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慰问祖国心得体会及收获 留守儿童慰问祖国心得体会及收获怎么写(七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留守儿童慰问祖国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
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
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将目标落到实处。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千方百计使留守儿童“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
3、真情关爱留守儿童,开展帮扶活动。
二、主要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
学校成立挂帮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组成的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
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档案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
3、确保“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
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
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
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
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
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
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开展帮扶活动
班级针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实行教师分管留守儿童帮助机制,每一位“留
守儿童”都有一位老师帮助;积极开展“留守儿童手牵手”活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
和交流;班主任每期开学的时候制定出本班“留守儿童”的帮扶计划,平时作好记录、期末
写好总结,让他们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让他们受到更多的监督、照顾与关爱。
5、建立谈心制度
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详细填好关爱工作记录本,
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
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积极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
6、注重心理辅导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与学生多谈心,着重进
行心理辅导,开展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
教育,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
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描写留守儿童慰问祖国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当前全国上下都进取投身到市场经济大潮中,农村越来越多的家庭夫妻双双远家离乡,陆续走上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由于种种原因,大批未成年人不能随父母进城读书,成为“留守儿童”。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亲情缺失和家教缺位,在学习、生活、安全、健康等方面存在突出问题。为帮忙“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我校以教育担责,以关工委为主关爱儿童,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
>
在我校各个班级对“留守儿童”情景展开细致的调查,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心理、安全、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登记,全面了解“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在深入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立足实际,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措施,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关工委以关爱留守儿童为出发点,将关爱留守儿童问题作为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内、班级内、社会上对留守儿童充分关注,对他们的学习、生活给予关心,在看似简单的“问一问”、“拉一拉”中营造了爱的氛围,尊重留守儿童的人格,滋润了他们渴望爱的心灵。
>
对于每个人来说,家是温暖的',对于留守儿童来说学校就是他们温暖的第二家,教师就是对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各学校在日常活动中格外照顾留守儿童:班队会上给留守儿童更多倾诉的机会,课外辅导时让留守儿童位于最前面,组织“元旦”演出也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的参与面,实践活动中细致地教他们自主生活、自护自救的知识,这一切就是让留守儿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欢乐的成长。
>
我校在原先的家访制度基础上,依据现有情景,实行定期不定期的家访,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寻求互助,并对农村的老年监护人(如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给予必须的家教指导,帮忙他们正确地管教留守儿童。
学校教师还充分利用节假日、开学这些时间段,争取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直接对话,互通信息,或利用电话访问的形式及时通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情景,到达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增强“留守”学生教育合力。
总之,留守学生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学生,关注留守学生问题,学校更应当站在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政治高度,扎实解决好留守学生问题,为社会培养出一代合格的接班人。学校有义不容辞的职责,要努力探索促使留守学生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对他们要严慈相济,使留守学生享受到同其他学生一样的教育和关爱,利用“留守”这一资源,教育留守学生学会自理、自立、自强,自律,锻炼他们的意志,培养坚韧、独立的个性,构成健全的人格,促使他们健康的茁壮的成长。
描写留守儿童慰问祖国心得体会及收获三
目前我们国家农村的留守儿童有很多,他们大多因为父母在外打工,所以经常需要自己担负家里的劳动,同时还需要照顾自己,遇到问题也不能很及时的和父母进行交流,所以留守儿童在课余的时间里除了去完成完成作业,几乎很少有时间去进行课外的阅读。
目前该怎么对小学留守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进行提升,并且如何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文化素养,已经成为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
在班级的在班会上,积极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为什么要去进行课外阅读,同时还有进行课外阅读有什么作用,对学生成长有什么帮助和影响等。在班会上对每一位同学都进行鼓励,使他们都可以积极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对于课外阅读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收获都可以说出来,同时针对学生提到的问题进行讨论。
还有可以运用主题班会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不但能够对读书感兴趣,同时还要教会他们应该读好书,读一些对他们的健康和成长有益处的书,比如《爱的教育》和《安徒生童话》,以及《成语故事精选》、《小故事大道理》和《三字经》等一些能给学生启迪的读本。
同时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地制定适合自己具体情况的的阅读的计划,然后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进行监督。真正地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可以说让小学生去进行课外阅读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阅历,同时还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可以说这些都是提升小学留守儿童课外阅读兴趣的主要方式。
>
在晨读的时候可以腾出一定的时间给学生,让学生们说一说自己在课外阅读中得到的收获。但是这需要同学的自愿,或是按照学生的推荐,事先一个星期就对晨读交流进行指导。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要求交流的学生推荐一本好书,并且说出具体好在哪里,使同学之间相互
留守儿童慰问祖国心得体会及收获 留守儿童慰问祖国心得体会及收获怎么写(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