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消费安全团日心得体会 公共安全团日活动心得(四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162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消费安全团日心得体会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50份,其中本科类院校学生30人,专科类院校学生20人;男生25人,女生25人,男女比例约为1∶1。

调查结果一

吃饭穿衣花钱最多

相关数据:大学生的消费支出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调查和数据结果显示:当前大学生的消费构成主要集中在基本生活费(衣、食、住、行),学习消费(学费、书籍杂费、考证费、电脑等),休闲娱乐消费(休闲、健身、旅游、娱乐等)以及人际交往消费(人情往来、恋爱)等四大方面。其中,在昆明理工大学大学生的消费内容主要集中在食物支出和衣物支出两大方面,其中食物支出占41%,衣物支出占13.1%。其他方面,休闲娱乐占6.1%,与学习相关的各方面支出占4.3%。尽管食物支出仍是当前在校大学生的主要支出之一约47.7%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四成,约24.1%的被访者的食物支出约占总生活费的五成――但另一方面,大学生们走出校园食堂到外面聚餐的费用也在与日俱增,麦当劳、肯德基以及一些价格不菲的特色小吃已成为当前大学生尤其是校园情侣们经常光顾的地方。根据结果分析,作为大学生,作为即将步入社会的成年人,他们更加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在这方面,女生的消费水平要高于男生,在被调查的女生中,近三成拥有价格在300元以上的品牌服装。

调查结果二

恋爱花费每月百元

相关语录: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

如今,“馒头就咸菜,省钱谈恋爱”已成为不少校园爱情男主角的忠实信条。“尽管我们俩出去玩都十分节省,每个月还是要花费100多元钱的。”某一名大二男生说,他和女朋友都是农村的,而且是初中同学,尽管经济不宽裕,但两人要是出去玩,买个糖葫芦、冰淇淋还是经常的。

“其实,有很多大学生都在谈恋爱,只不过有的人不愿意承认而已。”另一大学生说,有些学生之所以“保密”工作做得好,主要是担心万一走不到一起,会遭到同学笑话或非议。据调查结果显示,仅有不到两成(19%)的学生承认有男(女)朋友,其中有30%的“男主角”每月在女友身上的投入约有200元。据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恋爱费用的来源,有的是由“家里特别提供”的,有的是来自“勤工俭学”,更多的是从“生活费中支付”的。

调查结果三

聚会聚餐最高数千

相关语录:同学过生日、考试得高分、当了学生干部、入了党、评上奖学金、比赛获奖等都要请客,要不人家会说你不够交情、不上路人情消费因为其形式多样和不确定性而相对难以统计。据统计结果显示,近六成大学生在各种形式的聚会聚餐中每年要花费500元左右,近三成的大学生这类花费在800元左右,更有极少数人每年要花费上千元甚至数千元。

消费态度

过半学生愿意打工

相关数据:当生活费透支时,有61%的同学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我来上学就已经花费了很多钱了,咋好意思再向父母伸手要钱呢。”某一大学生说,自己家是农村的,经济条件本来就很一般,再加上自己上学花钱,家里都快承受不了了,自己说啥也不愿意向父母再伸手了。她告诉我,自己经济上的“额外”收入,都是她平时做兼职挣的。“我宁愿去打工,也不愿意再向家里要钱。”另一大学生说,有时候,一不小心,生活费用都花超了,只好向同学或亲戚借点,等到了假期,自己再找份工作,挣点钱补“窟窿”。调查中,我了解到,像这样的大学生占很大比例,调查数据也表明,35.2%的学生存在生活费超支的现象,甚至一学期的生活费在两三个月花光的情况也屡见不鲜。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在个人理财方面,当前的大学生是较为冲动和盲目的。而当生活费透支时,只有不到一成(8.1%)的同学愿意张口向父母索取,20.9%的同学愿意借同学或朋友的,大部分(61.0%)的同学更愿意节约开支或自己打工赚取。

经济来源

大多学生要靠父母。

相关数据:目前,93.7%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尽管大学生消费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93.7%的大学生还是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

