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陆游爱国的诗篇有哪些通用(5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精选陆游爱国的诗篇有哪些通用一
1、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遗嘱吗?
遗嘱一般都会写些什么内容?
2、我搜集了一些名人的遗嘱,同学们来读一读。
出示鲁迅、孙中山、xxx的遗嘱,让学生读读
1、教师:同学们,在1210年,有位85岁的老人,即将离开人世,他也给自己的子女留下了一份特别的遗嘱,是一首诗《示儿》(板书):
2、读题
3、引导说说题意。
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4、这位老人是谁?对陆游你知道些什么?
资料出示:
1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簪缨世家,少有才名。
2孝宗即位,特赐进士出身。
3、乾道二年(1166),因主张抗金而免职。
4、四十六岁入蜀,先后入王炎、范成大幕府,襄助军务。
5、六十六岁后遭劾罢官,退居山阴达二十年。
5、过渡:85岁高龄的诗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他什么事都丢开了,惟独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忧愤至极的他伤心地留下这首诗篇,与世长辞。
到底是哪件事让陆游牵肠挂肚、临死之前还要叮嘱儿子呢?请大家读两遍诗后,告诉我。
1、学生读诗后,全班交流。
2、这首诗说了些什么?
死去元知万事空,元知本来就知道,万事空什么都没有了的意思。理顺这句话时需增补诗句中原来省掉的我,还需按我们今天的语言习惯调换诗句中词语的顺序。但悲不见九州同,但只。九州同指全国统一。王师北定中原日,王师指南宋军队。定平定,收复。中原淮河以北被金兵占领的地区。家祭无忘告乃翁,家祭祭祀祖宗。无不要。乃翁你们的父亲。
□让学生充分说说诗意。
□相机进行古诗知识点的教学
(1)通假字元,通原;无,通勿。
(2)古今字义不同但,只是。
3、请你大声地再读一读这份遗嘱,你能体会到诗人此时此刻是怀着怎样一份感情写下这首诗的吗?
4、学生读诗,体会作者的感情。
5、全班交流。(悲、悲痛、悲愤、悲悯)
(1、对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铁体之下,不能收复的悲痛。
2、壮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装,亲自杀敌的悲伤。
3、对南宋政权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故土的悲愤。
4、对于中原遗民沦为亡国奴,苟且偷生的悲悯。)
1126年,北方的金兵屡屡进犯,宋军节节败退,最后国都汴京(开封)都被金兵占领,从此山河破碎,不复统一。南宋的朝廷向南逃到临安(杭州)定居,他们苟且偷安,不思保国,这种状况一直持续了95年。
建炎三年(1129)金兵攻入扬州,以扬州作临时都城的宋高宗赵构匆忙逃窜。
绍兴三十一年(1161)秋,金兵再次南侵,扬州沦陷,再次遭劫掠。
6、感受陆游的爱国精神。
爱国主义精神,是陆游诗思想内容的核心。
陆游作为时代的歌手,理所当然要把抗敌复国作为最重要的主题。
陆游的爱国情怀终生不渝,他一生中时刻盼望着有杀敌报国、收复中原的机会,直到临终前仍作绝笔诗《示儿》中谆谆嘱咐儿孙。
陆游从小就生活在战乱纷纷,国破家亡之中。在他年仅三岁的时候,汴京就被金兵占领了,他从小就立下了抗金救国的志向,长大后他亲自上战场参加抗金战斗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陆游一生渴望的收复失地、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始终没有实现。他只有用他的诗歌来表达他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民族的忧虑。
20岁时,他在一首诗中写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希望自己有一天能亲临战场、杀敌报国。直到四十多岁时,他才有机会在军中做一名军官,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
1、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他写出了沦陷区人民对故国之师的期待。
2、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金错刀行》)
他写出了南宋军民不甘屈服的气概。
3、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他老病僵卧之时在梦中亲临前线,斩将夺关,尽复汉唐故地。
4、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处今宵垂泪痕!
(《关山月》)
他写出了对朝庭不想收复失地的深哀巨痛。
5、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
他写了更多的是自抒报国壮志的忧国深思的作品。
7、读了这些诗句,你的心情如何?再次感情朗读读全诗《示儿》
8、小结:陆游一直渴望南师北定以统一祖国,九州大同是诗人终生为之奋斗的理想。他等啊,盼啊,所以有诗句南望王师又一年。这一年又一年的企盼,一年又一年的南望,一直盼了、望了60年。他都八十五岁了,北方还没有传来好消息,矢志不渝的诗人又一次发出了内心的伤悲,当他最后一次把将断的气息又来说未完的心事和无穷的希望时,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愤。为国耻未雪而死不瞑目,一切爱国之士读到这样的诗句,怎能不潸然泪下?
9、感情读诗。
1、同学们,让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来到700多年前这位伟大诗人的病榻前,如果你是陆游的儿子,此刻你看到了你的父亲,他虽然久病缠身,不久于人世,但心里更痛的是中原不能收复,祖国不能统一,他面容枯瘦,眼神里却满含期待和信念,他用缓慢而深沉的语调表达人死之后万事皆了无牵挂的旷达和淡定,但又希望你能在家祭的时候,要告诉他中原收复的消息。
面对这样的父亲,你会对他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2、全班交流,评价。
3、老师小结:是的,陆游在弥留之际,还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贵族霸占着的中原领土和人民,热切地盼望着祖国的重新统一,从这里我们可以领会到诗人的爱国激情是何等的执着、深沉、热烈、真挚,又是何等的悲愤!
4、同学们,让我们通)(过读来表达对这位爱国诗人的崇敬吧!
1、一位怀着满腔爱国之情的老人,带着他的希望离开了,他的遗愿到底有没有实现呢?
2、生讨论回答。
2、出示材料:
陆游死后24年,宋和蒙古会师灭金。
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
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刘克庄《后村大全集》卷十一《端嘉杂诗》之四)
陆游死后66年,元师灭宋。
青山一发愁蒙蒙,干戈况满天南东;
来孙却见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林景熙《霁山先生集》卷三《书陆放翁书卷后》
陆游死后79年,元兵败宋于厓山,宋亡。
陆游孙子元廷闻厓山之变,忧愤而卒。
陆游曾孙传义闻厓山之变,不
精选陆游爱国的诗篇有哪些通用(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