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巡视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精选 参加巡视工作的心得体会(八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配合巡视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精选一
巡视制度实施以来,我省巡视工作在狠抓问题整改落实上,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已逐步建立一些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办法,并在实践运用中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就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而言,落实这些制度和办法的执行力相差甚远,工作成效表现不一,群众的满意度高低有别。
一是消极懈怠、听之任之。少数地区或单位领导对巡视反馈意见和整改建议不是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去抓好整改,而是认为对本地区或本单位的巡视工作已经结束,巡视组的监督压力不复存在,表现出对需自身整改的问题消极对待不给力;对涉及体制机制需上级部门和相关横向部门协调整改的问题主动作为不借力;对巡视办移交给本地区或单位的案件严肃查处不用力,从而导致整改工作难免流于形式、走过场。
二是半抱琵琶、乍改还羞。少数地区或单位在问题整改落实中,出于上级要求不得不整改,但又缺乏完全彻底的工作气概,整改中表现出一种含含糊糊、羞羞答答的精神状态,不能严格按照整改要求公开公示整改内容,只做表面功夫秀整改,实质上是一种暗箱操作,导致群众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无从知晓,得不到群众的认可。
三是主体不明、责任不清。巡视组对一个地区或单位巡视后提出整改的内容、意见和建议往往是多方面的,按照整改意见落实才能收到应有的整改成效。而实际中,少数地区或单位在整改中出现主体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时有发生,该管的事能推则推,不该揽的权能揽则揽,导致整改工作隔岸观火,甚至相互踢球、推诿,落实不到位,贻误整改时机,失信于民。
四是机制缺失、重巡轻改。重巡轻改是巡视整改问题落实中一种非主观反映。所谓“重巡”是从制度层面上对巡视发现问题作出了明确的、严格的要求,它对巡视人员来说,发现不了问题或发现了问题没有如实反映就是失职、渎职,是要受到责任追究的;“轻改”则是对问题整改落实缺乏有力的监督检查和完备的整改机制,整改能否到位,从制度层面上指出的则只是一种“尽责观念”,而且这种所尽之“责”究竟是由巡视办来负还是由巡视人员或被巡地区或单位领导来负,在实际中责任往往相互交融,难以区分。在这种“尽责观念”软规定的制度面前,因为“法不责众”,任何一方都不会受到追责,从而导致少数地区或单位真改假改一个样,改多改少一个样的状况在所难免。
一是受体制机制的影响与制约。巡视发现问题和巡视整改问题是有所区别的。巡视发现问题是巡视制度赋予巡视人员的责任和权利,巡视整改问题则受到体制机制制度的影响,巡视办或巡视人员只能通过督促和依靠被巡视地区或单位去整改,在整改落实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制约。
二是缺乏有力的刚性制度保证。从对一些地区或单位的巡视情况来看,后一轮巡视的问题仍然是前轮巡视的问题,问题老生常谈,就是不见整改。关键在于缺乏刚性制度的有效监督和约束,对一些弄虚作假的整改行为缺少严格的问责机制,从而导致整改问题失去真实性。
三是责任主体责任意识不强。对一个地区或单位,因整改内容所属范畴不同,其整改的责任意识在不同主体身上也表现出不同的反映。对少数被巡视地区或单位的领导来说,有的因存在因循守旧、缺乏改革创新精神不愿整改,有的因求稳怕乱、缺乏整改勇气不敢整改;对横向协调配合部门来说,因涉及多个部门协调配合,整改周期长、责任重,难以形成合力,不敢担当、相互推诿,从而使整改工作长期搁置不前。
四是缺乏科学有效的方式方法。科学的方法对推动问题的整改落实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少数地区或单位问题整改落实不到位有的也并非主观上不想整改,而是不会整改。其表现在方式方法上缺乏统筹协调,抓不住问题的主要矛盾,特别是对一些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群众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缺乏科学统筹、纲目不分,顾此失彼、方向不明。
一是必须加强问题整改落实的制度建设。制度管长远,是基础,是依法行政的重要保证。当前少数地区或单位存在的问题整改工作不落实、监督检查的结果无人负责处理、责任难被追究等现象,其关键是在问题整改落实环节上缺少完备的制度体系和规范,缺乏制度保障。为切实解决目前整改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当务之急是建立和出台一些规范整改落实工作有关程序性与实体性相匹配的法规制度,明确细化责任主体、整改目标、由谁来负责整改落实的监督检查、由谁负责处理监督检查的结果、由谁实施责任追究等,在制度层面上防止出现空白地带。要将整改工作的每一项职责、任务落实到具体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头上,赋予他们相应的权力,明确承担相应的责任,真正做到问题整改的责任主体受监督、负责任,同时也能更好地加强对监督者的不作为或慢作为的监督和问责,使监督者受监督、负责任,杜绝问题整改落实无人负责、不敢负责、难以问责的现象,避免对问题整改所负责任出现死角,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
二是必须坚持对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公开化、透明化。公开是促进问题整改落实的最好良药。公开不仅是一种方法,更反映各级责任人对待整改的态度。如果把问题藏着、掖着、拖着,是不会取得整改成效的。对待问题的整改落实,各级领导必须要敢于公开整改内容、整改结果,自觉接受群众监督。要将整改工作的全过程纳入党务、政务公开范围,及时公开整改内容和结果,接受群众监督,整改结果要以群众满意为标准。特别是对触及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问题,切不可讳疾忌医,要敢于揭短亮相,当好整改表率。对于移交给本地区或本单位的案件问题,要敢于亮剑,一查到底。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家丑不可外扬的护短心理,从严律己、从严治党。
