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老孝行心得体会如何写 尊老孝亲心得体会(八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主题尊老孝行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我曾在报纸上看过这样一篇报道:一位年龄将近八十的老奶奶靠卖废品把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养大,还让他们有了一份稳定、收入高的工作。但由于辛苦劳动,老奶奶病重了,即将离开人世间。在这最后时刻,四个孩子会了一次家,所有人认为他们是回来敬孝心的,没想到他们竟然一进来就在东翻西找,像是抄家了似的。原来他们正在抢老奶奶生前值钱的东西。一个把他们从小抚养长大,最后却是悄无声息的离开,没有人感到悲哀,没有人为她埋葬。四个孩子无一个人懂得尊老爱幼,无一个人懂得孝敬父母。他们为了钱,失去了最爱他们的母亲,失去了道德,让社会为他们感到寒心。
父母、老师、老爷爷老奶奶是我们在这世间最重要的人,他们为我们付出汗水,辛勤工作。我们要懂得尊老爱幼,以此报答他们,感谢他们。
远大瑰丽的理想,充满期待与希望,但创造成功境界的过程,更会哺育你坚持不懈的创造情怀。一个人靠自己的毅力而取得的成就,他的成功与文明行为息息相关,奏成每个人一生中最华丽的乐章。
古代有一位四岁的小天才。他从小知道要尊重长辈,尊敬师长。他就是孔融,知道要让哥哥们先挑选梨,自己拿一个最小的梨,因为他是兄弟中年龄最小的。因为这件事,他成为远近闻名的汉末文学家。因此,一个人的举止文明与自己走向成功境界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生活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尊老爱幼是不可少的。当你回家时,替爷爷奶奶倒茶,与他们聊天,不让他们孤单寂寞。这是我们尊老的表现。分东西时,让比自己年龄小的先挑选,不与他们抢,这是爱幼的表现。
尊老爱幼,每个人成长的必要因素。我们要做一个主动尊老爱幼的人,做一个文明的人!在社会上立足,说容易它就容易,说难它就难。只要我们做一个诚实的人,更做一个尊老爱幼的人,我们才会有出息,才会成功!
主题尊老孝行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千百年来,尊老爱幼这种美好品质一直在我国流传,永不泯灭。但现如今,一些人已经丢失了这些美好品质,丢失了做人的根本。那天,我就遇见了这样一个人。
有一次,我和妈妈坐公交车到城里去。那天的人出奇多,简直挤得我喘不过气来。走了还不到一半的路,车厢里的人已经挤得满满的了。
“嘎吱——”一声,一车到站了。站牌下站着一位青年和一位老人。为了避免超载,司机说“人太多,只能再上来一个了。”听了这话,青年和老人都慌忙地跑了上来。青年三步并作两步,飞快得跑上车来。而老人由于年老体弱,跑得比较慢,所以满后了,但他还是在汽车发动前跑了上来。
这时候让老人上车,青年去等下一班车,这可能是天经地义的事。可这位青年却厚颜无耻地说:“我先上来的,让那个老头下车吧。”车厢里一片哗然,人们都为青年所说的话感到惊讶。那位老人说:“尊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你怎么能这样做呢?”“那你爱幼了吗?”青年回敬道。“你,强词夺理。”老人很生气。“哼,老头。跑不快就别找其它的理由。”青年说,“快上去,别耽误大家的时间。”老人已经被青年气昏了头,可面对青年的蛮横又无可奈何,只得气呼呼得准备下车。
这时,我实在是为老人打抱不平,就从人群中挤了出来,拉着老人的手说:“反正我也不着急,您就坐这班车,我下去等下班车。”老人把她的另一只手放在我的手上,对亲切地说:“真是个好孩子。”
做人什么都可以掉,但唯独不能丢掉尊老爱幼的美德,这就是我从这件事中学明白的真理。
谢谢大家!
主题尊老孝行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明天,就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的节日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含有长久长寿之意,同时秋季也是收获的黄金季节,所以人们对这个节日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人节。在这个属于老年人的节日即将来临之际,我们祝愿所有的爷爷奶奶生活愉快、健康长寿!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莆仙人还有在重阳节祭祖的习俗。老一辈为了我们国家的强盛,为了下一代能过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们艰苦创业、辛勤劳动了几十年,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精心哺育和照料我们,使我们茁壮成长。如今他们老了,理应受到全社会的尊敬和照顾。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优良传统。
尊老敬老绝不是重阳节一天的事,应该是在日常生活中,帮助老人解决生活
尊老孝行心得体会如何写 尊老孝亲心得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