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心得体会和方法 海关 心得体会(六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描写海关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海关的主要工作情况
一年来,面对总署党组的部署和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期望,面对新疆发展和稳定的新形势、新要求,乌鲁木齐海关全体干部职工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关区各项事业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
(一)坚持以促进边疆发展为重要己任,服务大局能力不断增强。一是不折不扣贯彻决策部署。全国海关关长会议召开后,我关党组第一时间组织传达学习会议精神,集中听取关区35个单位和部门的专题汇报,梳理确定了年度57项重点工作,并以书面报告的形式,将贯彻落实情况向地方党政进行汇报,受到自治区党政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结合边关实际,制定下发《“五型”海关建设实施方案》,先后召开“五型”海关建设推进会和分析讲评会,有力促进了“四好”总体要求在关区落实到位。
二是不遗余力落实优惠措施。继续把《海关总署支持新疆发展和稳定8项措施》作为一项中心任务,不断推动新疆口岸建设、特殊监管区域建设,积极促进边境贸易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和特色农产品出口,全面支持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并取得了明显成效。阿拉山口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验收,奎屯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得批准,巴克图口岸农产品出口绿色通道正式启动。目前,《总署8项措施》23项内容中,除1个项目由于地方土地划拨问题未完成外,其他各项内容已基本完成。20xx年新疆外贸总值达到275.6亿美元,同比增长9.5%,监管进口管输原油、天然气分别为 1184.1万吨和1980.7万吨。
三是多措并举服务新疆发展。我关先后赴新疆各地州及重点进出口企业进行调研,分别与伊犁州、**区、兵团八师**市等8 个地州市签订了合作备忘录。认真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扶持、培育外贸“双百”企业的要求,制定《支持企业“走出去”部门分工方案》和《促进新疆加工及保税贸易发展的意见》,大力支持“一个中心,两个经济开发区,三个特殊监管区”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建立与联检单位的联系协作机制,与检验检疫部门共同出台支持新疆农产品出口14项措施。务实开展国际合作,及时解决企业通关中遇到的问题,探索建立全国海关首例管输监管跨境执法模式,保障了广汇管输天然气项目顺利运营。20xx年,监管进口管输**11.3万吨;扩大区域通关覆盖范围,全力助推“渝新欧”、“郑新欧”等国际铁路大通道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共同发展。全年共监管“渝新欧”、“汉新欧”、“郑欧”快线等专列80批,6794个标箱。不断完善12360服务机制,热线的接通率、答复率和满意率不断提高。完善统计服务咨询工作机制,开展进出口预警监测,不断提高海关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效。20xx年,为地方政府、外经贸部门提供各类海关统计数据图表3000余份,为行办、企业查询数据3.8万余条。积极参与3个署级课题研究,开展了6个关级课题研究,向自治区和兵团报送了《新疆加工贸易发展调研报告》,张春贤书记、努尔·白克力主席、黄卫等自治区党政领导给予肯定,并作出批示。
(二)坚持以深化改革创新为有力抓手,各项业务工作顺利完成。一是稳妥有序推动业务改革。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试点稳步推进,先后在关区5个业务现场启动了改革试点,共签约通关作业无纸化企业18057家。研究制定了《乌鲁木齐海关全面深化区域通关业务改革实施方案》,扩大“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适用范围,启动了“属地申报、属地放行”通关模式,进一步提高新疆口岸通关效能。综合业务管理平台顺利推广实施,24 项业务事项被纳入平台统一运作,平台应用访问量已达3万余人次。全面落实“由企及物”的管理理念,从通道判别、布控查验、后续稽查入手,强化风险分析评估,有力推动了监管查验工作“前推、后移”。20xx年,关区aa类企业报关单全部纳入低风险通道。试点推行了“5-3-1-1” “选查分离”作业模式,初步建立起联合分析研判、共同应对处置的工作机制,推动了风险管理实战化应用。20xx年,海关风险布控率为7.0%,风险布控实体有效率为12.9%,均超过总署考核标准。
