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携手共育花开心得体会实用 家校共育,携手同行心得体会(3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家校携手共育花开心得体会实用一
呼图壁县第一小学
高瑞青
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家长们的积极参与。而教师如何与家长进行融恰的沟通,至关重要。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家长是教师教育活动的合作者。身为老师,特别是班主任,很多时候都要和家长谈话,共同商讨如何使孩子成长得更好。家校联系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什么时候需要家长沟通,另一个问题怎样和家长进行沟通。
一、什么时候和家长沟通。
在沟通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优缺点,如:孩子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特长和爱好、优点和缺点等等。在和家长谈及孩子时比较具体的,从不笼统、模糊和泛泛而谈,没把握和不准确的不说,让家长感到我们对孩子的关心和重视,感觉到我工作的细致、认真和负责。
然后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避免在和家长交流的过程中让家长误解我们,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最后还要了解家长,清楚家长是个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方法和他沟通最有效。总的来说就是不打无准备的仗,不进行无效的家校沟通。
在了解了学生、家长、和事情的来龙去脉的情况下,想一想我叫家长的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效果,我该如何去说,说些什么?可能会遇到什么情况?我该如何应对?就像写作文前列作文题纲一样。尽量做到心里有数。
听了这些大家一定觉得很麻烦,所以我平时在工作中请家长来的次数不多,特别要提醒大家,请家长时千万不要冲动,不要意气用事。特别忌讳的是把家长叫来,一顿劈头盖脸的批评,数落,遇到有涵养的家长,人家低声下气的走了,一出门就会骂你,他要发泄他的不满。遇到暴脾气,更是不欢而散,气得你半死,悔不该当班主任,当老师。
二、和家长沟通的技巧
1、真诚相待,信任尊重家长。
我们要真诚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充分感觉到教师是真心地为学生成长和发展着想,对学生有爱心和责任感。班主任要尊重学生家长,摆正摆好自己与家长的位置。家长与教师一样都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引路人,都肩负着教育好孩子的重任,教师与家长加强联系,目的是共同的。教师与家长其实是同盟军,家长和教师一样应该对孩子的成长起教育、引导和示范作用。家长与教师之间不存在身价、地位的高低之分,教师与家长若能够相互信任,相互激励,则会出现友好、愉悦和互相合作的气氛。所以教师要以真诚与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家长,取得他们的信任,争取他们最好的配合,共同探讨对孩子的最佳教育方法,以达到共同的教育目的。
2、与家长沟通,要善于倾听。
成功的老师通常是最佳的倾听者。倾听不意味着不说话,但倾听绝对是少说话。在倾听时,要听明白家长反映的事情和此次谈话的真正用意。
任何教师,无论他具有多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理论修养,都不可能把复杂的教育工作做得十全十美、不出差错。而且随着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家长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他们的许多见解值得教师学习和借鉴。加之“旁观者清”,有时家长比教师更容易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经常向家长征求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批评和建议,以改进自己的工作。这样做,也会使家长觉得教师可亲可信,从而诚心诚意地支持和配合教师的工作,维护教师的威信。
3,和家长沟通时注意说话的方式,特别是对孩子的评价也是客观而全面的,既肯定孩子的优点与进步,也真诚地提出其不足之处及改进办法。在谈到孩子的缺点时,也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区别对待,与很熟悉的家长我就说得直率一些;而有些家长自尊心强的,会把谈孩子的缺点视为对自己的批评而感到有压力的,我就说得委婉一些,注意家长的可接受性,同时也表达对家长心情的理解,以心换心,坦诚地与家长交流,
家校携手共育花开心得体会实用 家校共育,携手同行心得体会(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