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物利用个人心得体会实用 废物利用心得体会100(6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废物利用个人心得体会实用一
规定向环保部门履行有关登记手续,提供有关危险废物情况资料的制度。申报事项有重大改变时,应当及时申报。
危险废物的申报登记是整个管理过程的源头和基础,能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必须保证申报登记数据的全面、真实、准确、及时。
2.实行危险废物名录制度实行危险废物名录制度
《危险废物名录》是指由国家行政机关制定并公布的载有各种危险废物类别、废物来源、以及常见危害组分或危险废物名称和危险特性的文书。1998.7月实施,2008重新修订,8.1起执行。名录中列举的危险废物共49大类。
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目录的,应当做危险特性鉴别(如环境监测站、科研院所等)。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或液态废物,属于危险废物。
3.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
是指转移危险废物或跨行政区域转移危险废物的,按有关规定填写转移联单,依法报批,未经批准的,不得转移。(《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实施)。
凡转移危险废物的,必须按照有关规定填写危险废物转移联单。
4.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制度
指对从事危险废物经营活动的单位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该制度对经营单位经营单位的要求经营单位
是禁止禁止无证或不按许可证规定的范围从事经禁止经营活动;对危险废物产生单位营活动危险废物产生单位的规定是禁止危险废物产生单位
将危险废物提供或委托给无证单位处置。经营许可证的种类:分为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综合经营许可证和危险废物收集经营许可证。(《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408号)2004年实施)。
5.危险废物行政代处置制度
指为使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处置所产生危险废物的责任,在其违反规定不处置或处置不符合规定时,由环保部门指定其他单位代为处置,处置费由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承担的一种间接的行政强制执行措施。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不承担处置费用时,由环保部门处以一定数额的罚款。
6.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制度
是指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产生危险废物的单位
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如实申报危险废物产生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并制定减少危险废物产生量和危害性的措施,以及危险废物贮存、利用、处置措施。
7.危险废物应急预案制度
是指产生、收集、贮存、运输、利用、处置危险废物的单位,应当制定并申报意外事故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可参照《危险废物经营应急预案
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执行。
8.危险废物识别标志制度
是指对危险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以及收集、贮存、运输危险废物的设施、场所,必须设置危险废物识别标志。
危险废物贮存、处置场的警告图形符号样式见《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5562.2-1995)。
盛装危险废物的容器必须粘贴的标签样式见《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见后图。
9.危险废物贮存限期及禁止混合制度
是指贮存危险废物必须采取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标准的防护措施,并不得超过一年;禁止将危险废物混入非危险废物中贮存;禁止混合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性质不相容而未经安全性处置的危险废物。
10.危险废物排污收费制度
是指以填埋方式处置危险废物不符合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的,应当缴纳危险废物排污费。2003年,国务院颁布了《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并配套制定了《排污费征收标准管理办法》,对危险废物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征收方式和使用要求作出了规定。
1.生产情况
2.危险废物产生情况预测
3.企业内部危险废物防治设施情况
4.危险废物转移计划
5.危险废物管理制度建设计划
6.危险废物管理措施及应急预案
2/6
1.生产情况
主要产品及产量计划主要原材料及消耗计划生产工艺重大调整计划
3/6
2.危险废物产生情况预测
2.1危险废物产生量预测
废物名称、类别、产生量(吨/年)、产生工序、形态、特性、含主要有害物质名称及含量
2.2危险废物减量化目标及措施
4/6
3.企业内部危险废物防治设施情况
3.1贮存
贮存计划、贮存设施整改计划
3.2综合利用
综合利用计划、综合利用设施整改计划
3.3处置
处置计划、处置设施整改计划
5/6
一、建立危险废物台账的依据《固体法》第五十三条规定“产生
”
1/4
危险废物的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危险废物管理计划,并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危险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务
院令第380号)第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对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登记资料至少保存3年。
2/4
?◆《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40号)第十六条:产生工业电子废物的单位,应当记录所产生工业电子废物的种类、重量或者数量、自行或者委托第三方贮存、拆解、利用、处置情况等;并依法向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供电子废物的种类、产生量、流向、拆解、利用、贮存、处置等有关资料。
关于废物利用个人心得体会实用二
卫生监督局:
根据上级部门对我院医疗废物检查中存在的问题,院领导高度重视,于当日下午组织开展紧急会议,就如何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进行讨论,会议由院长亲自主持,各管理部门参加,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1、加强领导。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要定期检查、指导有关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现场整改,做到对医疗废物工作常抓不懈。
运送途中注意防泄漏、防丢失。收集时做好个人防护。 6、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处有防鼠、防蚊蝇、防盗、防渗漏措施,不得露天存放医疗废物,医疗废物暂时存放不超过 2 天。并做到人走落锁,切实做好医疗废物的防盗工作。
8部分医护人员对医疗废物分类不清、医疗废物管理松懈导致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有混放的现象。
9针对医疗废物要及时销毁并登记在案,对于未及时销毁的医疗废物做好未处理标示并登记在案。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院要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弃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医疗废弃物的安全管理,加强人员培训,加强监督检查,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切实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杜绝此类事情再次发生。
附表1: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的原因及对策
附表2:医疗废物的分类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的原因及对策 1 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的原因
( 1 ) 个别医务人员环保意识不强,存在麻痹思想,认识不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
( 2 ) 专职人员操作不规范对《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理解得不深刻,故容易造成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
(3)护理人员进行肌内注射或化验室人员采血后,为避免针眼处出血,往往让患者或其家属按压棉签,随后患者或家属则有可能将污染的棉签丢弃至生活垃圾内。
(4)护理人员给患者拔除静脉针时,常在穿刺部位贴一带消毒棉的胶布,患者或家属易将此胶布扔入生活垃圾。
(5 )对《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不够了解或《医疗废物分类目录》本身规定得不够明确,导致医务人员无菌操作完毕后,将一次性口罩、帽子、鞋套、空针袋及输液袋误认为是生活垃圾。
废物利用个人心得体会实用 废物利用心得体会100(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