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战略心得体会及感悟 什么是战略心得体会(六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九大战略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我结合十九大以来通过集中学习、认真研读和深入思考,谈几点粗浅的学习体会、认识和感受,也算是给大家作一次专题报告和专题党课,与大家共勉。
大家知道,党的十九大,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不仅具有里程碑意义,更具有划时代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重要报告,高瞻远瞩、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通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光芒,是新时代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思想武器、政治宣言、行动纲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行动,是摆在我们党员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项首要政治任务,我们**局党支部必须迅速行动、制订计划、精心组织、落到实处。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博大精深,形成了完备的思想和理论体系,体现着强大的真理和人格力量,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新境界,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境界,开创了治党治国新境界。我们要在入脑入心、学深学透,特别要在准确理解和全面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新时代”所蕴含的主要内涵上下功夫。
为什么冠以“新时代”,我经过认真学习、深入思考,有这样的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除了体现与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继承发展之外,又有了新丰富、新发展、新拓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来看,我们进入“新时代”。十八大以来,我们在过去长期努力的基础上,中国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变革,中国发展站到新的历史起点上,从毛泽东时代中华民族站起来,到邓小平时代中华民族富起来,再到今天我们中华民族强起来。所以,从我们社会这个“新阶段”来讲,我们进入“新时代”。
二是从党的指导思想有了新成果来看,我们进入“新时代”。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建设的伟大实践中,以坚定的理论勇气、高超的理论风范和深邃的理论思考,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以,从我们党这个“新思想”来讲,我们进入“新时代”。
三是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新变化来看,我们进入“新时代”。过去,我们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现在经过改革开放近40年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和显著提高,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社会主要矛盾已变成“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所以,从我们社会这个“新变化”来讲,我们进入“新时代”。
四是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来看,我们进入“新时代”。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从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所以,从我们国家这个“新征程”来讲,我们进入“新时代”。
五是从我们党所担负的新的历史使命来看,我们进入“新时代”。当前,我们党正在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这凸显了当代中国共产党的使命和担当。所以,从我们党这个“新使命”来讲,我们进入“新时代”。
**局每名党员干部,务必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上位置、精心组织、落到实处。在学习内容上,要从学习党的十九大报告入手,着力在掌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要原原本本地学、认认真真地学、逐字逐句地学;在学习范围上,从领导班子到一般党员干部,要确保应学尽学、全面覆盖;在学习形式上,通过举办报告会、培训会、召开支部会,层层学习,可以集中学,也可分散学;在学习要求上,领导干部要带头学、带头讲、带头写;在学习效果上,要做到入脑入心、见诸行动,真正把学习的成效转化成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的思想自觉和政治自觉,转化为推进文化事业繁荣、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行动。
我们还存在一些问题不足和差距。如个别同志主动性不强、责任心不强、大局意识不强,勇于担当精神、敢于力争的干劲、冲劲、闯劲不足。这些都是制约我们工作再上新水平的消极因素,必须坚决克服、彻底解决。大家务必对照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找出差距、找准短板、抓紧推进,确保今年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近年来,局党支部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坚持把党的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一同部署、一同检查、一同考核,确保局机关、全系统形成了风正气顺、干事担当的良好政治生态。我们文化系统、文化单位,不能只抓业务不抓党务,必须痛下决心、加以整治。特别是要结合十九大精神的学习,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标准、硬标准、高标准来规范言行、锻造队伍,努力打造文化干部干净干事的良好形象。
一是始终把政治过硬放在首位。政治上成熟、政治上坚定、政治上可靠、政治上忠诚,是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根本要求。要严格对照《党章》,持之以恒抓好党员的日常管理、日常监督,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守党内政治纪律,严明党内政治规矩,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和“四个服从”,切实做到在党言党、在党为党、在党听党、在党爱党,自觉在思想上、行动上、政治上、感情上同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局党委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习总书记的核心地位和领袖权威,坚决服从党委的领导、指导和督导,一切行动听指挥,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更不允许各行其是、各自为政。
二是始终把严守廉洁自律挺在前面。党的十九大报告着眼于实现新时代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对全面从严治党作出新部署,从“打铁还需自身硬”到“打铁必须自身硬”,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到“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到“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对反腐败斗争,提出“巩固压倒性态势、夺取压倒性胜利”,并且在“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之上又加了十分硬气的“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九个字。这些新部署、新要求,体现了从严治党的坚强决心、坚定信心、坚决意志。大家务必始终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严格标准线、严守警戒线、严肃高压线,切实做到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三是始终把尽责担当落在实处。我来到局工作以后多次讲过,履职尽责、担当实干是机关工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机关干部的第一素养。尽管大家已经积极履职尽责,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今后必须坚决克服、坚决摒弃、坚决避免,要把心思一定用在工作上,要把精力集中在工作上。我还是那句话,希望大家一定要恪尽职守、尽职尽责,特别是要知道轻重缓急,工作忙时该加班一定加,任务急时该突击一定突击,决不能平推平拥、不推不动。要珍惜党组织的关心培养,珍惜自己的青春年华,用心用力干好自己的工作。
同志们,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各级党组织、每一位党员干部,务必要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摆在重中之重,务必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摆在重中之重,旗帜鲜明讲政治、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为圆满完成全年各项任务目标快马加鞭、强力推进。
关于九大战略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探索都是围绕这个主题来展开、深化和拓展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篇大文章,邓小平同志为它确定了基本思路和基本原则,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这篇大文章上都写下了精彩的篇章。现在,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对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从理论渊源、历史根据、本质特征、独特优势、强大生命力等多方位多角度作出了深刻回答,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是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社会主义,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社会主义。对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以一系列战略性、前瞻性、创造性的观点,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这些思想观点,在理论上有重大突破、重大创新、重大发展,深刻揭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和建设路径,为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十分丰富,涵盖了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方面。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概括的“八个明确”,即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在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四个全面”,强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明确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把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明确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这“八个明确”,高度凝练、提纲挈领地点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构成了系统完备、逻辑严密、内在统一的科学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时代背景和历史贡献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世情国情党情变化的必然结果,是社会主要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也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长期不懈奋斗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这个新时代,既与改革开放近40年来的发展一脉相承,又有很大的不同,面临许多新情况新变化:一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起点需要新气象新作为;二是世界进入大变革大调整时期,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在乱局中保持定力、在变局中抓住机遇,对我们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出了更高要求;三是我们党执政面临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发生深刻变化,发展理念和方式有重大转变,发展水平和要求更高;四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经济建设仍然是中心任务,但需要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五是从党的十九大到二十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要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目标进军。
这些新情况新变化,给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课题,就是必须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是围绕回答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各项事业快速发展催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了实践和时代提出的新课题。实践和理论的逻辑就是:新时代提出新课题,新课题催生新理论,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这5年,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之所以能开新局、谱新篇,根本的就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这一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习近平同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非凡的政治智慧、顽强的意志品质、强烈的历史担当,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新局面、发生历史性变革,赢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高度评价和衷心爱戴,成为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在领导全党全国推进党和国家事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理论家的深刻洞察力、敏锐判断力和战略定力,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立发挥了决定性作用、作出了决定性贡献。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党和国家事业提供了基本遵循,为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不是说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达到了一个终点,而是说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其中蕴含着理论创新的巨大动力、潜力和活力。我们要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品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创新,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使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得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高度认同,并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指导作用,根本原因就在于,它继承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贯穿坚定信仰信念
九大战略心得体会及感悟 什么是战略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