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锦瑟古诗译文及赏析通用(六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锦瑟古诗译文及赏析通用一
【唐】杜甫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长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身。
【赏析】诗人经过了长期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后,此刻得到了安身的处所,应对着绮丽的风光,情不自禁地写下了一些歌咏自然景物的小诗
【宋】秦观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指冷玉笙寒,吹彻小梅春透。
依旧,依旧,人与绿杨俱瘦。
【赏析】词人之心,或欲借春光盛衰之过程展示流转在节序交替中伤春念远之情;词从愉快之景象叙起,乃欲反衬其心境之愈为悲苦。
减字木兰花。莺初解语
【宋】苏轼
莺初解语,最是一年春好处。
微语如酥,春色遥看近却无。
休辞醉倒,花不看开人易老。
暮待春回,颠倒红英间绿苔。
【赏析】花是不经开的.,人是容易老的,不要等到浓烈的春天回到大地时再触目伤怀,你我颠倒唏嘘、百般感慨在红英凋零、绿苔如茵之间。
【唐】戴叔伦
苏溪亭上草漫漫,谁渏东风十二阑。
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赏析】四句诗全是写景,而景语即情语,情景融浑无迹。诗人描述暮春景色浓郁而迷蒙,恰和倚阑人沉重而忧郁的心境契合相印,诗韵人情,隽永醇厚。
【宋】张栻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
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赏析】立春是一年之始,诗人紧紧把握住这一感受,真实地描绘了春到人间的动人情景。冰化雪消,草木滋生,开始透露出春的信息。
【宋】储光羲
垂钓绿湾春,春深杏花乱。
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
日暮待情人,维舟绿杨岸。
【赏析】这首诗写一个青年小伙子,以垂钓作掩护,在风光宜人的钓鱼湾,焦急的等待着情人的到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意图。
【唐】刘方平
朝日残莺伴妾啼,开帘只见草萋萋。
庭前时有东风入,杨柳千条尽向西。
【赏析】这首诗句句写景,却句句“有人在”,人与自然获得奇妙的对应。人之所见所闻,既是情的触媒,尤是意的流向。
【宋】李清照
归鸿声断残云碧。背窗雪落炉烟直。烛底凤钗明。钗头人胜轻。
角声催晓漏。曙色回牛斗。春意看花难。西风卿旧寒。
【赏析】此词写早春思乡之情,但此人并未明言,只写夜来窗外春雪迷蒙,炉烟静炷,继而角声中,天色渐明。
【唐】温庭筠
百舌问花花不语,低回似恨横塘雨。
蜂争粉蕊蝶分香,不似垂杨惜金缕。
愿君留得长妖韶,莫逐东风还荡摇。
秦女含颦向烟月,愁红带绿空迢迢。
【赏析】诗中的女子期望花能长保青春妖娆而不被东风催落,实际上她是自言自语,花就是她自我的象征,她是在借花自怜,借花伤春。
【唐】皇甫冉
莺啼燕语报新年,马邑龙堆路几千。
家住层城临汉苑,心随明月到胡天。
机中锦字论长恨,楼上花枝笑独眠。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
【赏析】这首诗是借闺妇抒写春怨,期望早日了结战事,征夫能功成名遂。全诗流露非战情绪,也是借汉咏唐,讽刺穷兵黩武。
【宋】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独有庚郎年最少。
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
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
落尽梨花春又了。
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赏析】宋沈义父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用环境、形象、神态的描绘,将春草写得形神具备。
【唐】贾至
草色青青柳色黄,桃花历乱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春日偏能惹恨长。
【赏析】贾至在唐肃宗朝曾因事贬为岳州司马,诗中表达的愁恨,看来不是一般的闲愁闲恨,而是由他当时的身份和处境产生的流人之愁、逐客之恨。
【唐】柳宗元
宦臣羁思共凄凄,春半如秋意围迷。
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
【赏析】一场意外的暴风雨洗劫了百花,送走了春色,这对谪居柳州的诗人无疑是一种精神打击。冷酷无情的现实、哀凉的心绪触发了他的诗思。
【宋】秦观
树绕村庄,水满陂塘。
倚东风,豪兴徜徉。
小园几许,收尽春光。
有桃花红,李花白,菜花黄。
远远围墙,隐隐茅堂。
飏青旗、流水桥旁。
偶然乘兴、步过东冈。
正莺儿啼,燕儿舞,蝶儿忙。
【赏析】“倚东风”两句,是描述词人乘着温和的春风、兴趣正浓地信步漫游村庄,欣赏着春天的风光,表现了词人喜爱农村景色的神态。
【宋】晏殊
小径红稀,芳郊绿遍。高台树色阴阴见。
春风不解禁杨花,蒙蒙乱扑行人面。
翠叶藏莺,朱帘隔燕。炉香尽逐游丝转。
一场愁梦酒醒时,斜阳却照深深院。
【赏析】沈谦在《填词杂说》中指出结句“更自神到”道出了晏殊词写景的特点,即重其精神,不重其形迹。
【宋】张淑芳
散步山前春草香。朱阑绿水绕吟廊。花枝惊堕绣衣裳。
或定或摇江上柳,为鸾为凤月中篁。为谁掩抑锁芸窗。
【赏析】词句之间融情于景,借春草、流水、落花、江柳、修竹等意象,向我们传递了她隐约波动的情绪。“花枝惊堕绣衣裳”,拟人生动,想象力丰富,意境极其优美。
【宋】欧阳修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
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
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
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
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
