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特殊婚礼抗疫心得体会范文 基层民警抗疫心得体会(五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民警特殊婚礼抗疫心得体会范文一
一、思想政治觉悟有待加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首先我的立场是坚定的,对上级部署交待的各项任务能够较好的完成,对于阳奉阴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自由主义倾向和问题是坚决抵制的;其次作为一名基层的线路民警,我能服从领导的安排,实事求是的去对待工作,但存在片面认为我所是小所,春运只是大站、大所才有的事的现象,没有春运的紧迫感。
二、工作纪律作风方面。作为一名见习民警,总体来说自己还是能够严格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在工作中是没有存在侥幸心理的,能够带头遵纪守法,不敢钻法律、纪律、制度的空子,谋取个人和小团体的利益;对酒、枪、钱、法、车等重点问题管控能力比较强,没有存在违法违规问题的倾向和苗头。在平时工作中有时也存在粗中无细的现象,工作不够深入,负责客运工作上欠缺统筹兼顾能力,大局观有待加强,处理突发事件存在心浮气躁,应变能力欠缺,经验还需向老民警学习。
三、生活、内务管理方面。在工作之余的时间里,我能够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待在所部,有事会跟所领导请假报告情况,在外我也时常提醒自己是一名警察,要严格要求自己,不结交社会上的不良朋友,出去能够及时归所部。但是业余时间大多是荒废在上网、聊天上面,作为新警自己业务不熟,今后自己应该把时间用在提供业务水平和工作技能方面。
根据自我剖析中存在的问题,我将采取以下有效整改措施:
一是主动学习政治理论。作为一名党员,积极主动的去学习党的大政方针,用马列主义及社会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并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工作,坚持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服从安排,听从指挥,做党的坚强盾牌。
二是提高工作积极性。人都是有惰性的,作为年起人在今后的工作中,应该发扬老一辈的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优秀精神,积极投入到公安工作中,切实帮助老民警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主动、及时的完成所领导交办的工作。
四是加强业务知识的学习。在大学期间虽然对公安工作进行了学习,有了初步了解,但结合工作发现铁路公安的工作存在线长、面广的情况,只有通过加强自己的业务水平,提高自己的警察技能,才能更好的把工作做好、做强,才能确保春运工作圆满完成,为创建铁路绿色通道铺路。
2022民警特殊婚礼抗疫心得体会范文二
近几年来,长春市公安局通过开展“三项教育”、“民心工程”、“提高三个水平”和“教育整顿”活动等有效形式,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提高,战斗力有了明显增强,队伍建设势头良好,民警的思想比较稳定,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较高,争先创优意识较强。但由于目前有些工作相对滞后,也使个别民警产生了一些思想情绪,不容忽视。
(一)由于保障体系的相对滞后,使个别民警产生了厌战情绪
首先基层警力不足矛盾比较突出。由于警力不足导致有些工作无法落实到位,有的单位在警力分配上已是捉襟见肘,而各项任务却日趋繁重。“严打”、专项斗争经常化、全年化,中心任务、临时性的工作、勤务一个接一个,刑事案件居高不下,日趋严峻、复杂的治安和对敌斗争形势使基层民警长期超负荷工作,不堪重负。由于精力、体力得不到有效恢复,造成身心疲惫,工作疲沓,个别民警就产生了厌战情绪。
其次是普遍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办公经费紧张严重阻碍公安工作正常开展,办案经费的短缺与完成工作任务的矛盾严重困扰办案民警,有些案件因经费问题而搁浅,导致有的案件调查取证和补充侦察不到位,民警左右为难。