三是必须强化督办检查实行严格问责。开展督办检查和严格问责,是保证问题整改落实的重要手段和措施。督办检查的内容主要针对由巡视办移交给被巡视地区和单位进一步调查处理的事项。对涉及党风廉政建设及省委管理干部违纪违法问题线索的,移交省纪委监察厅处理;对涉及干部选拔任用和执行民主集中制等方面的问题,移交省委组织部处理;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问题,移交省委、省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处理。对被巡视地区和单位进一步调查处理的事项,巡视办除通过现行的回访方式开展督办外,还应当在该地区或单位开展整改期间,实行动态跟踪督办检查,可采取适时电话督办、发函催办、听取汇报、实地查看等方式,对有关部门督办事项办理情况进行督办检查。对超过整改时限,有条件整改而没有整改到位的事宜,应由巡视办建立跟踪督办问责制,强化督办问责。巡视办对督办事项应建立档案,实行统一管理。根据督办检查的结果,对整改不及时、不到位事项的主要责任人,要实行严格问责,以保证巡视工作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确保巡视问题整改落实取得实效。
四是必须强化巡视成果的管理运用。巡视成果是指巡视组通过巡视了解掌握的被巡视地区或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总体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发现的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提出的整改意见和建议等。充分运用好巡视成果应重点体现在被巡视地区、单位党组织或者有关主管部门对移交事项中应当解决且具备解决条件的,要及时解决;对涉及体制机制或者其他比较复杂需要较长时间解决的问题,要积极研究,制定可行方案逐步加以解决。纪检监察机关要对移交的案件线索及时进行核实,对涉及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倾向性、苗头性问题认真纠正处理;对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组织人事部门应当将被巡视地区或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的总体评价、民主测评情况等,作为调整班子和选配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另一方面,还应当认真吸纳巡视意见,巡视组在一个地区或单位巡视期间,纪检监察机关对被巡视地区或单位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进行立案调查的,应按有关规定向巡视组组长通报情况,组织部门对其党组织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提出人事调整方案时,应听取巡视组意见。尊重巡视成果,把巡视成果运用到各项具体工作的落实之中,保证巡视成果发挥应有的成效。
有关配合巡视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精选二
尊敬的111巡察二组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11以及11干部职工向市委巡察二组莅临我局开展集中巡察工作表示热烈欢迎!这次巡察工作是市委交办给我们的一项政治任务,是市委对11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一次实地考察,也是对11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必将有力推动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我们一定按照11巡察组的要求,义不容辞地配合做好有关工作,确保巡察工作顺利开展。下面作如下表态发言:
市委确定111为2016年11第一轮巡察单位,这是对我们单位的关心,也是对我们单位党员干部的爱护。无论对单位还是个人都是一件好事,一件大事,我们一定要端正态度,支持巡察工作。实行巡察制度,开展巡察工作,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党内监督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展巡察工作,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上级的方针政策,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有助于我们正视存在的问题,促使我们思想上更加清醒,信念上更加坚定,思路上更加清晰,工作上更加务实。因此,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负责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巡察工作的重大意义,要把这次巡察作为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经受组织考验的难得机会,切实增强接受巡察监督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这次巡察的主要对象是11领导班子及其成员,我本人作为111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对全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负总责,对我局全面工作负总责。我一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带头学习领会中央、自治区和市委关于巡察工作的重要精神,带头落实巡察组的各项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带头查找自身和班子存在的问题,全力支持和配合巡察组工作。班子成员要切实提高认识,认真查找在执行党风廉政责任制和廉洁自律规定、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配合巡察组开展工作;全局各部门和全体干部以及全农牧业系统的同志们要以对组织、对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向巡察组如实反映情况、举报问题。
接受监督是党员干部的“护身符”,因此,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接受巡察监督,做到不隐瞒、不拒绝、不设阻,真心实意地把这次巡察看成一次转变思想作风、加强党性锻炼、提高自我修养的良好机遇。凡是巡察组发现的问题,做到告知即改,认真整改。凡是巡察组提出的建议,要认真研究,及时落实。对巡察组交办的事项,要保证质量,按时办好。
我们要把这次巡察工作与即将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与做好当前111各项工作结合起来,以
1111为目标,在改革创新,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111结构性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真正把巡察组对11各项工作的要求转化为我们事业发展的动力,为111发展作出新贡献。
谢谢大家!
