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国耻心得体会如何写 勿忘国耻的心得体会(7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不忘国耻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今天我要演讲的题目是:“不忘国耻,振兴中华”。
当我们每天迎着朝阳走向学校的时候,当我们看着五星红旗在空中飘扬时,我们不会忘记,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百年噩梦。那是一段长达近百年的黑暗日子,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中华民族受尽了外族的欺凌;在那段黑暗的日子里,中华儿女坚持抗争,坚强不屈!
我们的国家如今是多么强大、多么辉煌啊!可是在从前,我们的国家却是那样的懦弱:南京大屠杀、圆明园的毁灭、南京条约的签订……这些都是国耻啊!这些都是别的国家对我们的轻视和欺负啊!每一次耻辱,都让我们有极大的损失:南京大屠杀我们有30多万同胞被杀害;圆明园的毁灭更让我感到无比的愤怒,我们的祖先150多年的成就,是多少代人智慧的结晶啊!这建筑艺术的精华,就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被洗劫一空,还被一把大火烧得干干净净。如今的圆明园早己全无昔日风彩,丛生的荒草中,只有一两根残柱在寒风中孤立着,仿佛还在哭诉着无法抹去的伤痛……
除了这些,当年的清政府还被迫签订了许多的不平等条约,就说这南京条约吧:一张薄薄的纸,就让我们的香港被迫近百年权属他人!这些条约难道是我们愿意签的吗?当然不是!这些都是别的国家逼我们签的!因为当年我们国力衰弱、无力抵抗,所以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成了一块肥肉,随意宰割!所以在他们眼里,我们就是出气筒,就得听他们的!所以在他们眼中,我们中国根本就不值一提!
可现在,我们成立了新中国,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强大了!再也没有人敢小瞧我们了!更没人敢欺负我们了!
1997年7月1日,我们收回了香港,随后又收回了澳门,一个个租界都是过往云烟了,我们的国家开始高速发展。目前,我们正处于和平社会,可我们要居安思危,不能忘记了这些历史,更不能忘记了这些国耻,国家一定要发展,一定要强大才能不被人欺负!那么祖国今后的发展靠谁呢?就靠我们21世纪的少年!
“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正如《少年中国说》中所说:“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是啊,祖国今后的发展就靠我们了!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就有拼命硬干的人,就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一个人只有挺直了脊梁才能够堂堂正正地活在世上,我们的国家更需要有坚实的脊梁才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以前,伟大的抗战英雄是中国的脊梁,一切为了救国救民的先辈们是中国的脊梁;而以后,不远的将来,我们21世界的少年,必将成为中国的脊梁!
我们肩负着跨世纪的历史使命,我们不甘心落后于前人,我们要继承和发扬先行者们的不畏困难的精神!
“不忘国耻,振兴中华!”就让这句话一直留在我们心中吧!让它时刻督促着我们,好好学习;让它时刻激励着我们,天天向上;让它时刻提醒着我们,奋发图强!因为我们是国家的未来、因为我们是国家的希望!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描写不忘国耻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我是xx分行xx。2019年7月,对我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踏出大学的校门,迈进xx银行xx分行这个新集体从事客户经理的工作,肩上的责任重了,身上的使命感也强了。转眼间,工作已近一个月,我经历了几乎所有毕业生同样的心路历程,彷徨过,苦恼过,但却幸福着,快乐着,准备着。从学生到企业职工,我努力调整、角色转换;从一无所知到逐渐成熟,一路走来,时间虽不长,却感触颇深。当前,全国上下正在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对标“出发时”的信念,我该如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做到“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
>
