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研学心得体会 泰山研学内容(五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泰山研学心得体会一
泰山位于山东省南部的泰安市。泰安市原名泰山市,泰山的名气很大,所以把泰山取名作为市名,像乐山所在地点叫乐山市一样。泰山是五岳之首。五岳分别为: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中岳嵩山、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东岳泰山排名第一,高度(主峰离地面的距离)排行第三,大约1545米高,有"登泰山,小天下"之称。有许多名人均登临泰山,如秦始皇 汉武帝 唐太宗 宋祖 乾隆。据记载,泰山至今已经有二十亿年的历史。
再往上走,大家就到了主峰部位。主峰的东侧有一个观日石。在原来,传说古人因为爬山时很多人看不到日出,人们齐心协力从山上搬来一块大石头,大家把它放在观日点,人们站着或者坐在上面,就看到了日出。
现在,为了看到日出,人们夜里三点就来爬泰山或提前住在山顶上,这是为了等待看日出。主峰的西侧有一块石碑,上面雕刻着四个鲜红的大字:"五岳独尊",这四个大字时古代文学家孟子(孟轲)说出的,意思是:"五岳之中,排名榜首".从古至今,这四个字成了千古佳来到泰山面前,站在迎客松下,隐隐约约可以看到十八盘。因为古人说:"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十八盘的台阶共1594级。高约400多米,可以说是泰山的"脊梁".如果你从下面的中天门顺着十八盘一直登上南天门,你就会感觉到小腿肚子一直在不停的打哆嗦,这是因为十八盘很陡。
登上了南天门,大家先休息一下,留个影,休息一会我们再向上爬。
休息完了以后,大家请继续跟我向上爬。爬上一小段距离以后,便到了天街。天街位于泰山海拔1250米的高空中。因为天街已经话。再往上走,就到了泰山的最高点——玉皇顶。从玉皇顶的观望台往下走,就看到了泰山的全景。正如大诗人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所讲:"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晓".
如果留完影的话,请跟我下山。
游客们,泰山的景色确实很雄伟,希望您带着亲朋好友再来光临泰山!
有关泰山研学心得体会二
大家好,我是宋导游,今天就由我带大家游览泰山风景名胜区。
泰山风景名胜区是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重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森林公园,中华国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中国书法第一山。
泰山位于山东省中部,隶属于泰安市,绵恒于泰安,济南,淄博三市之间,总面积24200公顷。主峰玉皇顶还把1545米,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独尊”、“五岳之长”、“天下第一山”之称。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的文人雅士更是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离,作诗记文。
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泰山现存有石刻1696处,既是记载泰山历史的重要资料,又是泰山风景中精彩去处之一。
泰山最有名的是“泰山四大奇观”,分别是旭日东升、晚霞夕照、泰山佛光、云海玉盘;泰山的六个风景区分别是幽区、旷区、奥区、妙区、秀区、丽区。古人以“泰山北斗”来喻指人德高、名望重或有卓越成就为众人所敬仰的人。
好了,下面就请大家根据我推荐的景点自行游览,注意安全,不要破坏文物,按时集合。
有关泰山研学心得体会三
泰山红门位于岱宗坊北,红门路北首,东临中溪,西靠大藏岭。宫因岭南崖有红石如门而名,创建时间无考,明清时重修。庙分东西两院,东为弥勒院,西为红门宫,中由飞云阁相连。东院正殿原祀木雕弥勒佛,1966年毁;东有穿堂式更衣亭,旧时帝王官宦登山至此更衣,今为茶室;南有穿堂式过庭。西院为元君庙。其正殿原祀元君及送生娘娘、眼光奶奶,今置九莲菩萨铜像;西有且止亭,今为泰山风光摄影展室;南为穿堂式茶亭。正殿后是禅房院及东西配房。飞云阁原祀观音大士,今为赏景台。
红门宫
宫前三重石坊形若阶梯。前为一天门坊,明代建,参政龙光题额,清康熙五十六年(1720xx年)巡抚李树德重建,两侧有明代人题“天下奇观”及“盘路起工处”大字碑。中有孔子登临处坊,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巡抚山东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朱衡等建,嘉靖状元罗洪先题额并联:“秦王独步传千古,圣主遥临庆万年。”联语于1967年被凿毁。
一天门坊前路西是关帝庙,始建无考,原祀三国时蜀汉名将关羽。明清时山西盐商常在此聚会祭祀,奉福神,故又名山西会馆。1983年重修,现为国家文物局泰安培训中心。庙东院有古柏一株,墙外碣书“汉柏第一”。
宫东跨溪而南是白骡冢遗址。传唐玄宗登泰山时乘白骡,礼毕下山至此,骡累死,遂封“白骡将军”,并备棺垒石为冢。现冢无存,仅留石碑,传为白骡冢碑。民国年间赵正印根据碑额棱上有“垂拱元年”等残字,断为唐高宗《小字登封纪号文碑》。
1988年复立于原处,但残字碑已成无字碑。
宫西是大藏岭,其巅有石屋能藏物,故名。
宫后有一巨石耸立,上刻“小泰山”。传为碧霞元君的化身,原有元君小庙,旧时香客多在此焚香祈福,建国后庙毁,1985年重建。稍北路西有清代和民国年间“合山会记”碑26块,记载当年朝山进香的盛况,今称小碑林。
红门宫是泰山中溪的门户,呈半封闭凹形空间。再加宫前三重白色石坊及碑碣,构成一组高低错落、色彩鲜明、形若天梯的古建筑群。自飞云阁洞北望,林荫夹道,石级绵延。自古有“红门晓日”之景。清人赵国麟留诗:“凌晨登红门,霁色明朝旭。俯视万家烟,平畴尽新绿。”
有关泰山研学心得体会四
各位女士、各位先生:大家好!
