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教育片面子心得体会 警示教育反面心得体会(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关于警示教育片面子心得体会一
xx市廉政教育班组织观看了警示教育片《蜕变的灵魂》。原榆林市委书记胡志强、原咸阳秦都区委书记陈肖坪,都是受党教育多年的领导干部,不思如何干好工作、造福群众、回报组织,只想着怎样滥用职权、收敛钱财、满足私欲,结果害了自我,连累了家人,更破坏了其主政市区的政治生态,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观看警示片后,自我深受教育和启示,也进行了认真的思考,觉得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仅有时刻不忘初心、自警自省、担当务实,才能不负组织信任,不负人民期盼。
一、守初心,不改为民本色
98年前,.....在嘉兴南湖小船上诞生,当时仅有50多名党员,能够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赶走日本侵略者、打败蒋家王朝,在一穷二白的条件下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到今日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战争年代,毛主席讲到,...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要处处想到群众,为群众打算,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守为民情怀,在全党上下先后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此刻正在进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这些教育活动最根本的出发点,就是要让全党上下记住初心,真正做到信任群众、依靠群众、关心群众、造福群众。今年是建国70周年,.....已经成为当今世界执政时间最长的政党,要更好地实现长期执政,就需要全体党员,异常是党员领导干部,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做决策、抓落实时多听群众的心声,多想群众的困难,多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
二、知敬畏,绷紧自律之弦
打铁还需自身硬!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2015年2月,他强调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作为党员干部,要始终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时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首先要依法办事。与时俱进,深入学习领会党和国家关于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精神、新制度、新要求,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行政审批、项目建设、资金管理都必须依法依规进行,不留“空子”,堵住“漏子”。第二要阳光办事。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要把权利放在阳光下运行,该公开的要及时全面公开,自觉理解群众的监督,理解舆论的监督,理解社会的监督。第三要廉洁办事。要时刻警惕、自觉抵制各种诱惑,把好权利关、金钱关、人情关,守得住原则,把得住底线。既要管好自我,还要管好下属单位,管好身边的人,从大处引导,从小事抓起,不纵容袒护,教育他们不搞特权、不谋私利。
三、抓落实,勇于担当作为
白水是农业县,作为农业人,站在新时代,要有新作为,更需挑起担当,奋勇向前。一是全力推进脱贫攻坚。认真履行扶贫工作综合协调职责,抓好抓实产业扶贫这个关键和根本,足额落实生态扶贫各项政策,兜紧兜牢特困群体生活保障底线,确保如期摘掉贫困的帽子。二是做大做强苹果产业。持续加大矮砧新建、老园改造力度,建好示范基地。发挥县镇村三级农技人员、果业协会和乡土人才引领作用,规范生产标准,提高果品质量。进取参加各类营销推介,鼓励企业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知名度。抓好华圣5000亩苗木繁育基地、牧原100万头畜果结合、互联网苹果小镇三个项目,延长果业链条,壮大主导产业。今年是苹果的丰收年,近期要重点抓好果品的销售,让果农抓紧把苹果卖出去,把钱袋子鼓起来,尽好党员干部的职责。三是谋划推动乡村振兴。认真研究农业、水利、畜牧等方面利好政策,找准与自身实际的切入点,落实项目建设条件,提高项目报批质量,想方设法争取上级更大支持,为白水乡村振兴的顺利开局打实产业基础。
关于警示教育片面子心得体会二
同志们:
当前正值全区上下“决战三季度、冲刺四季度”的关键时期,各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但在抓工作的同时,“反腐倡廉仍需常抓不懈,拒腐防变仍需警钟长鸣”。今天,经区委研究决定,召开这次全区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也是再一次给全区党员干部敲敲党风廉政建设警钟。这次会议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 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对全区党员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警示教育,进一步增强反对“四风”、改进作风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二是 以案说法、以案为鉴,以身边的案件来警示教育大家,引导全区领导干部进一步加强党性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这既表明了区委坚决惩治、预防腐败的态度和决心,也是区委对我们在座全体同志的一种真心爱护和殷切期望。