再次是基层的装备保障不能满足正常工作的需要。虽然近几年来市局积极筹措资金,较大幅度改善了公安装备,但随着新形势下犯罪团伙化、智能化、科技化的发展,公安机关的装备与工作需要相差太远仍然是很现实的问题,我们有的装备还不如犯罪分子的先进。比较突出的是所配车辆量少质差;必备的通讯器材不足,有的带故障使用,枪支配备不齐,有的刑警责任区中队仅有一只枪,且双人双锁,遇有突发事件易贻误战机。民警手中无枪,对有些案子为难,不去不行,属不作为违法,去了又有生命危险,遇有暴力案件不能自保。有的民警就曾在执法工作中到处找树叉子或砖头防身,引起群众异议:怎么警察抓人都没有枪?民警气愤的要求所长将砖头喷上兰白杠,作为警务专用。对枪支的管理和使用要求过严,民警手中无枪,不同程度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使警察对不法分子的威慑力有所下降。各基层单位防弹衣、钢盔、警棍等装备太少,有的单位根本没有,使民警在执行巡逻、缉捕人犯等任务时,人身安全受到威胁。
(二)由于民警合法权益保护机制的相对滞后,使个别民警产生了牢骚情绪
一是民警正常休息时间被无偿占用,补休和补贴都很难落实。工作中,案件一个接一个,任务接踵而来,为了完成大量的工作任务,民警只能没日没夜的工作。据统计,目前基层民警每人每天平均工作时间12—15小时,每周工作时间80小时以上,远远超过劳动法规定的40小时,按照国家劳动部的“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489号文件),晚上加班,休息日、节假日加班,需给予相应的补休和经济补偿,而我们都还没有落实。由于正常工作开支费用得不到补偿,也使民警在工作中陷入了多干多赔钱,不干又不行的两难境况。据统计,基层民警每人每月夜餐费、交通费、通讯费等需消费300—500元左右。有的民警说:工作压力大,条件差,受苦受累我们都能克服,但是要给我们相应的待遇和合理性政策,不能让我们身体付出、精神付出、经济上还付出,太不公平。
二是医疗保险本应是好事,但民警在看病上却有很多困惑。民警战斗在打击和预防犯罪第一线,长期奔波劳累,面对生与死的考验,其工作性质、职责以及工作环境等都具有不同于其他党政机关的特殊性,但政府在制定医疗政策时,并没有给予公安民警优惠待遇。民警因公负伤,却不能在就近医院救治,用药也受到限制。由于医疗保障渠道不畅,看病就医难,结果有的民警小病能忍则忍,大病能拖则拖,时间一长,民警身体整体状况令人担忧。
(三)由于教育训练机制的滞后,使个别民警有畏难情绪
近几年市局在民警培训工作上的力度较大,教育训练体系日臻完善,民警的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在实践中,仍然存在教育训练与实战还有差距,教学方法和手段亟待提高,专业教师的公安实践经验不足,缺乏对公安一线鲜活材料的掌握,知识陈旧老化,公安类专业教材滞后,内容交叉重叠,理论性、知识性东西讲得多,贴近实战训练不足等问题,特别是在提高民警实战技能,解决民警伤亡问题方面,还缺乏过硬的措施,直接影响了民警克敌致胜和自我保护技能的提高。如:培训使用教材有的是几年前编印的,早已与现实工作不相符;基层所需要的法制、户籍、治安管理、政保、监管等专业知识培训较少;我们还没有模拟实战的射击训练场,射击训练方式还很陈旧,不能提高民警快速出枪技术和瞬间射击意识,与实战要求差距较大;民警配枪资格培训考试没有开展,有的民警见到枪还有“新鲜感”;基层单位没有健身和擒敌训练场所,使得一些应经常坚持训练项目无法坚持和普及;我国司法工作已有了较大的改革,但民警培训却没有跟上形势发展要求,节拍太慢等。由于培训方式方法等与工作需要还有差距,导致民警在工作中存在“撵不上、说不过、打不赢”的被动局面,面对不法分子有时感到技不如人。
(四)由于监督制约和考核考评等机制的相对滞后,使个别民警产生了消极情绪
一是“干预、打击、禁止、取缔”的工作性质,使少数人受到打击处理,或者因公安机关的公正处理没有达到个别人的目的,个别群众心理失衡,故意编造事实或夸大其词,通过投诉、告状等形式向公安机关发泄不满,或者故意无事生非、刁难民警并从中寻找“民警的问题”,再据此上访上告,此时民警成了“弱势群体”。有的民警说:群众有困难找警察,我们警察有困难找谁?请上级公安机关要实事求是、理直气壮地为民警
民警特殊婚礼抗疫心得体会范文 基层民警抗疫心得体会(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