首先,让我代表某某旅行社,对大家来泰山旅游、观光表示热烈欢迎!
希望大家在泰山逗留期间能够玩得开心,吃、住放心,同时希望大家在泰山游览当中能够得到一个较大的收获,留下一个美好的记忆。
泰山,古称岱宗,位于山东省东部,华北大平原东侧,面积426平方公里,海拔1545米,泰山雄伟壮丽,历史悠久,文物众多,以“五岳独尊”的盛名称誉古今。她就像一座民族的丰碑屹立于中华大地,举世瞩目。
泰山美景中最为令人叹为观止的要数泰山日出了。
自古以来,无数诗人对泰山日出都有过生动的描述。宋代词人梅圣俞的“晨登日观峰,海水黄配熔。浴出车轮光,随天行无踪。”尤为人爱,凌晨破晓前,站在日观峰,举目东方,晨星渐没,微晕稍露,稍顷,一线晨曦透过云层照亮东方,这时天空由灰变黄,继而呈现橙、紫、红瑰丽的朝霞,波浪似的云层,在阳光的照耀下,组成一幅幅绮丽多姿的图案,旭日在阳光中婷婷娜娜从云层升起,阳光因受海波起伏的影响忽隐忽现,闪烁不定,日轮缓升时又受波峰、波谷推进的影响上下跳动,渐渐成圆形,磅礴而出,金光四射,群峰尽染,大地一片光明。
碧霞宝光是泰山的又一大奇景,它地处玉皇顶的前怀,地势相对低凹,云雾较为浓密且较稳定,在弥漫背后照来,人影呈现在雾幕上,周围形成内紫外红彩色光环,烨烨生辉,彩环呈现七色,有时还会出现双环,更加绚丽动人。
泰山实际海拔高度并不太高,在五岳中次于恒山、华山,仅占第三位。与全国的许多大山相比都不能望其项背。但它为什么成为赫赫于古今的“五岳之长”呢?这要从泰山的地理环境和原始宗教谈起。
泰山崛起于华北平原之东,凌驾于齐鲁平原之上,东临烟波浩淼的大海,西靠源远流长的黄河,南有汶、泗、淮之水,与平原、丘陵相对高差1300米,形成强烈的对比,因而在视觉上显得格外高大;所谓“稳如泰山”、“重如泰山”,正是其自然特征在人们生理、心理上的反映。
东方就成了生命之源,希望和吉祥的象征。而古代先民又往往把雄伟奇特的东岳视为神灵,于是,地处东方的泰山--便成了“万物孕育之所”的“吉祥之山”了。历代帝王借助泰山的神威巩固自己的统治,泰山的神圣地位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伴随着历代帝王的封禅祭祀,泰山也成了各种宗教流派活动的重要场所。早在战国时期就有了黄伯阳修道于山后,以后历代著名道家名人都曾在泰山传经布道,建观筑庙。而且她也吸引了众多的文化名人,他们朝山览胜,赋诗撰文,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精品。像孔子、李白、杜甫、郭沫若等都都留下了浩如烟海的颂岱诗文,把游人从山神崇拜中引向游览观赏、求知审美的新方向。
各位朋友,我的介绍就到这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大家要想对泰山有一个深刻的了解,还需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亲身投入到泰山的怀抱里,沿着历史文化的足迹慢慢地去游览,仔细地去观赏。
有关泰山研学心得体会五
玉皇顶是泰山主峰之巅,因峰顶有玉皇庙而得名。玉皇顶旧称太平顶,又名天柱峰,始建年代无考,明成化年间重修。神龛上匾额题柴望遗风,说明远古帝王曾于此燔柴祭天,望祀山川诸神。殿前有极顶石,标志着泰山的最高点。极顶石西北有古登封台碑刻,说明这里是历代帝王登封,封禅泰山时的设坛祭天之处。东亭可望旭日东升,西亭可观黄河玉带。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泰山玉皇顶导游词讲解,希望能够帮到您!
这里是步行上山路的起点,这里有个0的标志碑,从这里一直到南天门有6666级台阶,这个数字非常吉利,意思是预祝登山的朋友一切顺利。这条路大约有10公里的路程,从这里登到南天门大多需要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
这里就是关帝庙,里面供奉的是武财神关羽,明清的时候山西的盐商经常在这里集合,他们与关公是老乡并把他视为幸运之神,于是就把他供奉在这里,原来称山西会馆,现在改为关帝庙。前面这座石坊就是一天门,泰山有三座门,一天门,中天门
泰山研学心得体会 泰山研学内容(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