“尽管爸爸、妈妈都是工薪族,但还是尽最大努力供我上学。”昆明理工大学大三某一学生说,看到父母为自己上学花费很多,心里也感觉很是愧疚,但毕竟自己还没有上班,不能挣钱。假期打工挣的那点钱,贴补一下平常的生活还行,要是自己供应自己上学,确实十分困难,“没有办法,只能靠老爸、老妈了。”他说,只要自己能上班挣钱了,会全力回报父母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这一群体在经济消费水平、消费构成上存在着巨大差距和差别,其中年消费最高的达到13500元,而年消费最低的只有1800元,年消费支出均值为4963.96元(不包括学杂费和住宿费),这其中有93.7%的大学生把家庭供给作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据分析有63%倾向于冲动型消费,女生在这方面的比例远远高于平均水平,有30%多认为自己属于精打细算型消费,9.9%认为自己属于今朝有酒今朝醉型消费,而大部分(55%)的大学生则说不清自己到底属于哪种类型的消费者。

总述(分析报告):大学生多数是自进入大学开始,才更多的拥有选择消费的自主权。有了更多消费自由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能否处理好,将关系到整个大学生活。消费的安排直接的影响生活的质量,毕竟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家长,基本都是有限定的。不合理的消费会打乱个人的生活秩序,影响学习生活。同时,大学生的消费行为,直接体现了其生活观、享乐观、人行价值等价值观,这对他们的学习、生活乃至日后工作、成才都有着重要影响。加强对大学生的消费教育,帮助他们走出消费误区,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主要有――

误区之一:消费的盲目性。部分学生消费没有计划,随意性很强。曾有调查说:

(1)3.7%的学生,竟不知道每月、每学期要花或花了多少钱,从未思考过钱是怎样花的,反正没了回家去拿,家里人给的时候也无定数,这类学生以城镇女孩居多;

(2)有了钱就大手大脚地乱花一气,把本是几个月的生活费一块儿花,接下来只得过拮据日子,要么向家里求援,要么东挪西借;

(3)在该买什么与不该买什么上没有主见,看到别人买啥自己也“随波逐流”,结果是钱花了于己用处却不大,造成了不小的浪费。

针对这种盲目性消费的内在分析:由个性觉醒而引起的消费自主心理。对学生来讲,大学时期是一个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的阶段。伴随着自我意识觉醒而来的,他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中强烈的自我支配要求。当代大学生大都是改革开放后才成长的,环境的塑造,使他们无论在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还是在人际交往上,都有自己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家长和教师会明显地感觉到,如果再像对中小学生那样,仍然用自以为正确的看法、想法和情感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情感,那将是十分困难的。虽然大学生的消费来源依赖于家庭,但他们对消费又具有强烈的自主要求:

(1)开始行使对家庭消费的发言权。

(2)开始要求自我消费选择权。时下的大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接受新事物的速度快,他们喜欢紧跟新潮走,喜欢追求个性,并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审美情趣和价值判断做出自主的选择。

(3)开始要求独立的消费支配权。当前,大学生的交友动机十分强烈,人际关系圈也比较宽,频繁的聚会或外出,必须有较强的经济实力作后盾。

足够数量的“私房钱”,供自己自由支配,才能得以实现。而大学生仍是思想没完全成熟,如果缺乏适当的消费指导,就会出现消费的盲目性。

误区之二:重物质消费轻精神消费。绝大多数同学片面追求物质享受,把钱花在吃、喝、玩、乐上,而对精神生活投资甚少。以购书为例,统计有23.6%的同学未曾光顾过书店。据我们统计,在我校所有男生寝室中借《英语词典》,结果仅借到6本,也就是说平均每15个人才拥有一部这样的工具书。至于购书的同学中,投资也很有限,每学期不过是五十到一百元,更多的便寥寥无儿。与之绝然相反的镜头是学生们对吃喝穿上的“慷慨”,穿名牌时装不乏其人,名贵的化妆品倍受青睐,在一校门外四、五家餐馆终日高棚满座……

误区的产生试分析:由尊重需要而引起的消费炫耀心理。尊重需要居于生理、安全、友谊和爱的需要之上而处于较高级的层次。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尊重需要,他们各方面的努力在相当程度上都是为了建立自尊和他尊体系,以实现其自我价值。炫耀心理实际上是一种超越自我客观价值的自我虚构,表现在生活消费领域,就是对物质生活的高欲望――追名牌、追流行。许多

消费安全团日心得体会 公共安全团日活动心得(四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