二是持之以恒加强实际监管。进一步完善“四位一体”监管模式,下发了乌鲁木齐海关优化监管查验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和具体措施,推行分类查验和查验分流作业,有效提高了查验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加强运输工具实际登临检查,开展了运输工具专项整治工作。制定了关区陆路监管场所建设标准,组织进行专项清理整顿,监管场所建设规范化水平得到提升。积极应用行邮业务信息化管理系统,乌鲁木齐国际机场进出境54条国际航线全部实现航空旅客舱单电子数据提前传输。20xx年关区共监管进出口货物4966万吨,货值450.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2%和12.0%;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 131.7万辆(架次),同比增长27.9%;监管进出境人员207.1万人次,同比增加1.3%;监管进出境邮快递物品40.1万件,同比增长 42.6%。
三是全力以赴抓好综合治税。深入开展分析研判,全面推行预审价管理工作,建立“前推后移”的估价管理模式,加大商品归类审核力度和取样送检力度,提高了对税收征管的掌控能力。进一步加强减免税前期备案管理,规范减免税审批,确保国家税款及时足额入库。优化集中接单作业模式,实施报关单批量复审,提高了审单作业整体效能。20xx年,关区共受理进出口报关单31.7万份,同比增加4.12%。征收税款150.01亿元,减免税额 2.2亿元。
四是齐抓共管形成打私合力。坚决贯彻落实全国打击走私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健全打击走私综合治理工作机制,组织召开了自治区和关区两级打私工作会议,制定了《打击走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方案》,突出毒品、武器弹药及反宣品、洋垃圾等6个打击重点,深入开展打击走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扎实开展“绿篱”打击洋垃圾走私专项行动以及“空港利剑”、“烈风”、“猎鹰”等缉毒专项行动。全年共办理各类案件1310起,案值4.2亿元,同比增长116.9%、165.8%。先后侦办7起濒危动物及其制品走私入境案件,查获羚羊角9853根,案值2.8亿元人民币。在乌鲁木齐空港口岸查获一名入境的“危安”人员和部分制暴化学制剂,受到自治区公安厅高度评价。
五是各司其职强化后续管理。结合关区进出口商品特点,对重点企业进行精细化风险处置,关区“高、中、低”风险报关单比例分配更趋合理。进一步健全稽查工作机制,组织开展关区稽查执法检查,建立了大客户联络员制度,为实现企业的差别化管理奠定了基础。同时,引进中介机构参与稽查工作,有效提升了稽查工作质量。20xx年,关区稽查企业99家,核查企业41家,移交缉私部门15家,稽查补税共计221.6万元。进一步完善企业分类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报关企业准入及退出制度,共办理新注册企业1274家,调整类别企业72家。
六是一以贯之抓好制度建设。认真贯彻落实汪洋副重要讲话精神,制定了《乌鲁木齐海关党组关于转变职能、简政放权的意见》。按照“制定运行规则、实施运行监控、保障执法统一、加强指导服务”的思路,下发了《乌鲁木齐海关制度管理办法》,清理各项规章制度共计609项,初步构建了关区的制度体系。扎实推动清权确权工作,为关区执法统一性建设夯实了基础。加强法制队伍建设,积极开展公职律师试点工作,乌鲁木齐海关公职律师管理办公室正式挂牌。
二是围绕四风查摆突出问题。利用7个半天的时间,分别组织召开了8个不同层面的座谈会,先后赴14个隶属海关单位和部分机关处室征求意见,向54个友邻单位及内设机构发放了调查问卷,深入广泛地听取意见。共搜集整理各类意见建议231条。召开了5次专题会议,研究审议班子和党组成员个人对照检查材料,班子对照检查材料前后15次反复修改完善,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平均修改也达到10次,确保对照检查材料的高标准、高质量。
三是坦诚相见开展相互批评。20xx年11月11日,我关党组利用一整天的时间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邹志武副署长、总署第15督导组胡乃涛组长参加了会议,对我关教育实践活动和专题民主生活会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认为我关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够突出边关特色、维稳特色和服务新疆发展特色,专题民主生活会开得有质量、有亮点、有成效。
四是狠抓实效强化整改落实。在做好总署6项专项整治的同时,结合关区实际,先期实施了进一步改进机关工作作风、提高通关便利化等6项关区专项整改工作。近期又根据总署要求,开展了第二批7项专项整治活动。建立了台账制度,制定了任务分解表,建立了周报制度,定期公示完成事项。截止目前,梳理出的231条意见中,列入专项整治的62项,短期整改的49项,已立行立改完成37项。中期整改的98项,长期整改的22项。
(四)坚持以激发干事热情为动力源泉,切实加强了边关队伍建设。一是凝心聚力推进文化育关。将学习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制定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举办了3期关区处级干部学习精神培训班。依托社会力量,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关区处级领导干部网上在线学习班。选派人员参加全国海关精神和“中国梦”宣讲团,有力弘扬了新时期红其拉甫海关精神。充分调动工青妇等群众组织的积极性,组织了“海关人
海关心得体会和方法 海关 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