成为xx的一份子是我迈出校门、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是我人生的重要转折,也是新的人生起点。在就业压力大的大环境下,xx给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大舞台,让我们从台下走到台上,从观众变为演员,真正告别学生时代,成为一名平凡却不普通的银行工作人员。这对于我来说,是一次挑战。轮岗的工作让我慢慢接触和了解到自己的工作,从对客户的分类引导,到解答各类业务信息,对比前辈的工作状态,我感受到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心理上产生了落差。我也意识到,面对角色转变,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显得尤为重要。一段时间的工作让我体会到:在成长的道路上,要自觉锻炼自己,摆脱迷茫,勇于克服困难。无论想象的天空多么高远,它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土壤上,只有找到自己与工作的结合点,才能找准自我实现的正确方向。就算在平凡的岗位上,也要凭借执着的勇气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做到最好,在理想与现实的磨合中悟出脚踏实地的“初心”。
>
“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在新时代新形势的背景下,知识更新不断加快,社会分工日益细化,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层出不穷。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摆正自己的位置,在工作中增长才干、练就本领,提高素质,开拓视野才是根本所在。我深知,学历不代表水平,更不代表能力,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缺乏的就是实践经验。在我周围,有很多领导和同事工作经验丰富,分析问题深刻透彻,常常用简单通俗的语言就能引导客户办理相应业务。我更应该保持一颗求学的心态,真诚的向他们学习、请教,努力学习他们的优点,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
>
习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民族复兴的使命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深深地感觉到,不论任何岗位,需要的不仅是学校里学到思维方式,还需要为平凡工作奋斗拼搏的冲劲。唯有不断地积累,及时调整和优化知识结构,不断掌握各类金融知识,做到有些知识要精通,有些知识要熟悉,有些知识要了解,有些东西要排斥,以适应新工作和新形势的需要。“学而不思则惘”,治学如此,工作亦如此,工作中要经常回头看,多思考,分析总结,逐步积累工作经验,探索工作规律。不断的在工作实践中发挥自己接受新事物快、适应能力强的优势,弥补和改正自己的缺点,在平凡的岗位中践“初心”。
玉经雕琢方璀璨,人受磨砺乃成才。工作中弯弯曲曲的脚印,才会串连成一条一直向前的成长之路。“悟初心、守初心、践初心”才能在这个平凡的工作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描写不忘国耻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题记
什么是初心呢?其实初心就是你最早做下的决定,并想坚持完成它的一个梦想,那就是初心,而我想说,最开始的总是最美好的,所以,我们“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路途遥远,不忘初心。“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会使我屈服。”这是我们最熟悉的一个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
他患有先天疾病,而不能进行正常人可以做的事情,可他有一个梦想,有一颗初心,那就是:他要成为伟大的钢琴家,他不被旁人的嘲笑而跌倒,而是保持那颗初心,没日没夜的练习,后来,他成功了!他成为了被后人传颂至今的伟大钢琴大师--贝多芬!他的成功只因他不忘初心。
“您快让您的儿子回家吧!我是真受不了他了,他再在这待下去,我就是疯了!”老师和他的妈妈说。
那“他”是谁呢?“他”就是世人皆知的爱迪生。他,是被同学当作怪物看的小男孩,甚至被老师劝退。他回到家后,还是求学心切,不顾他人的眼光,一心走好最远的路,每天坚持研究,坚持探索,就算失败了那么多次,也没打消掉他的信心,后来,他成功了!他发明了造福人类的灯泡,使世界变得光明。只因为他保持初心,他的初心就是:“坚持,一定会成功。”
我想说,想成功,那就别放弃,不管前方路多远,多难走,你都要:路途遥远,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袁隆平,杂交水稻之父,他孕育了杂交水稻,才使我们有今天的生活。因为他的坚持,不顾辛苦的劳累,而造福了人类。而他的初心就是:“他要让人民吃饱,使中国富强!”而这颗初心,成就了他的成功。
而我们,一群初三的青少年,即将步入高中的青少年,我们即将走上第一个台阶,往新的方向发展,只有努力,也唯有努力,才能促使你成功。
我想说,即使走再远,走再高的台阶,也要保持初心,带着初心走好每一步,铭记初心,即使再远你也不会迷航。
要记住,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用最初的心,走最远的路。
描写不忘国耻心得体会如何写四
大家好!