有关配合巡视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精选三
尊敬的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xxx对巡视组即将展开的工作表示欢迎!这次巡视工作是xxx对我局领导班子、领导干部队伍的一次实地考察,也是对我局各项工作的一次全面检阅,更是对我局科学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我们一定按照党工委、管委会的统一部署和巡视组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配合做好有关工作,促进我局各项工作科学和谐发展。
下面,我代表交通运输局党组郑重表态:
实行巡视制度,开展巡视工作,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强化党内监督特别是对领导干部监督的一项重大举措。开展巡视工作,将有助于我们更加准确地理解上级的方针政策,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转变作风,有助于我们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促使我们思想上更加清醒,信念上更加坚定,思路上更加清晰,工作上更加务实。我们一定要从讲政治、负责任的高度,充分认识开展巡视工作的重大意义,把这次巡视作为改造主观世界、接受党性教育、加强党性锻炼、经受组织考验的难得机会,切实把思想高度统一到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上来,切实增强接受巡视组监督检查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这次巡视的主要对象是局领导班子,我本人作为交通运输局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是巡视工作的重点。我一定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带头学习领会中央、省委和党工委关于巡视工作的重要精神,带头落实巡视组的各项工作安排和工作要求,带头查找自身和班子存在的突出问题,全力支持和配合巡视组工作。班子成员将切实提高认识,认真查找自身和分管领域在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政治纪律以及选人用人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主动配合巡视组开展工作;系统各部门和全体干部,也将按照巡视工作要求,积极做好配合和监督工作。我们将从大局出发,以对组织、对事业、对班子、对干部,同时也对自身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向巡视组如实反映情况,实事求是地提供相关材料。同时,局党组将成立巡视工作联络组,按照巡视组的要求全面做好工作协调、衔接和服务工作,为巡视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巡视工作的最终成效,体现在整改落实上。凡是巡视组查找出的问题,都要即知即改,集中整改,件件有答复;凡是巡视组提出的建议,都要认真研究,及时落实,事事有回音;凡是涉及违纪违法的案件,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认真查实,严肃处理。同时,要对照教育实践活动和巡视组反映的问题,自查自纠,深刻剖析,举一反三,真正把巡视组对我局各项工作的要求,转化为交通运输工作发展、改革。
有关配合巡视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精选四
今天,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对中央和省委、市委巡视巡察,以及“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整改“回头看”进行动员部署,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确保上级各项决策部署在xx落地落实。
刚才,xx同志宣读了《xx县巡视巡察整改暨“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整改“回头看”实施方案》,xx同志宣读了《xx县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整改“回头看”实施方案》。这两个方案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同意的,大家要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就做好全县整改“回头看”,我再强调四点意见。
第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不移推动整改“回头看”
去年以来,按照上级安排部署,全县各级各部门深入推进“一问责八清理”专项行动、基层“微腐败”专项整治、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等工作,解决了一批问题,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全县政治生态持续净化优化。但是,从平时的监督检查和掌握的情况看,有些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甚至出现反弹和回潮。4月23日,省委召开专题会议,省纪委书记xx指出了三个方面九类问题。这些问题在xx县也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巡视巡察问题整改方面,有的单位主体责任落实还不到位、整改措施还不够有力,特别是在处理历史遗留问题上,不积极、不主动,使一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二是“一问责八清理”问题整改方面,有的单位不注重实际效果,查纠面上问题多,发现深层次、实质性问题较少,追责问责避重就轻,雷声大雨点小。三是基层“微腐败”问题整改方面,有的单位流于形
配合巡视工作感悟心得体会精选 参加巡视工作的心得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