古话讲“以史为鉴,可以知兴亡;以法为鉴,可以晓规则;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领导干部与腐败分子之间,并没有天然的“屏障”,稍有放松懈怠,就可能滑向腐败深渊。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从这些违纪违法案件中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时刻保持清正廉洁。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党的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建设,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提高到事关我们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要求、新举措。中央纪委迅速跟进,相继打出了一套涉及查办、约谈、巡视、抽查、信息公开等环环相扣的“组合拳”,纪委也因此成为了媒体、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明星”。如果我们再深入梳理一下,就会发现一年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可以概括为“九个前所未有”: 一是 中央对反腐败的重视前所未有; 二是 认识的清醒前所未有; 三是 反思的勇气前所未有; 四是 调研的深入前所未有; 五是 高层的表率前所未有; 六是 行动的迅速前所未有; 七是 工作的扎实前所未有; 八是 群众的拥护前所未有;九是 良好的效果前所未有。从这“九个前所未有”中,我们得出这样一个结论,那就是:反腐败的高压态势已经基本形成,反腐败和作风建设将是党中央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常抓不懈的“重中之重”。如何正确认识当前反腐败斗争的形势,适应党风廉政建设“新常态”,必须擦亮我们的眼睛、清醒我们的头脑。我觉得这么几个方面的大势,大家还是要看清、把准的:
1.中央反腐的方向更明了、思路更清了。 一直以来,中央对反腐败高度重视、态度坚决,但同时对反腐败形势的判断也在不断深化。特别是随着以来反腐败斗争的深入,中央对反腐败形势有了新的研判,思路作了新的调整。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坚决反对腐败,防止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腐化变质,是我们必须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反腐败高压态势必须继续保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20xx年1月23日,中央纪委学习贯彻精神研讨班上,王岐山书记首次明确指出,“要深刻认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坚持标本兼治,当前要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为什么中央将反腐败的思路调整为“以治标为主,为治本赢得时间”?中医理论有一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基本法则,以治病求本为目的。治得住标,形势就会不断向有利于治本的方向转化,治本才有前提和希望。反腐败也是如此。因此,中央这一思路的调整,主要还是因为当前反腐败斗争处于“急治标”的关键期,其目的就是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为治本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2.打击腐败的决心更大了、拳头更重了。 为落实“治标为主”这一新思路,去年以来,党中央、中央纪委连续打出了严惩腐败的“重拳”,“老虎、苍蝇一起打”,让我们看到了决心和力度。“打老虎”方面: 中央态度坚决,就是重点查处以后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现在重要岗位且可能还要提拔使用的党员干部,形成有力震慑。召开至今,共有49名省部级以上干部落马,平均每个月就有2-3名省部级官员落马,由此可见新一届中央领导层的反腐败力度可以说是空前的。最近大家应该注意到了一些快退休或已经退休的省部级干部因涉腐问题被查处,特别是最近查处的苏荣、徐才厚、周永康案件,既有力证明了反腐败“零容忍”方略,又令“选择性反腐论”的言论不攻自破。 “ 拍苍蝇 ” 方面: 中央坚持“抓大不放小”,既抓省部级,又要逐级延伸,一直抓到村一级,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0xx年,全国纪检监察机关查办发生在农村的案件8.3万件,处分8.7万人。同时,从严禁公款购买赠送月饼、贺卡等到整治公款送礼宴请,逐一整治群众身边“看不见”的腐败。可以说,中央在逐步拧紧螺丝、上紧发条,兼打“苍蝇”的策略也对贪腐等职务犯罪起到了由点到面的震慑作用。
3.监督管理的方法更多了、途径更广了。 一方面,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了。 习在河北调研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指出,“牛栏关猫是关不住的,空隙太大,猫可以来去自如”。因此,中央、中纪委先后出台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20xx—20xx年工作规划》,不断扎紧制度的笼子,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另一方面,“异体监督”越来越强了。 自上而下的巡视监督逐渐形成常态,特别是以来,中央查办的很多腐败案件中,中央巡视组的作用异常明显。全面落实了点对点派驻监督,各级纪委向各地各单位派驻纪检
警示教育片面子心得体会 警示教育反面心得体会(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