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最近,我仔细阅读了中央规定的必读文章和文件,并按照阅读原文、学习原文、理解原则的要求,逐章学习了《习近平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选择》。今天,我想谈谈一些个人经历和理解,围绕保持初衷、肩负使命的主题与大家交流讨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宣布,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一初衷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在5月31日举行的中央教育工作会议上,他郑重重申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衷和使命。与此同时,他多次强调:一切都向前走,不能忘记路;无论你走得多远,无论未来多么辉煌,你都不能忘记过去,为什么要开始。深入思考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讨论。我明白,对于我们的党员干部来说,坚持自己的初衷,肩负使命,就是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的观点,永远不要忘记为人民服务的初衷和宗旨,回答我是谁,为谁、我从哪里来,我想去哪里、我想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的问题。归根结底,我们能否切实践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因此,我认识到,我们党员干部要保持初衷,肩负使命,需要把握以下六个方面:
>
“内心尊重谁”的问题,是一个认识问题和态度问题。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古人说:“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向背,历来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兴衰成败的根本因素。几千年来,从盘庚的“重民”、周公的“保民”到孔子的“爱民”以及“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都充分反映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列宁曾经把人民群众比作大海,而把共产党人和党的干部比作沧海一粟;斯大林把人民群众比作大地母亲,把布尔什维克党比作安泰。电视剧《江山》主题歌唱得好:“老百姓是地,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共产党永远的挂念;老百姓是山,老百姓是海,老百姓是共产党生命的源泉。”回顾中国革命历史,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中诞生、发展和壮大起来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的基本政治观点和根本工作路线,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之源和胜利之本。我们党xx年的历史经验表明:不想群众,就会失去人心;只想自己,必然会被人民抛弃。只有始终视人民群众为衣食父母,带头为民谋利,才能不断增进党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鱼水之情,始终团结和带领人民群众走在历史潮流的前列。
天地之间有杆秤,老百姓就是那定盘的星。我们工作做得好不好,群众感受最真切,也最有发言权。作为党员干部,我们首先要内心尊重群众,从思想深处树牢“人民是创造历史的主体”和“群众是真正的英雄”观点,真正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位置;要拜人民群众为师。打掉高高在上、自以为是的“官气”,主动放下架子、扑下身子,到基层去,到一线去,听听群众怎么说、多问问群众怎么看、多请教群众怎么干,在群众的实践中汲取智慧,寻找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要自觉把群众当作主考官和阅卷人,欢迎他们对我们的工作“挑刺”、“拍砖”、“找茬”,尤其是要特别珍视“不同意见”中的“真理颗粒”,真正把群众的监督变成自查反省的“镜子”、砥砺奋进的“鞭子”。
>
“脑中装着谁”的问题,是一个思想感情问题和立场站位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是党的初心,也是党的恒心”。唐太宗是我国历少有的开明君主,他在《百字箴》中有这样一段话:“耕夫役役,多无隔夜之粮;织女波波,少有御寒之衣。日食三餐,当思农夫之苦;身穿一缕,每念织女之劳。”其意就是告诫人们,吃每一顿饭、穿每一件衣心里都要想到老百姓的劳苦。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同志,他对人民满腔热情,心里装着全县的干部群众,唯独没有他自己。上任之后,他带领全县人民进行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同普通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他常说,共产党员应该在群众最困难的时候,出现在群众的面前;在群众最需要帮助时候,去关心群众、帮助群众。xx年前,焦裕禄同志亲手种下的一株小麻秆,如今已是华盖如云。历经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这棵树始终矗立在那里,带给人们一片绿荫,也活在百姓心中,大家亲切地称它“焦桐”。大量的历史事实表明: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如果不顾老百姓的饥寒冷暖、安危疾苦,就必然会失掉人心,最终都难以逃脱被*和抛弃的命运。
作为党员干部,我们应该在“脑中装着谁”这个问题上认真反思,要深
不忘国耻心得体会如何写 勿忘国耻的心得体会(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