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
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
异乡物态与人殊,唯有东风旧相识。
【赏析】全诗以“万里”一句为界,分为两部分:前半写西湖景色及朋友相念之情;后半写自我异乡逢春的新鲜见闻和落寞情怀。诗中春景写得明媚可喜,感情写得真挚动人。
【宋】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日阴阴正可人。
【赏析】秦观的《三月晦日偶题》富有哲理,蕴含“理趣”:繁花似锦的春天归去,又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春天也一样迷人!诗人的乐观、豪放、豁达,跃然纸上。
【宋】方岳
春风多可太忙生,长共花边柳外行;
与燕作泥蜂酿蜜,才吹小雨又须晴。
【赏析】方岳这首《春思》,用拟人化的笔调,经过对春天景物的描述,热情地赞美了富有生机的春风。
【唐】贾岛
三月正当三十日,风光别我苦吟身。
共君今夜不须睡,未到晓钟犹是春。
【赏析】三月本是春天的最终一个月,三十日又是这个月的最终一天,诗人此刻把春天的离去精确到了最终一天,让人感到新奇而又自然。
【唐】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胡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景有谁争。
【赏析】诗中没有直接点出思乡,而一片思乡之情荡漾纸上,后四句直抒心曲,感情真切,凄婉动人。
【唐】杜甫
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
林花著雨胭脂湿,水荇牵风翠带长。
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何时诏此金钱会,暂醉佳人锦瑟旁。
【赏析】全诗绘景浓艳,意境静穆清冷;抒情婉转,感慨深沉曲折。在忆旧与憧憬中隐约可见诗人的忠君忧国之心以及颓然自放之念。
【明】杨慎
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
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赏析】这首小诗写的是春日郊外水田的景色:首二句写水田的形态,欲之以楼梯、期盼,都属整饬之美;后两句写一片绿油油的秧田,忽飞来了白鹭,让秧田添上活气与亮色,让画面带动态。
【宋】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赏析】柳絮在东风相助之下,狂飘乱舞,铺天盖地。诗人抓住了柳的特色,将之性格化了,使人看到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形象。
关于锦瑟古诗译文及赏析通用二
初中语文(人教版)从七年级上册至八年级下册选编古典诗词篇目六十五首,约占课文总数的20%。新课标要求这些古诗词均为必背诵篇目。从教科书内容的编排,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背诵古诗的篇目,足以说明古诗词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新课标提出:语文教学除了突出工具性,还应该加强人文性的教育。因此,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发展学生健全人格个性,是当前语文课追求的目标。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诗的历史渊源流长,名家辈出,名篇佳作浩如烟海。优美的诗歌作品,往往蕴含着丰富深邃的意境和情感。精炼优美的语言,生动多彩的形象,都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因此上好古典诗歌欣赏课,对培养初中学生的审美兴趣和审美能力,提高语文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有些老师说,“诗歌虽短小,但并不好教”。的确是这样。由于相隔年代久远,古典诗歌中的措词用字及句式,在很大程度上不为今天的学生所熟悉,因而也给学生的阅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教学中也只限于对字训诂,课堂必定陷于枯燥,味同嚼蜡,索然无味;必定使学生产生“厌倦”之情,这样又何以“乐学”?古人讲过“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因此,本人认为对古诗词教学的探讨极有必要。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热情,并从中得到思想启迪,情感共鸣和美的陶冶呢?本人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十分重要。
一、以“说”激趣
1、课前“说”。古诗名句其语言有节奏感,语短意长,直接抒情,有易于记诵的特点,有些名句还使人百读不厌。初一新生刚入学,我就在班上开展“课前赠古诗活动”。每节课前三分,让学生轮流上讲台把自己喜爱的一句或一首古诗介绍给大家,并说明其喜爱的理由。一个学期下来同学们便积累了一百多首名诗名句,且上台前赠送的同学,既把自己学习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得到“说”的锻炼机会,又体验到创造成功的乐趣,因此对这项活动的参与同学们乐此不疲。
2、课堂“说”。结合现代文阅读教学,本人把古诗词教学融入其中。针对初中学生对直观教学形式更感兴趣,喜爱参与各种活动的特点,我把教学古诗词的目标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形式来落实完成,以“趣”当头,富教于乐。如教学课文朱自清的《春》,时值春季,我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围绕“春”,请同学们分别说出写春花、春草、春风、春雨、春水、春日等景物的古诗名句”。
“最是一年春色好,绝胜烟柳满皇都”“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
关于锦瑟古诗译文及赏析通用(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