听准字音。
2、提出初读要求:
(1)读准每个字音。
(2)画出本课的生字。
3、说一说课文写了一个什么故事。(课件出示填空)
四、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识记生字。
1、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从前”是什么意思?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是哪?
(3)在这一自然段,发生了什么事?
(4)思考:那个小朋友是怎样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的小朋友会出现什么情况?
(5)学习生字:候、园、缸、座、玩
(6)分享识字方法
教师介绍缸的部首及由来,随机出示各种缸
2、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讨论:从哪里看出小朋友都慌了?还可能有什么样子的?能用“有的....有的”说话
(3)相机学习轻声的读法。
(4)小结:别的小朋友慌了,司马光表现怎样呢?
3、第三自然段。
(1)要求学生仔细读课文,画出描写司马光砸缸动作的句子。
(2)出示句子:司马光没有跑。他拿起一块石头,使劲砸那口缸,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讨论:司马光没有跑,他是怎样做的?指名让学生表演“使劲砸”的动作。“几下子”告诉了我们什么?
(3)再引导学生看图,讨论:司马光为什么要砸缸?能用别的办法救出那个掉进缸中的小朋友吗?
(4)相机学习“使、劲、砸、破、流”。
学习“石字旁”,说一说带有“石字旁”的字有哪些?都与什么有关?
学习“流”播放动态瀑布视频
(5)结果怎样了呢?
(6)学习“出”、“终”、“于”、“救”。用 “终于”说话
(7)让学生代表得救的孩子向司马光说一句感谢的话。
(8)用一个词夸夸司马光
五、拓展:
介绍《资治通鉴》 及故事“警枕”
六、
1、指导书写“司、光”
2、巩固本课生字,学生完成“词语对对碰”
3、播放歌曲《司马光砸缸》结束本课 板书 司马光砸缸
别的小朋友:叫、喊、跑、找
司马光:拿、砸、几下子
机智 勇敢 沉着冷静
描写司马光反思和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1、学会10个生字和由生字组成的新词,能读准多音字“得”的另一个读音(de)。
2、理解图意和课文内容,知道是一个聪明勇敢的孩子。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花园的环境和砸缸的词句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司马光》是本单元最后一篇看图学文。课文中的图是一幅单幅图,学生不了解故事内容是不易看懂的。因此在教学时可先启发学生看图。在简介故事内容后再提出几个问题,如: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读一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讲图画上的故事的。
在学生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再带领学生一部分一部分地学习课文。先学习第一部分(一至三自然段),让学生知道“古时候”是很久以前。这一部分重点讲读第二自然段,让学生借助图画和课文弄清缸在假山的什么地方,以及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缸。然后启发学生想想这个小朋友是怎么掉进缸里的?掉进缸里如不及时救出会出现什么情况?让学生弄清事情的起因及当时的危急情况。
课文的第二部分是(四至六自然段)。让学生通过认真读课文,找出“有的……有的……”及“哭、喊、跑、叫、找”等动词,想象当时玩耍的小朋友着急的心情,动作忙乱的情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看图后再仔细读第五自然段课文,说说是如何砸缸的。读完第六自然段,小朋友得救了。还可启发学生想想除了砸缸外还可用什么办法救那个小朋友?
朗读应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重点句、段,要让学生多读,在读中反复体会。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简要介绍——姓司马,名光,是北宋时期的人,离现在有9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历史学家。
2、设置悬念:今天我们就是要讲一讲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是怎么救人的,为什么要救呢?(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指导看图,初步了解图意。
1、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这个地方有些什么?
2、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干什么?哪个是?
三、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是怎样写图画上的故事的
司马光反思和心得体会及收获 司马光好学的体会(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